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古代建築:魯班仙師

王晶
font print 人氣: 66
【字號】    
   標籤: tags:

中華文明不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且也是世上唯一的連續的文明。當其它幾大世界文明的後人只能靠猜測古文字的意義來觸摸他們祖先的靈魂時,現代的中國人卻能通過幾千年前的文字,進入與神明緊密相關的遠古中華文化的起源。

從傳說中看,女媧造人之後,軒轅黃帝之前,中國處於一個人神共處的時代,從天上下來了一些神,教給人們各種生活技能和知識,提高了人們對宇宙,地球和自然界的認識和應付的能力。

最先出現的神是有巢氏,他教人們在樹上用樹枝樹葉建造出簡陋的篷蓋,這就是原始的建築了,雖然簡陋,但符合了建築最樸素基本的要求:保護人不受到野獸襲擊和自然界各種天氣和災害的侵襲。燧人氏教會了人們鑽木取火,人們從此告別了茹毛飲血的生活。

伏羲教人們結網捕魚,打獵,耕種,用火烹飪;制定了嚴格的婚娶之禮,使下一代得到父母很好的教養;他還確定了姓氏,伏羲還根據陰陽變化,創製了八卦。另一位神祇神農通過嘗百草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什麼東西可以吃,一是如何治療疾病。神農氏為中國人建立起了相當完整的醫藥基礎。他還教人們耕作,製作陶器用以吸水﹑運水,燒烤食物等。正是在神農時代,中華民族開始進入了農耕社會。

這些上界下來的神都有異像,據史書記載,伏羲的母親叫華胥,因為在雷澤這個地方踩了大人的腳印而懷孕,十二年後生下了伏羲。伏羲的長相是人首蛇身,也有說是人首龍身,他智勇雙全、力大無比。關於神農氏,他的母親叫安登,看見了一條神龍,心中感動,就懷孕而生神農。

據《春秋緯·元命苞》中說他是「人面龍顏」,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子,五臟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出生三個時辰就會說話,五天以後就可以走,七天以後牙齒就長齊了。黃帝的母親附寶,看見電光繞著斗星,心有所感,懷孕而生黃帝。

到軒轅黃帝為止,人類就這樣在神祇的幫助下,具有了一定認識和應付自然的能力,人類開始出現了文明。從此神祇仍舊回歸天上,不再到人世來,但因為人類的知識才藝沒有完全,所以又不斷地派遣神傳給人各項技能。

單表建築這一支,到了黃帝之後的五千年半神文化中,出了一個在民間歷代被尊為土木工匠祖師的魯班,魯班原名公輸般。因為是春秋時期魯國人,且古代「般」與「班」通,故古人稱之為魯班。根據《魯班經》記載,魯班生於魯定公三年,即公元前507年。

他曾經發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如斧頭、刨刀、鋸子、墨斗、角尺、圓規、文公尺等。魯班也是許多軍事器具的發明者,如木人、木馬、用於攻城的雲梯、用於水上作戰的船、可以飛翔的木鳶等等。

他身後留下的《魯班經》是中國惟一流傳下來的記載民捨、傢具、農業和手工業工具製作工藝的著作。此書先以口訣形式在工匠中流傳,付雕版印刷則是在中晚明時期。因為古代房屋大多是木構架的,所以書中也有許多房屋營造的木工製作技巧,同時也有一些風水、符咒一類的內容,貫穿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獨特造物思想。《魯班經》中還記載了魯班最後得道成仙,白日飛升。所以魯班也被稱為魯班仙師。

魯班仙逝後,又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方顯聖,幫助後世的匠人完全才藝技能,豐富了中國的建築文化,也留下了很多傳說。

故宮角樓

北京舊城中心的紫禁城,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6年),為明清兩代的皇宮。矗立在圍繞故宮的宮牆四角的建築-角樓雖然無法和豪華的宮殿相比,但它的建築構造精巧無雙。當初明朝皇帝朱棣修紫禁城時,工匠們在角樓面前犯了難。皇家的等級注定它的梁、柱和脊都得高於過去的規制,組合起來還得有整體感,各個角度看著還得美。大家左思右想沒有辦法。

一天一個工匠到茶館喝茶,一會兒進來一個白鬍子老人,手裡拎著一個蟈蟈籠子,工匠看這個籠子編得非常精巧,就想賣下來回家琢磨琢磨。工匠當時身上沒有帶零錢,等他換錢回來,老人已經不在了,留下話說讓工匠把籠子拿走。工匠回家後盯著籠子左看右看,突然明白了,這籠子的構造正好能用在角樓上,一數,正好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大家都說這個白鬍子老人是魯班爺顯靈了。北京老一些的人都知道這事。

