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中过生活
清明又谷雨,春在人间已十分。清明是黄历的三月节,谷雨是黄历的三月中气,一前、一后暮春的两个节气里,正是迎春、养生好时光。
春天从冬而甦,春气从阴而阳,闭藏之气发陈为阳气,到了三月,万物以荣,盈盈天地之间。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倏忽悠哉!黄历三月已经进入暮春,怎能不掌握这么美好的节气,做一辈子最美的事!
宋代的人,在清明节扫墓时,倾城而出,到郊外、湖边春游,扫墓、踏青春游,沐舞春风。清代的人也是珍爱清明好时光,倾城男女,纷纷出四郊,各携纸鹞,扫了墓,就沐春风放纸鸢,当时“放鹞断灾”是一年中重要的民俗,纸鸢在春风中飞舞,人的身心也在天宇中载飞载舞般地快活。在春天里追怀先人,舒放身心,成了年中一种美丽的记忆。在那记忆中还飘泛着一丝幽香的古韵、春天的清香……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有春天《闲游》诗,吟出茶香沁三月,与酒香争春:
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
节气与生活 人合天地应春气
三月清明春雨来,雀舌(茶芽)纤纤抽茗芽。茶树是敏感于天地阴阳转换的植物之一。一年四季都有茶,“春茶”顺应节气的发陈,吸收了天地清明之气的精华,这些清明之精华注入饮者体内,发陈精气,让人昂昂向上,找回生命的春天。
据陆羽茶经引用《神农·食经》讲茶的功效:“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中国古人早已经发现了茶的效用。现代的营养研究分析也发现茶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蛋白质,还有抗辐射、抗氧化保健功能的茶多酚。
春气从阴而阳,天地转冬天闭藏之气发陈为阳气,到了三月,万物欣欣向荣,春树盈盈花开。如果人体能够感应这种欣欣向荣的春气,并且融而为一,不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吗?《黄帝素问直解‧卷一》就提到养生之道,“能取法于天地之阴阳,调和于五行之术数”,春天养生则在“春气之应”。
也就是说,春天来了,人也要应合节气调理身心。顺应大自然的节奏、取用天地的精华,天人合一,自然而然步上身心健康之道。例如,春天不熬夜,好好卧眠、早起,悠缓地散步,放松身心和天地之阳气融而为一,可应春之气,以生志养神等等,都是《黄帝素问直解》提到的具体的养生作法。
黄帝时代的人就问:“听说上古之人,合春秋的节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是时代不同了,还是人丢失了?”(注1)
现代,百岁称人瑞,原来在上古却是常态。百岁人瑞,不是拜“医学进步”所赐;百岁称稀有,反应的是现代人生活的迷失:生活的脚步错乱了与天地阴阳合奏的从容,生命也丢失了活力康健!
春茶长春 春茶尝春
清明过了,谷雨将到,春天已经过半;樱花谢了,唤来杜鹃映春城、山花似雪遍溪涧。壶中松涛阵阵,好春的茶,已经沸沸腾腾,缕缕轻烟入春风。
风和春暖,秋千款摆,日长蝴蝶飞。画梁上燕子归来,人间好风景,为春短暂驻足。一年四时中春天是一个奠定生命基础的季节。天地给人间设定阴阳运转的规律,清明化育万物菁华、谷雨滋长百谷欣荣;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了,“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注2)。
此时也是一个审视一年之计的暮春契机,唐代李适送友人归时,曾有这样的叮咛:“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送徐州张建封还镇》),四时环环相扣,错过了春天保健打底,不也将错失冬天的御寒保障?
在这时节,做一辈子最美的事 ,行春犹未迟!
在大自然中和春结伴……踏青去、吃茶去,挽住春天!
注1:原文:“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注2:“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诗句出于唐·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