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蓮花佛國」的安徽九華山亦有眾多著名的寺院。其中,與祗園寺、東崖寺、百歲宮同為九華山四大叢林的甘露寺,就位於九華山化城峰半山腰。據說,九華山山上與山下一年四季的雨雪冰霜變化,是以甘露寺為分界。當甘露寺以上雲騰霧湧、冰雪瀰漫之時,山下則是空曠明淨;當山下雨水大作、雲吞平川之際,山上則是艷陽高照,天朗氣清。
甘露寺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當時的玉琳國師來九華山朝拜,途經此地,贊曰:「此地山水環繞,若構蘭若,代有高僧」。正在伏虎洞修行的洞安和尚聽說後,隨即在鄉人的資助下在此建寺。傳說在破土動工的前夜,滿山松針盡掛甘露,人人稱奇。
又因《法華經·藥草喻品》中寫道:釋迦說:「我為大眾說甘露淨法。」阿彌陀佛又有「甘露如來」、「甘露王」的稱號,他化身說法時就有「澍甘露之雨」之言,所以將新建寺院定名為甘露寺。全寺建築面積約為3500平方米。
寺院建成後,洞安和尚曾在此兩度登壇說法。乾隆間住持僧優曇開壇傳戒,成為叢林。此後歷經道光、咸豐時期,香火一直旺盛。後遭兵火,同治年間重修。
與其它寺廟建築有所不同的是,甘露寺的佈局並不是對稱的。進門後即見後牆,不與院落相通,到大殿須從兩旁山牆小門進去。整座寺廟依山佈局,共有五層,殿宇完整,樓閣整齊。背倚青山,泉水從殿角流來。北面的韋馱殿和知客堂建在高2.5米的台基上,為三層閣樓。
韋馱殿南面是高15米的大雄寶殿,前有半廊,殿身建在高6.8米的台基上,寬17米,深15.5米。大殿東為兩層走馬通樓,內有天井,樓層上下分別為祖師殿、方丈察、撣堂和客房。寺內有3個天井、上百個外窗,大殿為歇山頂。寺前路旁有石砌冰紋通花欄杆,可在古樹蔭下憑欄遠眺,一覽山色。曾有在此留宿的文人留下了這樣的詩句:「到此禪關宿,方知山色多。」如今尚存大雄寶殿、配殿、寮房、鐘鼓、碑刻等建築和文物。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