山西晉祠聖母殿

山西省太原市晉祠內的聖母殿,殿高19米,整個殿宇富麗莊重、雄偉壯觀。引人注目的是,晉祠聖母殿內沒有一根柱子,殿內顯得十分寬敞。

宋朝年間,朝廷下旨要在晉祠內修建聖母殿,聖母殿內還要擺放43尊塑像。眼看著朝廷限期交工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工匠們還是沒有想出好辦法來,大家焦急萬分卻又不知所措。突然有一天,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來到了工地上,擺弄起工地上的碎木料, 左一搭,右一搭,最後竟搭起一座微型殿堂模型,而且殿內竟沒有一根柱子,原來老人巧妙地將整座殿宇的受力點放在四周的廊柱和簷柱上了。

工匠們一看,這正是他們要的聖母殿,再一看那個老人已經沒有了蹤影。有人說,這位老人是魯班顯靈。聖母殿採用「減柱法」營造,殿內外共減去16根柱子,以廊柱和簷柱承托殿頂屋架,因此,殿內沒有一根柱子,殿前廊和殿內顯得十分寬敞。為了紀念化身為老人指點匠人的魯班,人們在離聖母殿不遠的地方建了一座魯班廟。

頤和園十七孔橋的龍門石

十七孔橋是北京頤和園裡最大的一座橋,相傳,在乾隆年間修十七孔橋的時候,請來了許多能工巧匠。有一天,修橋工地上來了一個七八十歲的老頭兒,頭髮長的過耳根,臉上的土有一個銅子厚。他背著工具箱子,一邊走一邊吆喝:「誰買龍門石!誰買龍門石啊!」 工地上的人看他那骯髒勁兒,都以為他是瘋子,誰也沒搭理他。

這個老頭,背著工具箱子離開了工地,往東走到六郎莊一棵大槐樹底下,呆住不走了。他夜裡就睡在樹底下,每天雞叫頭遍起身,掄起鐵錘,叮叮噹噹鑿他那塊龍門石。 村西住的王大爺好心,讓他搬到自個兒家裡來住,整整住了一年,老頭兒也叮叮噹噹一天不停地鑿了一年龍門石。走的時候把這塊石頭留下了。

頤和園裡修建十七孔橋的工程快完工了。沒料想到,橋頂正中間最後那塊石頭,怎麼也鑿不好、砌不上。這時候,有人想起了那個賣龍門石的老頭子,工程總監找到那塊龍門石,這塊龍門石砌在十七孔橋上,不偏不斜,嚴絲合縫,龍門合上了!橋建成了!大伙都明白了:「這是魯班爺下界,幫咱們修橋來啦!」

北京十三陵的石坊

北京十三陵是明朝所建,陵區的石牌坊高逾4 丈,每根石柱均重上百噸。傳說,當年修建石牌坊的工匠們費盡氣力立起了石柱,卻無法將夾柱石架上去。交活期限臨近,工匠們無奈,只得燒香乞求魯班爺點化。

幾天過去,不見魯班顯靈,卻來了個衣著破爛、撿糞的老人。攀談間,工匠們向老人討主意。老人說:「我是個土沒脖子的人了,還能有什麼法兒!」說完就走了。工匠猛醒,老人是讓他們用土囤的辦法。於是先用土埋住石柱,形成斜坡,再順坡將夾柱石拉上架好,石坊終於得以按期完工。

大家正不知老人是何方人氏,卻見天上飄過一朵白雲,上面站著那位老人。工匠大悟,原來是魯班師顯靈。

山海關的城牆

現存山海關關城城牆周長4796米,不算牆面之上的垛口牆、女兒牆,平均牆高11.6米,城牆頂部比較寬闊,一般寬度為12米。關城的東城牆供旅遊者參觀,但這裡的城牆有一段約七、八十米的城牆缺口,僅存牆體的下半部分,這是近年來由於出現了裂隙險情而被人工拆除的。

被拆除的這段城牆很怪,歷史上經常莫名其妙地倒塌。明初修築山海關城時,這段城牆屢修屢塌,工匠們想盡了辦法,深挖地基,地基下面還打了密密實實的柏木樁,都無濟於事。延誤了工期是要治罪的,從監工的官員到工匠都心急如焚。

這時,工地來了一個誰也不認識的鋦鍋老人,圍繞著工地不停的麼喝著:「鋦大傢伙!鋦大傢伙!」心緒煩亂的築城軍民拿來了大瓦盆,老人搖搖頭說: 「小!」又抬出了工地煮飯的大鐵鍋,老人還說小,工匠們不耐煩了,往城牆上一指,「嫌小把城牆裂子給鋦上!」老人說:「好哇!」

他讓人們準備十八根長丈餘、寬三寸的大鐵扁擔,城牆裡、城牆外各九根,中間穿插長鐵條拉住固定,將這段城牆牢牢地鋦夾在一起,城牆也就固定住了。這位沒留下姓名的老人被人們傳為是魯班「顯靈」,來救即將因為延誤工期而治罪的工匠。

