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8大奇迹——圣米歇尔山(上)

文/李琳

人气 4262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3年10月05日讯】圣米歇尔山(Le Mont-St-Michel)位于法国北部芒甚省(La Manche),是耸立在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海面上的一个花岗岩小岛,从布列塔尼海岸望去宛如童话世界一般:周围是碧海白沙,四周既无树木又无房屋,一座锥形的小山兀然拔地而起。最为壮观的是,山顶上的圣米歇尔教堂建筑群足足比它赖以存在的、直径约1公里的小山高出近两倍!教堂哥特式的尖顶高耸入云,顶上大天使圣米歇尔雕像手持利剑直指苍穹。其景象恍若海上仙山。

每年接待350万游客

圣米歇尔山被誉为“世界第8大奇迹”,它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圣山距离海岸有两公里远,受到海洋潮汐作用,交替与大陆相连和隔断。涨潮和退潮时圣马洛湾的海水犹如万马奔腾般迅猛,风清月白下,一面是安静肃穆的教堂,一面是洪波涌起的大海,猎猎海风中壮观神圣的景象摄人心魄。

多年来,这里早已成为法国、也是世界最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点之一,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总量达到350万。圣米歇尔山经大自然的造化,本身就是一大奇观。山上修道院,也是杰出工艺与独特天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大文豪雨果曾赞誉说,圣米歇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

地理位置

圣米歇尔山原名墓石山,与其称它为一座山,不如说是一个小丘,因为它的最大高度不到80米,但由于它孤处海岸边一望无垠的流沙之上,因此显得比实际要高的多,所以赢得了山的称号。墓石山由坚硬如铁的花岗岩石构成,坚实的岩基保障了教堂建造的结实和稳固。

圣米歇尔山周围曾经环绕着一片浓密的森林,但由于海水长年累月的侵蚀,最终消失了。今天人们可以找到深埋在沙里的树干。“圣徒传”中记载了一次真实的海啸,大约在八世纪初期的一次海水猛烈又破坏性的侵袭,彻底改变了这里的地貌。圣米歇尔山从此成为一座小岛。

神奇来历

圣米歇尔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08年。据说,当时一位来自阿弗郎甚小镇的红衣主教奥贝梦见大天使圣米歇尔,圣米歇尔示意他建造一座建筑物以彰显其伟大。起初,奥贝主教并没有太在意此事,对大天使连续两次托梦都不以为然。

一天夜里,大天使在电闪雷鸣中第三次出现在奥贝的梦中,他用自己的神指在奥贝脑门上点了一下。从梦中醒来的奥贝主教摸到了脑门上的凹痕,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立刻赶往墓石山,着手完成大天使的神旨。圣米歇尔山上就这样有了第一座教堂。

据宗教典故中的记载,这位圣米歇尔是守护天堂入口的大天使,英勇无比,曾经勇战恶龙、胜过魔鬼撒旦。他能称量人类的灵魂,区分善恶;他引领人们进入天堂,使他们免受恶鬼的诱惑。同时,他也是法国护国天使。在圣米歇尔山教堂钟楼的顶端,镀金的大天使雕像手持利剑,展翅欲飞,庇佑着诺曼底的大地。

沧桑历史

奥贝主教所在的公元8世纪,是法国墨洛温王朝最动荡的时期,朝拜圣人遗物的风气盛行。那时络绎不绝的信徒前来墓石山朝拜,祈求圣米歇尔的保护。墓石山因而成为中世纪基督教世界重要的朝圣地之一。而今,奥贝主教所建的教堂只余下一堵墙,诉说着圣米歇尔山名字的由来。

公元966年,法国已进入了加罗林王朝,时任诺曼底公爵的理查德一世驱逐了居住在祈祷堂里的教士,因为他们过着邪恶贪吃、不信奉上帝的生活。取代他们的是来自于圣万佐耶Saint-Wandrille修道院的本笃会修士,他们非常虔诚,新来的修士们开始在这里建造本笃会修道院。

独处大海之中的圣米歇尔山,成了僧侣理想的祈祷和默思的清静之所。重获新生的圣米歇尔祈祷堂在朝圣者的慷慨奉纳以及诸侯王者的赠与下不断蓬勃发展。依山而建的修道院越砌越高,覆盖圣米歇尔山最高三个坡层,直至顶峰。这些被用作宿舍、食堂和财政部室等的建筑物成了如今欧洲中世纪优秀建筑的见证,并被冠以“美妙神奇”的别称。教堂中央的回廊则呈现出一派和平港湾的形象,象征着所有高德的基督徒亡故后栖息的美丽天堂。

1023年,开始修建修道院的教堂,到1060年已经添建了罗马风格的大教堂和供修士们居住的多层建筑。大教堂建成之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朝圣者,这块圣地也开始变得远近闻名。

整个教堂工程持续了近百年才结束。塔楼与中殿是典型的罗马式建筑,保留了最初的风貌。虽然当时还没有修建今天所见的尖顶,但因为教堂高耸于山顶,不久便被雷电击中,引起大火,而且平均每隔25至30年岛上就会发生大火灾。自从第一次建成至今,教堂经历了十五、六次火灾和自身倒塌的损坏。

公元1156年至1186年,主教罗伯特·代·陶利尼对教堂进行了修缮,在正门的两旁添加了两座高塔楼,可惜其中一座在建成不久便自行倒塌了。由于他的努力,环绕教堂的修道院也得到了扩建。从此,修士们开始了珍贵的手抄经本的工作。

