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房四寶:神來之「筆」(三)

玉觀
font print 人氣: 73
【字號】    
   標籤: tags:

歷代毛筆的發展

⊙戰國時期︰

據專家考證,從出土文物中發現最早的毛筆是戰國時期的毛筆。當時的毛筆是將獸毛包在桿的一端,再用絲線纏緊,外面塗漆。這種製筆法,缺點是筆頭中空,書寫時易分叉。如西元一九五四年,湖南長沙左家公山楚墓出土的戰國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毛筆,稱「長沙楚筆」。據專家考證觀察,該筆套在一隻小竹管內,筆毫是選用上好的兔箭毫製成。

另在長沙戰國楚墓中發現三幅帛畫,繪有人物馭龍圖和龍鳳仕女圖,線條有力,並有粗細變化,色彩明麗,顯然是毛筆所繪。所以當時毛筆形式雖較原始,但筆毫用料細緻,製作已很精良。

⊙秦朝︰

大將軍蒙恬將毛筆加以改良。當時的作法是將筆桿一端挖空成毛腔,把筆頭塞入腔內,外加大竹套護筆,筆管與筆套都髹漆保護。將筆頭塞在毛腔的製筆法,優點是筆頭可保持圓潤狀態,更能蓄墨書寫。

因此,秦朝毛筆的製作考究已臻成熟,確立了今後毛筆製造的基本形制。如西元一九七五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三枝秦筆,筆桿為竹製,上端削尖,下端較粗,挖空為毛腔,筆頭塞在腔中,且外加竹筆套保護。

這種上端削尖的毛筆,據考證是皇帝的左右侍從所使用,為便於記事常將筆端插在冠上或髮髻上,故其端削尖,稱為「簪筆」。如《漢書‧趙充國傳》曰︰「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十年。」及唐朝李嶠《皇帝上禮撫事述懷詩》曰:「小臣濫簪筆,無以頌唐風。」可見,簪筆歷代一直有沿用。

⊙漢朝︰

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與紙的發明,毛筆的種類變的豐富,開始講究筆管的質地和鑲飾,也出現使用軟硬混合的兼毫筆,毛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漢代的竹簡、文牘、帛書、壁畫、漆畫等,都展現了漢朝書法、工藝、繪畫等藝術空前的發展與繁榮。

漢朝毛筆的製作,從出土的漢毛筆觀察得知,筆頭納入腔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一桿端鏤空,裝入筆頭,用生漆黏接,有的再用絲線纏緊。如西元一九七五年湖北鳳凰山西漢墓出土的毛筆。另一種是未用竹管,而是用四個木片夾住筆頭,再用麻線捆綁而成,如西元一九三二年在西北居延出土的漢朝毛筆。

當時還首創在筆桿刻上筆工的名字,如甘肅武威兩座東漢墓中,各出土了刻有「白馬作」、「史虎作」字樣的筆。專論毛筆製造的著作出現,如東和蔡邑所撰《筆賦》,主要內容是論述毛筆的選料、功能、製作等;秦朝的簪筆,到漢朝時演變為「簪白筆」之制,漢官員為便於進奏,常在髮間或冠上簪戴毛筆,後為官員冠飾之一。後來清朝時改冠服制,簪筆這種禮儀形式才宣告退出歷史舞台。

漢朝的毛筆製作有很大改進,不僅筆頭選料講究,製作精細,也逐漸重視筆管的質地與裝飾,有的還用金銀鑲飾。據清朝唐秉鈞《文房肆考圖說‧卷三‧筆說》上載︰「漢制筆,雕以黃金,飾以和璧,綴以隋珠,文以翡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極為華麗矣。」此時,毛筆已經不只是書畫工具,而是漸漸成為藝術品。

⊙魏晉南北朝︰

這個時期不再盛行簪筆之制,簪筆只有裝飾功能。因此筆端不再是尖形狀,筆桿也逐漸變短,握筆書寫更方便。三國時有魏國人韋誕,他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和製墨家,並善製筆,所製筆時人稱為「韋誕筆」,著有《筆經》留世,最能反映魏晉時期製筆過程與特色。

⊙唐朝︰

唐朝是中國書法藝術的鼎盛時期,繪畫藝術也呈現多樣化發展,書畫名家輩出。文房用具的製作空前繁榮,製筆技術也達到了高峰,宣州﹙安徽省宣城縣﹚成為當時全國的製筆中心。當時的製筆技術已達到多樣化、多性能,並有較柔軟的長鋒筆製作,能因應各種不同書體、畫風的要求。

唐朝的毛筆,筆頭短而硬,以兔毫為主,大都出自宣州。由於毛筆的製作選料精良,品質高超,深受官府與皇室重視,並成了每年都要向皇帝進貢的貢品。現在日本奈良正倉院所收藏的中國唐筆,有斑竹筆、斑竹管鑲象牙、全管象牙等,可見唐朝的製筆種類豐富多彩,技術細膩精緻。

