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指依琴瑟而咏歌。
琴瑟是士人修身的乐器,《礼记‧曲礼下》云:“士无故不撤琴瑟”,在中国古代,士人以琴瑟伴奏吟唱诗歌,并熟习礼乐教化。
相传,在《诗经》中所有的篇章,孔子都是边弹琴边吟唱的,所谓“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而且孔子将这样的修养奉行了一辈子,“弦歌诵书,终身不辍”(《列子‧仲尼》)。这既证明了《诗经》本身具有的音乐性,也说明了弦歌是士人的基础素养。
“弦歌”二字也有“礼乐教化”的意思。
在周朝,士人的学习模式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用诗歌的抑扬顿挫来抒发人的情意,再以礼节指导人合宜地追求所需,进一步通过音乐带的美感内化入的内心,如此很轻易地便可达到人格养成的完整效果。
孔子有位学生子游担任武城县长官,他秉承老师的教诲以弦歌教化百姓,使得武城县大治。
有一天,孔子来到子游管理的武城参观,结果一路上不断听到阵阵乐声与诵诗声,孔子心下大乐,却故意开玩笑说:“你杀鸡又何必用上杀牛的大刀呢?(意指教导平民百姓哪用得着贵族的高等教育方式!)”
子游不明所以,回答:“老师,您不是说过,一个贵族如果学了道,就会懂得爱百姓;而一个平民如果学了道,就容易守法听从政令吗?”孔子赶紧对身边的学生们说:“子游说的话是很对的,我刚才只是开玩笑而已呀!”(《论语‧阳货》)
孔子对于子游的实践,显然甚为满意。@
选自《独钓寒江雪──经典名作中的秘密》/文津出版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读者购书优惠
责任编辑: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