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临去世的时候已经不能说话,所谓的遗训是我至今难忘,且对我影响很大的一席话。她在一生中对我说过很多话,许多话早已忘记,但唯有这席话给我印象很深,连当时说话时的情景都历历在目,在我一生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对我来说是遗训。
母亲是农村妇女,大半生在农村务农,只认一点点字,但她勤劳、节俭、能吃苦,与父亲共同养育了我们五个姊妹兄弟。在我长大成人、并且有了孩子后,她曾对我说了一席话。话的主题是如何当好家庭主妇。主题的核心是如何在饮食上节俭。
她说: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千万不要浪费东西,特别是粮食。你要主动吃剩饭,如果剩饭坏了热一热再吃,剩菜坏了可以砸点蒜拌上吃,蒜能避瘟气,不会闹肚子,千万不要扔掉。饭是人天天要吃的,对饭的浪费一定不要有。她还说:在筵席上你要注意大家吃菜的情况,哪样菜大家爱吃你就不吃,哪样菜大家不爱吃你就多吃。用你的调节不要让筵席上过早地出现有的菜吃光的现象。
母亲的一席话令我震惊,对她肃然起敬。原来平凡的家庭生活中隐藏着她这么不平凡的付出,她牺牲了自己的享受,默默地为大家付出,何等伟大。当时没有冰箱,而农村里蒸一锅干粮要吃好几天,而且不可能吃光了再蒸,这就意味着母亲几乎大部分时间吃剩饭。
从此以后,我对母亲的话身体力行,这对我来说并不难,因为我生活在城市,而且不久有了冰箱。只是家里的人不太理解,说你怕浪费那点东西,吃坏了身体浪费更大。但我从没因为吃剩饭而闹肚子。时间一长他们也不管了。不浪费东西,特别不浪费粮食(泛指一切食物)已成了我不可改变的习惯。家人在我的影响下也比较注意节约。
我知道时下中国公款吃喝越演越烈,筵席的规模、档次越来越高,筵席的浪费是很惊人的。有人感到不安但又无可奈何。我的一位当官的朋友对我坦言:他单位效益不好,但是每月不得不拿出几万元用于宴请上。都是上边来的,一点也不敢慢待。他深感不安,但不能、也不敢有所做为。
有人常常参加这种筵会,已经见怪不怪了,确切的说是麻木了,潜意识里是:反正不是自己掏钱管它呢。有人还把这种麻木以为自己超脱而自我欣赏;更有甚者以自己参加的筵会档次之高来炫耀,一位朋友的父亲在单位是个不大不小的官,他曾向我炫耀:他单位驻京办的官在北京碰到他和太太,当对方知道老俩口要出国时执意为他们饯行,几个人的筵席花了几千元。我天真地说:“你同事真大方。”谁知他说:“不用他掏钱,单位报销。”言者眉飞色舞,我心情却十分沉重。单位是什么,单位意味着大家,单位的单位是什么,不就是国家吗?如此的“单位报销”,报销垮的不是国家吗?
我感到母亲的遗训承传了中国的优良传统,但现实是这个传统在许多人心中正在丢失。
从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每年:公款吃喝2千亿元,公款旅游2千亿元,公车消费3千亿元。而中国的教育投资却是世界上最低的,比乌干达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