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衣(1)敝縕袍(2),與衣狐貉(3)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論語·子罕第九》)
【註釋】
(1)衣:穿,當動詞用。讀音同「易」。
(2)敝縕袍:敝,壞。縕,音同「韻」,舊的絲棉絮。這裡指破舊的絲棉袍。
(3)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4)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這兩句見《詩經·邶風·雄雉》篇。忮,音同「至」,忌害的意思。求,貪求。臧,善,好。
【語譯】
孔子說:「穿著破舊的袍子,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認為是可恥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詩經》上說:『不嫉妒,不貪求,那還有什麼不好的呢?』子路聽後,經常背誦這句詩。孔子又說:「這只是為人的起碼道理,何足以為善呢?」
【研析】
這一章記述孔子讚美子路並告誡他不可以自滿。所謂「不進則退」,當一個人在學習或為人處事上滿於現況時,便容易驕傲自矜、止步不前。這樣的人,容易因為歡喜而沖淡精進的動力。因此,孔子適時提醒子路「是道也,何足以臧?」是希望子路不要滿足於目前已經達到的水平,因為僅是不貪求、不嫉妒是不夠的,還要更進一步,才能成就最後的成功。
【延伸思考】
1、從本章內容試分析子路性格上值得借鑒的優缺點。
2、你曾經因為「得意忘形」而嘗到失敗的苦果嗎?請分享你從不自知到自覺不再重蹈覆轍的經驗。
* * *
【相關資料】
聞過則喜
孟子說:「誰要當面說出子路的缺點,他就特別高興(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聽見別人提意見,就行禮感謝;大舜了不起的地方是:樂於放下自己的觀點,聽取他人,所以能從耕稼陶漁開始,最後作了天子。」
「聞過則喜」指虛心接受意見。
(出自《孟子》)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5/5/7/32248p.html
【課後作業】
請回想或假設當你初聞人言己「過」時,你的第一念或反應是什麼?
─ ─轉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