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二、二零一师炮四连
又过了两天,在营房附近的打靶场举行机关枪实弹射击练习,打靶场院的一边是机关枪阵地,对面距离约二百公尺处有一道战壕,检查员躲在战壕内,从战壕底竖起一块可以上下转动的木牌。牌上画上红心作为射击的目标,射击后,目标牌转入战争壕内,让检查员检视目标物,如无弹痕,会举起一只纸制的乌龟,表示没有击中目标。我那次连发五枪,对面都没有举乌龟,表示我已击中目标。
我正十分高兴,忽然集合号角响起,我们立即停止射击跑步集合。原来师部来了一位军官,宣读派往印度蓝伽接受机械化训练者的名单。名单中有我的名字,炮四连中的大学生大都列名。那军官并宣布限令十分钟即出发,各人立即返营收拾行装来此地集合。我觉得时限太紧,一时情急,大声请求延长三十分钟出发,让我们和同学告别。那军官讽刺地说:“是不是还要吃了送行酒才出发?”跟着厉声说“不可以延迟,这是军令,迟到的受军法处分。”
我不得已,跑步回营房,收拾最简单的行囊,有一位排长平日和我的私交不错,劝我不要去,他愿替我说话。我不明白他的意思说:“我为什么不去,我是自愿参加的,岂能临时退缩。”我不领他的情,匆匆跑到集合地点,这时有几辆运输车已升火待发。我发觉炮四连的几位好朋友和连长都在,登车的人除炮四连外,其他各连的人共约百余人。车队随即开行。经过师部,师长没有出现,有同学埋怨师长无情。车队直赴重庆附近的白市驿机场。白市驿机场是当时军事运输中心,出国的班机多由此机场转运。当天没有班机,我们留宿在机场的宿舍。
晚上,有一位少将高级参谋来讲话说,你们明日将飞过喜马拉雅山的驼峰入印度。能飞越驼峰是人生极难得极光辉的事,听得我们人人兴奋,恨不得立即成行。但是候了三天仍无消息,人人等得不耐烦,要连长去催促。第四天成行了,我们上了飞机,一心以为将飞越驼峰,正待观看驼峰的景色。谁知祇飞行一会儿便降落昆明机场,(当时调往印度蓝伽受训的还有其他师的青年军,二零一师的青年军降落昆明机场,其他各师的飞机多降落昆明附近的宜良机场,后来都集中于昆明)。
昆明的陆军总司令部把我们安置在新兵接待所,等待出国的班机。在接待所无事可做,我和十几位同袍结伴游览昆明城,滇池,上大观楼读有名的长联。当时社会人士看重知识青年从军,尤其是昆明人。因为二零七师青年军就驻在昆明,所以对青年军特别了解与关切。我们每经过些面食店,他们常邀请入内免费招待,询问一些有关青年从军的事。我们也毫不客气接受招待,所以在昆明虽身在征途,却感到很惬意,与昆明晴朗的天气相应。第五天,陆军总司令部在接待所贴出告示,说明天有班机,要我们明早七时到操场集合。我们七时到达大操场,人数约二百余人,列队等候。
七时半,一小队军官带领十几位美军医官来,要我们就地把衣服脱光,前后转身,医官用小棒在我们跨下挑拨检查,据说主要检查性病,结果二百余人都通过检查,穿棉军服上运输车直往机场上机。在飞机上我们很兴奋,高谈阔论,以为这一次一定是直飞印度接受机械化训练,以后不必再作步兵行军了。因为在国内的行军训练,是一大苦事──背着几十斤重的装备,长途步行,腰痛欲折,苦不堪言,现在可以解脱此苦了。
谁知欢笑未完,飞机已降落,机长命令出机舱,一出舱门,灼热的黄沙扑面,我们仍穿着棉军服,热得难以忍耐。眼前一片沙漠,远望有丛林,我们茫茫然,不知身在何所。祇见不少美国宪兵往来巡视,我们问美国宪兵。美兵说这是缅甸密支那。我们以为飞机加油后再飞印度。不料一会儿飞机都飞走了。我们满腹狐疑,祇见一大队运输车,带来一批中国军官,他们全不答我们的问题,祇喝令我们上车。我们糊里糊涂地上车。车直往丛林中开去,丛林中原有一道小溪,溪边一片空地,建成一所简陋的军营,营前有一面横额写着中国字“密支那汀江办事处”。
我们然后知道此地确是“缅甸密支那”,不是“印度蓝伽”。军营中走出一队穿美式黄卡基制服的中国军人,领首的带着中校军衔,后面跟着一队军官和运输车,军官喝令我们脱下身上所有衣服,不准留下任何物件,然后把衣服堆成一大堆,浇上汽油,一把火烧了,幸好我把随身带着的一本残破的‘稼轩集’偷偷埋在沙里未被烧去。接着军官喝令各人依次下溪洗澡,洗毕上岸时,有士兵拿着喷射器向各人全身喷射,说是消毒。然后每人派发衬衣、短裤、胶坜一双、干粮一盒。这个澡的确洗得清爽凉快。洗澡后,打开干粮盒,内有蜜枣糕一片、饼干一包、维他命一粒、干奶粉一包、香烟半包、纸杯一只,另有防蚊油一瓶。这时正感饥饿,运输车上有开水,于是我们泡奶粉、吃干粮,倒觉特别有滋味。但始终不知此身何以在此。
吃完干粮,军官命各人排成长队,到军营里注射防疫针,很大一筒防疫液注射在左臀部,一位王同学,一被注射,立即昏倒,军士把他架开,幸好不久便苏醒。众人注射防疫针后,重上运输车。我偷偷将埋在沙下的几页稼轩词取回,然后上车。每车约四五十人,人满开车,直向另一森林驶去,我们完全不知东南西北,祇是任由摆布。车行约半小时,又进入另一森林,森林中有几条岔路,车辆或入东路,或入西路,大约有三四辆车子走与我车相同的路口。入森林不远处,有一简陋的军营,标着:“新一军新三十八师新兵营”的横额。我们人人惊疑,不知所措。(待续)
@
--转自黄花岗杂志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