每当春天快要回到人间的时候,“十香菜”的滋味总又漫上心头,漾及舌尖,教我馋得连忙奔往菜市场,买齐各种材料,动手做起这一道家传的春之味。
十香菜是父亲江苏老家过黄历年必食的家常蔬食,盛行于江浙一带,又叫十样菜或素十锦,上海人也称之为如意菜。其做法多半是一代传一代,用的材料算不上名贵,多半是冬末春初不难取得的农产。
以我家的十香菜为例,基本材料有黄豆芽、胡萝卜、菠菜、木耳、金针、香菇、芹菜、青蒜或姜丝、莲藕或冬笋、酸菜或榨菜、豆干或豆皮(腐皮)等,不一而足。总之,一定要五彩缤纷,且必须凑足十样。
各种材料中,黄豆芽须掐去须根,金针泡软后要打个结,菠菜和芹菜得切成段,其他则一律切成细丝,一样样分开,先各自以油、盐炒至软中带脆、熟而不烂,再统统回锅,拌炒均匀,才算大功告成。烹饪手法虽然不难,却相当费力又耗时,没有耐心绝做不成,诚然是缓慢又低碳里程的“慢食”(slow food)。
十香菜冷热皆宜,我偏好冷食,觉得比热吃更爽口,临上桌前最好再拌上两滴麻油和少许醋,清香又开胃。我的荷兰夫婿不会说中文,我头一回做这道五颜六色的冷盘给他吃,一时说不清菜名,随口称之为“五彩中式春季沙拉”(The Colorful Chinese Spring Salad)。从此以后,十香菜也成了这位仁兄爱吃的春日佳肴。
自西方营养学的观点来看,这道中式沙拉也的确适合春季享用。春寒料峭,易伤风感冒,多吃含维他命C的蔬菜,有助预防感染呼吸道疾病。而根据传统中医学,春季天地间阳气渐旺,人体需要舒展,可以多吃一点有发散、行气、行血功能的辛味食物,比方蒜、姜、芹菜等。春日也适合食用各种芽菜,以因应草木纷纷发芽的大地新气象,促使天地人合一。你瞧,十香菜中不正有黄豆芽和两三种辛香蔬菜?
父亲说,一过立春,十香菜便经常出现在老家的餐桌上,除夕的年夜饭更非得有一大盘不可,因为十香菜有“十全十美”的寓意。过年嘛,讨个吉利。父亲来台湾后沿袭故乡的传统,我家每年围炉,也必定有十香菜,而在那一桌子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中,头一个见底的,往往是吃来清爽、不沾荤腥的十香菜。
至今仍记得,儿时每到除夕前两天,父母便会连同在我家帮忙的陶妈妈,在北投旧家宽敞的厨房里,围着大圆桌,分工合作,一起切菜。父亲的刀法最快,切的丝也最细;任教职的母亲做家务比较没耐心,切一切便嫌累,疼爱妻子的父亲就会接下她的差事。我们这些孩子呢,刀子拿得不俐落,就在一旁看着,顺便学学,我就这样一步步地学会烹制父亲的家乡味。
母亲走后,父亲日渐老迈,换成已步入哀乐中年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大姊良露,领着帮佣挤在台北市区公寓狭小的厨房忙活,炒出一大锅十香菜。母逝后第十年,还有十天就要过中国新年时,父亲往生。虽说哀伤难免,然而年总是要过,年夜饭还是得吃,而饭桌上怎能少了父亲最爱的十香菜?这一道春肴不但是“爸爸的味道”,还蕴藏着家族的历史与记忆。于是,我和姊姊头一回联手做了十香菜,倒也有熟悉的韩家味。
隔了三年,中国新年又将至,我在荣总的病房中,问当时正饱受病魔摧折的姊姊,过年想不想吃点十香菜,她默默点了点头。然而,待我独自一人做好十香菜,送至医院时,人称美食家的她,却连吃上一筷子的胃口都没有了。
差不多就在那时,我明白,自己即将失去挚爱的亲人……◇
《最好不过日常:有时台北,有时他方》内容简介
才让人念念不忘。
52帧珍藏的记忆切片,韩良忆最真挚的散文集。
从前种种,甜美的,苦涩的,一切俱往矣。
从今往后,惟愿珍惜日常。家族记忆是日常。逢年过节看着父亲切剁十香菜,夏日里瞒着母亲吃下一碗浇了糖水和酸梅汁的清冰,旧式火车上和姊姊坐在敞开的车门边迎风唱歌……每一幕都是她难以忘怀的风景。食指大动是日常。挑西瓜的关键在“胸前”,馥郁甜香的桂圆肉含藏着手工时代的人情味,冬雨里刚起锅的麻油鸡最能饱人胃肠,喝下一碗细火慢煨的腌笃鲜,则让她觉得咽下了人生百味。旅行走看是日常。踩进异地市集接地气,让丰美的时蔬鲜果抚慰味蕾。也喜欢在台北随兴晃荡,拣拾散落在街头巷尾的回忆。
追忆想念时,让人最痛的是日常。可凝望当下,最好的也是日常。走过人间寒暑,尝遍四季之味,历经生死契阔,她终于心有余裕,因此能体察每一个当下的快乐。
在寻常的生活中,她感到逝去亲人的爱从未消散;而当她回望岛屿的饮食身世,也更加懂得汇聚在此处的丰沛能量。于是,我们也跟她一起,在不经意的日子里,深深记住时光流过的点点滴滴……
——节录自《最好不过日常:有时台北,有时他方》/ 皇冠出版公司
(〈文苑〉登文)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