12世纪末年,这里最大的建筑规划是修造一座拥有餐厅、缮写厅和廊院的新修道院附属建筑。13世纪初建筑落成,又修建了有深壕沟的围墙,它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时的圣米歇尔山教堂、修道院和附属楼已浑然一体,它们被四周间有半圆的月形塔楼的围墙紧紧簇拥在上面,大有固若金汤之势。

从13世纪开始,加佩王朝的腓力二世开始了统一国家的征伐,法兰克王国的王权得到了加强。他将1066年起纳入英国势力范围近一个半世纪的诺曼底收归法兰西王国,在收复战争中,支持法王的布列塔尼士兵曾放火焚烧圣山,致使修道院北侧建筑严重损毁。腓力二世为了弥补这个不幸的破坏,慷慨解囊,重建这座盛名远播的修道院。

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最终仅耗时17年(1211-1228年,对那个年代而言是不可思议的)就完成了这一杰作,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闻名遐迩的拉梅维耶尔(意为“奇迹”)修道院。这段时间的建筑,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式教堂的风格。这里成为诺曼底境内最具规模的宗教建筑群,朝圣人数更盛。

13-16世纪初,环绕教堂主体的东侧和南侧分别建起了院长居所和俗权仪式专用厅等建筑,最后形成了今天人们所见的规模。

15世纪,教堂内古罗马风格的唱诗台部分倒塌,当时没有立即修补,而是整整过了一个世纪,才由一座新的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风格相结合的唱诗台所代替;同时,在山下的村镇里建造了第二座教堂。

公元1780年,古老的教堂正面突然倒塌,随之而倒的是钟楼和三间偏殿,圣米歇尔山的正面一片废墟,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损失。新的正面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才兴建起来的,风格为端庄的新古典主义。18世纪末,依着古教堂的滑道修筑了四条加固矮墙,从山顶的教堂一直通向山脚,以此来支撑教堂,防止再次倒塌。

今天所看到的教堂,哥特式的尖顶和500公斤重的大天使米歇尔手持利剑的镀金雕像,是1879年才添加上的。最后一次修缮工作,在20世纪末完成。

参观建筑

沿圣米歇尔山的青石板路拾阶而上,两旁商店和餐馆林立,偶尔有一些小旅店。来势汹汹的海风与巨浪被坚固的山墙隔绝在外,这些精巧的建筑给人的感觉既温暖又舒适。

大约走20分钟后,雄浑壮观的圣米歇尔教堂和修道院建筑群就安详地展现在眼前了。建筑群里每一个房间、每一条拱线、每一条花纹都向上冒出尖峰,所有尖峰错落有致、井然有序,让人感觉有一股向上飞升的合力。

圣米歇尔大教堂外观。(Photos.com)

大教堂呈十字形,分祭坛、耳堂和大殿三部分。由于高低不平的山顶无法提供宽阔平整的地基,人们便沿山坡修筑了几处建筑以使教堂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教堂的正面是建有三扇拱门的大门廊,从门前的平台上即可俯瞰大海。

米歇尔大教堂前殿。(M_Mochon_CDT50)

整座教堂集罗马与哥特式建筑风格于一体:前部大殿为典型的罗马风格,其穹隆的开间多达7道,两侧的拱门式长廊之上的楼廊砌有罗马式的拱窗,以保证教堂的通风与采光。与大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哥特式三层圆形祭坛,祭坛四周的玫瑰窗上镶嵌的玻璃并不绚丽多彩,就这样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内却隐藏着虔诚淡定的心灵,它使所有来者无不产生敬畏之意。

二层颇具档次,一间带有两个壁炉的会客厅,专门接待有身份的人。会客厅的顶部气魄非凡,呈宽阔的穹隆形,并有交叉拱肋加固;另一间结构相同的屋子专供修士们从事誊写手稿等脑力劳动,以及冬季取暖。

圣米歇尔教堂修道院里的内院。(M_Mochon_CDT50)

在修道院的第三层,与修道士的用膳室紧紧相连的,是内院及其回廊,堪称“奇中之奇”,为建筑的精华所在。它们被二层的花岗岩墙垛或巨型石柱支撑着,近看恍若镶嵌于大教堂之上,远眺则犹如悬浮于天水之间,其景致之壮观,好似天上庭院。

回廊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精品,其圆柱看似纤圆脆弱,实际上却支撑着看风景用的页岩大屋顶。廊柱的排列错落有致,其梅花形的格局使柱头是对角拱顶的台基,从而形成了柱林之上的连拱廊。如此廊中有廊的布局设计,令回廊转角处没有任何结构上的中断,线条流畅优雅。

内院与回廊面朝大海,背靠教堂的北大殿。这里是修道院最隐秘的地方,古时候只有修士们才有资格自此拾阶进入,外人不允许越雷池一步。内院诗情画意般的宽阔静谧与回廊外的大海静动相异,仿佛天堂人间举手可牵。给人以远离尘世、宠辱皆忘之感,似乎在此可以直接聆听神的心声。

(责任编辑:德龙)

相关新闻
海上仙山   法国圣米歇尔山
组图:【欧洲古堡巡礼】法国圣米歇尔山堡
跟着孩子们去看法国圣米歇尔山海湾
法国圣米歇尔山将成海上“孤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