公元1958年「大煉鋼鐵」時,這十八個鐵扁擔被拆去煉了鋼鐵。上個世紀80年代再修長城,沒有了鐵扁擔,這段長城又屢次出現大裂縫。為了安全,只好把這段城牆拆除了。

木刻扁鵲身像

神醫扁鵲在秦國遇難,他的弟子們經歷了千辛萬苦才盜回了扁鵲的人頭。神醫平日裡治病救人,死時卻無全屍,眾人正在悲傷,從人群裡走出來個乾巴瘦的老頭,開口說話了:「你們不忍心神醫沒個全屍,這好辦,咱們給他雕個木身不就結了!」眾人一聽都覺得這主意行。可方圓百里的木匠師傅都不敢接這個活,怕活做不好,對不起神醫啊。那老頭把頭一昂,指著自己說:「這事我全包了!」

他吩咐鄉親們去蓬山頂上砍來一根幾十年的大楠木,楠木運過來,老頭讓人把木頭抬進靈房,又讓人把靈房的窗戶全部封死。然後老頭手拈上三根香,恭恭敬敬地朝扁鵲靈位上鞠躬,口裡唸唸有詞:「你是神醫,我是神匠,楠木刻身,以表敬意!」敬完了香,那老頭把人全趕了出去,說是幹活最恨別人在那礙手礙腳。

老頭臨插上屋門前,對守在外邊的鄉親們說道:「只須三個時辰,我就能給神醫配好軀體,你們瞧好吧!」那老頭說完,就把門給插上了。一開始裡面還有點幹活的動靜,可以後來就悄無聲息了,三個時辰過去了,那裡面還是什麼動靜也沒有,大伙就去撞門。怪了,插得嚴嚴實實的門輕輕一碰就開了!

進去一瞧,那老頭人影全無!而楠木雕成的神醫的身體已經配好了,那身量,四肢,甚至連肌肉紋路都和真人沒什麼兩樣!大家這才想起了那老頭上香時念叨的話:「你是神醫,我是神匠,楠木刻身,以表敬意!」這下大家明白了,是魯班祖師爺顯靈啊!魯班爺親自為神醫扁鵲雕刻木身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了。

廣西桂林七星公園花橋

七星公園裡的花橋最早建於宋代。當時為五孔橋,元時被洪水沖垮,明時又予以修復,水橋為四孔,並增建西端旱橋,以利瀉洪。到了清康熙年間,橋又被洪水沖塌,又重修,並命名為花橋。正是這次建橋之時魯班仙師顯靈,從那時起,花橋再也沒被洪水沖垮,一直完好至今。

清朝最後一次建橋時,有人看見魯班仙師手持一朵奇花潛入橋拱中間的深水處,這橋的週遭頃刻之間便溢滿了撲鼻的奇香。於是,人們便把此橋改稱花橋。後來,水中的蛟龍和人間的歹徒都知道了這座橋下水中有奇花,它們曾欲意盜取這奇花,但都被魯班仙師制服了。

魯班想,雖然這水中的妖魔和岸上的歹徒被自己制服,但難保日後不來其他的盜花賊,而自己又不能天天在橋下看著花,於是,他便把自己手中的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安放於這橋下,以備歹人來偷花。

有一年夏天,桂林連降暴雨,一條蛟龍乘洪水而來游過花橋,突然聞到了一股奇異的花香,便生出了盜花的念頭。正當它潛入水中搜尋奇花之際,突然橋下一道白光閃過,只見那把安放在橋下的利劍從蛟龍腹部刺穿而過,蛟龍被刺殺於當地。因此,當年魯班安放在橋下的這把神劍便被人們稱為斬龍劍。

自從有了奇花,花橋便一直完好無損著,再也沒有被洪水沖垮過。

北京正陽門箭樓

明朝初年修建北京正陽門箭樓時,永樂皇帝親自前來視察,覺得正陽門箭樓的樓頂不夠高大壯觀,於是限期工匠們一個月內將正陽門箭樓的樓頂改建得高大氣派,否則就治他們的罪。正當工匠們挖空心思也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天,一個衣衫襤褸的老木匠乞求工匠們為他的鹹菜加點鹽。此後數日,他不斷地前來請求工匠們給他的鹹菜添「鹽」。

終於有個工匠悟到了,「鹽」不就是「簷」的諧音嗎,添「鹽」不就是為樓頂添「簷」嗎?於是工匠們為正陽門箭樓的樓頂添加了一周飛簷,從下面看,箭樓的樓頂變得氣勢雄偉。

工匠們滿懷感激地去找老木匠,卻怎麼也找不到,這才明白那位老木匠肯定是木工仙師魯班顯靈前來點化他們,幫助他們攻克了技術上的難關,也使他們免於被治罪的命運。

天津潮音寺

潮音寺位於天津塘沽區海河西岸的西大沽境內,那裡是海河入海口,也是船隻入海見到的第一座寺院,因此人們稱潮音寺是「沽口第一寺」。始建於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至今有六百年歷史,原名「南海大寺」,又名「雙山寺」。說起「雙山寺」這個名字的來歷,就扯出了一段魯班的傳說。

