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古代的名片稱為「刺」?
在《三國志.魏書.夏侯淵傳》中有段注解,記載魏國大將夏侯淵第五子夏侯榮的故事。夏侯榮自幼聰慧記憶力強,每天讀上千字文章,字字過目不忘,七歲能作文章。
魏文帝曹丕聽到後就召見他,當時有上百賓客,每人都照例送上一張奏刺,刺上各寫明其鄉里、姓名。夏侯榮一一看過後,讓他遍談各人的姓名,竟然一個都沒有錯,魏文帝也感到非常驚訝。
這則故事中提到的「刺」,就如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名片。那麼,為甚麼古代的名片稱為「刺」呢?
從古至今,名片的使用歷史悠久,往上可溯自漢朝。據宋朝高承撰《事物紀原.卷二》中載︰「漢初未有紙,書名於刺,削木竹為之。後代稍用名紙。」由此可知,在漢初紙未發明前,古人用刀筆將姓名、鄉里、官爵書寫在竹片、木片上,用來自我介紹,即具通名的功能。
另據清朝趙翼《陔餘叢考.名帖》上載︰「既云削木為刺,則應是未有筆墨以前,乃六經及先秦、西漢之書,並無刺字,漢初猶謂之謁。」所以,西漢時名片稱為「謁」,直到東漢紙張發明後,才稱為「刺」。如《說文解字.謁字.段玉裁.注》:「謁者,若後人書刺,自言爵里姓名,並列所白事。」
在《史記.高祖本紀》上就有「謁」的記載:「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師古注曰:「為謁者,書刺自言爵里,若今參見尊貴而通名者也。」是說漢高祖劉邦做泗上亭長時,有一天擅長面相的呂公到沛縣縣令家中作客,縣內的豪傑、官吏知道後都前往祝賀。
當時蕭何是縣令的屬官,掌管收受賀禮事宜。他對前來的賓客說︰「送禮不滿千金的人,坐到下堂。」劉邦向來看不起這些官吏,於是在「謁」上欺騙的寫上「賀錢一萬」,實際上他根本沒帶錢。「謁」遞進去後,呂公見了高祖大驚,趕緊起身到門口迎接他。後來呂公把女兒嫁給劉邦,就是呂后。
此外,在《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傳》記載了一則關於「刺」的典故︰「建安初,〔禰衡〕來遊許下,始達潁川,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大意是說,禰衡是東漢平原人,有辯才,善寫文章。建安初年,禰衡到潁川而身懷名片,準備有所謁見。
但禰衡心高氣傲不屑與他人往來,以致於懷藏的名片字跡因日久而模糊褪色。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江上》詩︰「刺字從漫滅,歸途尚阻修。」就是用這個典故,因此刺又稱為「刺字」。
刺原是木竹削製而成的竹片、木片,紙張發明後,雖然改用紙片,並稱為名紙,但刺的名稱仍被沿用。因刺上書有姓名,所以又叫做「名刺」,如唐朝元稹《重酬樂天》詩:「最笑近來黃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也有人在刺上添加官爵、鄉里等內容,故又稱為「爵里刺」,如《釋名.釋書契》曰︰「爵里刺,書其官爵及郡縣、鄉里也。」
據專家考證,名片的使用源自於中國。東漢時稱「謁」,西漢稱為「刺」、「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朝叫做「名狀」,宋朝又稱為「手刺」、「門刺」,到了明清時期則稱為「名帖」。
晚清時與西方各國交往頻仍,和國外的通商加快了名片的普及,所以清末才正式有「名片」的稱呼,如晚清小說《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曰︰「原來那三人口音微有不同,都是上海來的,懷裡取出小白紙的名片,上面盡是洋文。」因此,名片又叫做「片子」、「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