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后花园与小确幸

作者:袁绍珊
然而没有一个地方甘心永远裹足不前,永远成为别人风光背后的静默花园,没有活水活泉,关起门过日子,渐渐失去作为国际都会应有的视野、自信和气度。(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82
【字号】    
   标签: tags: , , ,

趁着复活节四天假期,二话不说买了机票从澳门飞往台北。难得四月的周末如此晴朗清凉,独个儿跑去号称“台北后花园”的猫空逛逛。

游人不多,像我这样孤零零闲逛的人更少,但我不寂寞。无论在捷运、缆车厢,还是坐下来品茗用餐,身边都是熟悉的粤语。

是啊,打开脸书,许多港澳朋友都不约而同跑到台湾来了,他们最爱拍照上传的除了台湾的炸鸡排、牛肉面,就是写在柏油路上那个巨大的“慢”字。

台湾这几年俨如港澳人的后花园。“台湾游”的热潮从未如此高涨,二○○三年港澳旅客访台人次更首度破百万,占总旅客人数的七分之一,是陆客人数的一半。

买廉价机票飞到台湾度周末,嚷着要移民台湾的港澳青年越来越多,他们朝思暮想台式美食和文艺小清新,希望赚够了钱到花莲开民宿在台北开咖啡店,寻找所谓的自由与安慰。所以当台湾要将港澳人士的移民门槛提高至一千万元新台币时,不少人纷纷盘算着要赶尾班车, 但美妙梦境却不禁被台湾的低薪现实戳破。

除了休闲享乐意义上的度假胜地,台湾也曾经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华文化的后花园。上世纪八○ 年代末,作家董桥就提出过“台北后花园论”。他曾在〈给后花园点灯〉一文断言:“台北是中国文学的后花园。”

他心中的“后花园”不是猫空式的都巿人周末休闲,不是拉斯维加斯式的娱乐消遣,他的“台北后花园”栽种的都是文化乡愁的花卉树苗——

“……经济、科技的大堂固然是中国人必须努力建造的圣殿,可是,在这座大堂的后面,还应该经营出一处后花园:让台静农先生抽烟、喝酒、写字、著述、聊天的后花园。”

八、九○年代的澳门也曾经是港、台旅客的后花园,一个充满霓虹灯的荒废游乐园。偶尔到充满欧洲风的小岛玩耍一下是美好的,但日复一日活在这样一个“后花园”的日子无聊难过。

一九九七年前后,是港、澳人移居台湾的高峰,大量港、澳侨生负笈台湾,离乡背井到富裕的台湾讨生活,我的兄长、姨丈也在台北念书、工作了好几年。那时候大家都抱怨台湾物价昂贵,连买一包零食、一杯珍珠奶茶也要思前想后仔细计量,现在倒是惊讶于一个台湾烧饼的价格和十年前相差无几。

从猫空山区回到台北盆地,约了几个台湾朋友吃饭,我问他们到处都是吱吱喳喳如鸟鸣的粤语,游客穿梭你们的巷弄如鱼得水,对东区或温州街的小店如数家珍,会否觉得平静的生活被打扰? 说穿了,港、澳地区旅游承载力问题近年讨论得沸沸扬扬,许多港澳人去台湾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避开假日大陆自由行旅客的人潮。

观光产业从来都是双刃剑,一方面挑动着与旅游承载力相关的排外情绪,同时输出本土文化赚着世界的钱。旅客来这个“后花园”,为的不一定是董桥式的文化之旅,然而吃、喝、拉、撒之余,他们已把这里的捷运让座文化看在眼底,把计程车司机关注时政的热情记在心里,那是台湾这个“后花园”作为兰芷之室的一大功德。

然而没有一个地方甘心永远裹足不前,永远成为别人风光背后的静默花园,没有活水活泉,关起门过日子,渐渐失去作为国际都会应有的视野、自信和气度。个人可以选择活得“微小而确实”,但如果一国一地只顾终日沉醉在“小确幸”的日子,再美好的后花园,也只会渐成让本地人纷纷出走的鲍鱼之肆了。◇

——节录自《喧闹的岛屿:台港澳三地文化随笔》/ 联经出版公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他回到空荡荡的公寓,拉上门闩。通往书橱后方房间的门依然开着,佩赫杜先生看着房里,看着看着,一九九二年的夏天仿佛从地板上浮现。
  • 蹬着时髦高跟鞋的顾客摇摇晃晃,佩赫杜非但没有伸手扶她一把,还递了一本《刺猬的优雅》(The Elegance of the Hedgehog)给她。
  • 有人说用看书替代滑手机,会增加幸福指数。那用手机看电子书,虽然闻不到书香,但或许比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游走要有营养一些。现在大都会捷运署(MTA)和纽约公共图书馆合作,为通勤族提供免费的电子读物。
  • 我每天带上枪,出门去巡视这黯淡的城市。这工作我做得太久,整个人已经和这工作融为一体,就像在冰天雪地里提着水桶的手一样。
  • 谣言流窜于巴黎的博物馆中,散布的速度有如风中的围巾,内容之精彩也不下围巾艳丽的色泽。馆方正在考虑展示一颗特别的宝石,这件珍奇的珠宝比馆中任何收藏都值钱。
  • 一双双腿忧愁地四处摆荡,来回擦撞荷妮;在这纷乱之中,唯有荷妮异常镇静。人们大都步行离家,他们的家当与老小,不是背在身上,就是放在推车里。 父亲与荷妮抵达广场。他们冲上神父家门前的台阶,父亲摇响门铃,大门几乎应声开启,神父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后。他招呼两人进客厅,壁炉里的火光打在他们身上,将他们化作墙板上的移动黑影。
  • 荷妮猛然觉得全身发寒,她紧紧抓住眼前的座位,牙齿开始格格作响。 乔装成美军的士兵还在前座交谈,吉普车驶进一条林间小路。荷妮感到焦躁不安,幸好他们还无法察觉到──还没有。事情一定要有个了结。必须如此。就是现在。
  • 在这里,人们过去和现在都有一种习惯,一种执著:耐心地把一些思想和形象压进自己的头脑,这给他们带来难以描述的欢乐,也带来更多的痛苦,我生活在这样的人民中间,他们为了一包挤压严实的“思想”甘愿献出生命。
  • 不过,由于他的一位恩师退休住到圣布里厄来,便找了个机会前来探访他。就这样他便决定前来看看这位不曾相识死去的亲人,而且甚至执意先看坟墓,如此一来才能感到轻松自在些,然后再去与那位挚友相聚
  • 母亲不提这些,反而不停地提起在布拉格发生的事,提到伊莲娜同母异父的弟弟(母亲和她刚过世不久的第二任丈夫生的),也提到其他人,有的伊莲娜还记得,有的她连名字都没听过。她几次试着要把她在法国生活的话题插进去,可母亲用话语砌成的壁垒毫无间隙,伊莲娜想说的话根本钻不进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