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漫谈过年:熬年守岁话除夕

font print 人气: 85
【字号】    
   标签: tags: , ,

守岁的传说

守岁,就是在黄历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称“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除夕诗话

诗歌不但能入画,更能表达出画笔描绘不出的丰富意境。除夕守岁是中国传统新年时古来就有的一种习俗,目地是为了驱赶百鬼。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进行了描绘,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文化遗产。

梁朝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账,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叉重,为待晓光摧。

这就从多个侧面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欢乐待晓的情景。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摧。

则是唐朝诗人李德裕对人们除夕守岁一夜不眠的具体描述。而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一诗,则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因其它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的思乡之情: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到了宋代,除夕守岁更是盛行。大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等著名诗章,则表现了孩子们除夕守岁时的喧闹场面。至于说皇宫之内或一些富贵人家,除夕守岁也自然要比普通人家豪华得多。李世民曾以《守岁》为题写有一诗: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朝另一位诗人杜审言也同样写有一首《守岁》诗,把那些达官贵人守岁时谈笑风生、酒绿烛红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寒山寺,有一种“击钟分岁”的守岁习俗,除夕之夜的夜半时分,敲钟108下,意在消除人世间的108种烦恼。唐朝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一诗中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而今天,人们在除夕之夜守岁之时,听着那寒山寺钟声的袅袅余音,无不思念起自己的亲人和远方的朋友。

--摘编自明慧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东汉年间,费长房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 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配挂茱萸等习俗,相传是由东汉时桓景和费长房...
  • 今年九月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
  •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故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 中国传统文化中,过年时有一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是怎样流传夏来的?黄历新年的历史悠久,据传起源于殷商时期…
  • 黄历新年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
  •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 爆竹,民间又称之为“爆仗”、“花鞭”或“响鞭”等.....................
  •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人们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的“桃符”。
  •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年,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