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原子弹爆炸 各国人民如何看

人气 1251
标签: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5年08月07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刘泉编译报导)自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已过去70年,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让人无法忽视。正如《华盛顿邮报》描述的那样:“它在全世界人们的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历史上从未在战争中使用过核武器。”

美国、日本和世界其它国家,在目睹了难以置信的核武器破坏力之后是如何讲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呢?

《华盛顿邮报》在社交平台 Reddit向用户提问:“你们的国家如何讲述广岛原爆?”

一共收到2500多回贴,以下是几个有代表性的回贴:

*原子弹加速了战争的结束,避免登陆战从而挽救生命
*也许不必投放原子弹,尤其在长崎投放的第二颗,但美国想要给世界传达一个信息
*原爆只是整个二战的一个小插曲(或几乎没提)
*冷战的开始
*导致独立

日本民众在广岛纪念公园祭奠死者。(Chris McGrath/Getty Images)

以下是世界部分国家对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的看法:

美国:我是一名美国高中历史老师。在我念书时,书中只是简单的提到我们投了两颗炸弹,使战争结束。大学时关于这段历史则集中在整个太平洋战争,给人的印象是,“他们不会投降,所以我们必须轰炸,这样做会挽救许多美国人和日本人的生命。”

去年,我教高中生这段历史时,我和学生们一起看美军攻占各岛的伤亡数字,讨论为什么投原子弹非常有效。不过原子弹确实是冷战期间的核心。

日本:我的妻子是日本人,生于广岛并在那里长大。她的祖父母亲历了原子弹爆炸。她告诉我她在广岛的学校是如何讲述这段历史的。学习有关于原子弹的专门课程,从技术上讲解原子弹的原理、辐射的影响。学校也讲解了美国做出投弹决策的过程。她说他们了解很多轰炸后身体和心理受到直接影响的细节。他们还学习了城市的重建过程。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广岛和平纪念公园,总之,不停的告诉后人发生在这座城市的悲剧。我的妻子还说,这种课程只有广岛和长崎有,不在全日本通用。

澳大利亚:我主要是通过日语课堂上学到这段历史,你可以想像事件的叙述偏向日本,主要讲日本人的伤亡。

巴西:我记得这段世界历史很悲伤和有争议性,我们的老师尽力向我们展示原爆的后果和威力。

加拿大:我记得我们被教育第二颗原子弹根本没必要投,我的老师试图以美国轰炸长崎来丑化美国。

智利:它只不过是结束战争的武器,就这么简单。

法国:我们基本上把原爆看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残酷灾难的一部分,通过科技进步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德国:在学校,多数讲述战争的历史都是关于德国的暴行,其它的根本没讲或讲的很简单。

希腊:二战以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结束,就这些。

伊朗:我们是这么教的,美国投下第一颗原子弹,日本投降了,美国再投下第二颗,看看日本是不是真投降。

意大利:小学时,我们第一次学这段历史,花大量的时间讲述幸存者的经历和炸弹爆炸的恐怖后果。中学和高中时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美国人坚信投放原子弹是结束战争的唯一手段。

韩国:这段历史我们这样教的,分两部分,一是为结束日本长期对我国的侵略,确保其投降。投弹有道义上的考虑,但大部分是讨论利用科技发展来拯救美国人的生命。其次,美国向世界表明,他们有这项技术,也愿意使用它。

立陶宛:书里说,美国需要快点结束对日本的战争,同时要展现它的实力,以便未来人们不敢轻视美国。

马来西亚:书中没说太多关于爆炸的细节,只是说这发生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然后日本投降,战争结束。

墨西哥:我记得书中强调投原子弹多么不必要(因为战争已近尾声),以及这是二战灾难之一。

荷兰:高中历史主要提到侵略的代价及以早点结束战争的政治愿望。

新西兰:我们是这样被教育的,这样做是为了快点结束战争,道义上的问题值得考虑,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可以理解(当时,没人知道黑雨以及核辐射造成的死亡)。投弹原因是避免美军登陆日本本土的伤亡,美军在争夺硫磺岛和其它小岛时伤亡惨重。

南非:我们学习了为什么投弹以及这么做是否合理,是否可以防止更多伤亡。我们阅读许多材料,然后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讨论。

瑞典:我们主要学的是欧洲战场。关于原子弹部分是这样说的,日本偷袭珍珠港,所以美国投两颗原子弹结束战斗。

瑞士:我们被教育,原子弹是冷战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二战。这是因为原子弹被看作美国展示核实力、震慑苏联的手段,而不仅仅是对日本采取的行动。

英国:我是一名教师,喜欢就这一话题让学生辩论,以这段历史单独上一堂课,题目是:投原子弹是否正义?给孩子们证据、报告,让他们自己判断。

责任编辑:苏漾

相关新闻
原子弹爆炸64周年  广岛呼吁2020年前废核
组图: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64周年纪念
组图: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历史图片
广岛长崎两次原子弹轰炸幸存者 93岁辞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