⊙宋朝︰

宋朝時,宣州製筆技術不斷提高,製筆名匠輩出。當時,出現一種新式的毛筆,稱為「散卓筆」。這種筆,逐步趨於軟熟、虛鋒、散毫,不再承襲晉以前舊制。散卓筆「無心」,並非兼毫製作,可能單用羊毫製成的較軟的長鋒筆,書寫草書時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在當時頗為流行。

當時的製筆名家眾多,有的繼盛宣筆製作再加以改革創新,有的承襲前人風格,有的出身製筆世家,承繼家法製筆,比較著名的有諸葛元、張遇、吳說、程奕、汪伯立等人。

⊙元朝︰

由於南宋偏安一隅,導致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轉移,製筆工藝也因而遍及江南一帶。故到了元朝,宣州毛筆的地位逐漸由湖筆﹙浙江省北部的湖州所製的筆﹚所取代。湖筆選用山羊毛、野兔毛及黃鼠狼尾毛,製作需經筆料、水盆、結頭、裝套、鑲嵌、蒲墩等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又分若干道小工序,大小工序共有一百二十餘道之多。湖筆如此精製,故筆鋒堅實,渾圓飽滿,修剪整齊,筆之四德「尖、齊、圓、健」兼備。

此時期著名的筆匠,周伯溫以製黃羊尾筆揚名,陸文寶則名聲出眾曾入貢為御用筆。而湖州著名的筆工則有馮應科、張進中等人,馮應科所製湖筆稱為「馮筆」,與當時書法家趙孟頫及善花鳥畫的錢舜舉,並稱為「吳興三絕」。

⊙明清︰

明清時,製筆工藝更加進步,不只注重實用性,更講究裝飾。當時,筆頭有了不同的創新,即選用各種不同性質的毫毛相互搭配成中性毫筆。這種筆強勁有力,軟而圓健,剛柔適中,書畫時揮灑自如,經久耐用。後來,為滿足書畫家要求,還出現書寫特大字的大型筆,及含墨量較多的長鋒筆等。由於此時期製筆華麗精緻,故有一部分選為皇宮的「御用筆」和官府用筆。

當時,還在筆管上創造了許多典雅的裝飾,有金管、銀管、瓷管、斑竹管、象牙管、玳瑁管、琺瑯管、琉璃管、木管等多種質料,有的還在筆管加以雕刻、鑲嵌,富麗多彩,使毛筆成為一種精巧的工藝品,獨具風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筆、墨、紙、硯,是書房中常備的四種書寫與繪畫的工具,所以合稱為「文房四寶」,又稱為「筆墨紙硯」、「文房四士」、「文房四物」。文房四寶,古代文人書房必備的四種書畫文具,是中國獨具傳統特色的文書用具。
  • 各朝代的歷史演變因為有筆的書記,我們才得以進入文字世界,方能窺得唐太宗以仁德佈於天下,讓人能深刻理解甚麼是「仁」.........
  • 禮之存在,表現出來,就是禮的形式仍能見到。告朔之禮雖不行,而每朔猶殺羊進廟,則使人尚知有此禮。如餼羊都廢止了,則此禮便痕跡都不存了,
  • 忠厚之人的善行獲天祐!(Shutterstock)
    善有善報的價值觀是一種普世價值,在中華文化中極受到崇尚標榜。然而善報的事蹟不一定是表現在外的轟轟烈烈的舉動,可能是一個人對自己行為操守高道德標準的自我要求。一起來看發生在清朝的兩件事蹟。
  • 平日裡朋友間開開玩笑、逗樂尋開心,是常有的事情。然而,這些尋開心的玩笑也可能在那一瞬間引發意想不到的巨變,改變人的命運,是怎麼回事呢?來看兩則清朝的民間故事。
  • 射在中國起源很早。至晚商、周時代,弓箭已是男人的性別標誌,貴族家的男子必須從小接受嚴格的射箭訓練。射不僅是最重要的軍事技能,而且成為身體和品德教育的課程,所謂「講德習射」。
  • 何為入太廟而每事問乎?意以為孔子不知禮。孔子聞或人之譏,乃言其問之意,以宗廟之禮當須重慎,不可輕言,雖已知之,更當復問,慎之至也。
  • 如果說有什麼問題困擾著現在的家長,那麼手機遊戲成癮一定排在首位。許多家長想幫孩子戒網癮,卻因種種原因無法實施。那麼,在沒有手機的古代,兒童都玩些什麼呢?又有哪些玩具仍然適合我們現代的小朋友呢
  • 中華傳統文化是本次人類歷史中,獨一無二的沒有中斷的文化,迥異於世界上的其它文化,被稱為「神傳文化」。或許,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神性內涵,才創造了持續傳承五千年的奇跡。
  • 古來直到近代留下不少紀錄,驗證了敬重文字的重要性,不是空穴來風。本文續上篇:【救世古鑑】倉頡作書「天雨粟 鬼夜哭」 文字背後有神力嗎?繼續提供正反兩面的實例來互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