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国家,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
这就是端午节的起源。忆古思今,让人感慨万千。虎狼之秦的暴政被屈原所预知,因不忍见国土遭侵占,百姓受暴政之苦,万般无奈的屈原只好以死警世。
屈原坚贞不屈的精神,秉承了中华民族舍生取义的传统精神,是对国家之忠,对百姓之义,这种忠义之举永远光耀古今。
——摘编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