修建潮音寺時因為工期很緊,關鍵時刻工匠計算失誤,檀木截的過短,正在大家焦急無策的時候,忽然有一個老頭兒出現,說:「京城有個土屯亭,京西又現魚刁梁,你們何不砌個雙山牆。」工匠們聽後茅塞頓開,趕緊幹活,等到他們再想找這個老頭兒時,他早已不見蹤影。人們都說這是魯班師父點化,所以潮音寺又名「雙山寺」。

北京妙應寺白塔

公元一二七一年,元朝皇帝忽必烈敕令在遼塔遺址上修建了大聖壽萬安寺和一座喇嘛塔。八年後塔建成。這座喇嘛塔通體皆白,所以俗稱白塔。就是現在的北京妙應寺白塔。

關於白塔也有一個傳說。有一年,白塔身上忽然裂了幾道縫,而且縫越來越寬,有倒塌的危險。官府找了幾個修建過大工程的木廠子,都說修不了。這時來了一個白鬍子老頭,背了一個空捎碼子,老在這一帶轉,邊走邊喊:「鋦大傢伙,鋦大傢伙!」有人拿出鍋來叫他修,他嫌小,還喊「鋦大傢伙!」又有人拿出一個大水缸叫他修,他還嫌小,繼續喊「鋦大傢伙!」這個人急了,指著白塔對他說:「這傢伙大,你去鋦吧!」話音一落,老頭便不見了。

這一天晚上雷鳴電閃,風雨交加,有人還聽到叮叮噹噹的鐵錘聲。第二天一早,人們出來一看,白塔上的裂縫沒有了,攔腰鋦上了七道光亮的大鐵箍。人們都說這個老頭是魯班爺顯靈,把塔給修好了,這七道鐵箍使塔身堅固異常,經歷了幾百年也不崩不裂。

陝西淳化石門神廟

石門神廟原來山門雄偉,殿堂寬敞。傳說當年修建石門神殿上的大梁和大門選不到好材料,工匠和附近的信男信女都愁得沒有辦法。

一天晚上,工匠師傅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老想著大梁和大門的事。他朦朦朧朧進入夢鄉,忽然聽到門外有響聲,師傅出去一看,一位白髮老人站在門外對他說:「你為石門神修廟,讓人敬仰,今來助你一臂之力。」說著,老人把木工們幹活丟掉的木渣,理成厚厚一層,在木渣上吐了幾口唾沫,轉身對工匠師傅說:「你就用這木渣板做門吧,放心用好了,堅實得很。

至於擔子(大梁)的事,也不用愁,向南去找,定能找到。」說完就離去了。工匠師傅還想再問點什麼,見老人離去,連忙呼叫。喊聲驚醒了熟睡的工匠,師傅睜眼一看,原來是在做夢。他把夢境向大夥一說,大家出門一看,木渣門板端端正正的放在那裡呢。用尺子一量,正好是一幅大門材料。事後大伙回憶說,傳說魯班做活不用膠,吐一口唾沫就能粘住木頭,白髮老人一定是魯班爺顯靈。

之後工匠們又按照魯班仙師的指點,向南去找。翻山越嶺走了很多山路,一天,大伙看到一棵黃蒿長得又嫩又高,非常茁壯。看著看著,黃蒿越長越高、越粗,一直長到三丈多高,足有四擄粗。工匠明白又是魯班仙師顯靈,立即派人砍伐。

遼寧牛莊太平橋

太平橋位於遼寧海城市西20公里的牛莊鎮內。傳說,在修建太平橋時,有一天,在忙碌的工地上,不知從哪裡來了一位白髮蒼蒼年逾古稀的老漢。但見老漢髮絲蓬鬆,衣衫破舊,光著大腳,到了石料場地,搬過一塊大石頭,坐了下來,只顧細心鑿石料。人們一見,覺得非常奇怪,近前相問,老者回話說:「石橋好修,少石一塊,難啊!」人們見老人年事已高,說話古怪,便不再追問。

老漢一早開工就到場,下午收工就走,到了晚間,自己就在附近一農戶家住下。就這樣,老漢天天到工地鑿石不止。把那塊青石鑿成了圓不成圓、方不成方狀。眼看石橋進入立橋墩、架石樑階段了。這老漢把所鑿的青石搬到了房東院裡,然後對房東說:「我在你這裡住了多時,感謝留宿之情。今天我要走了,我鑿的這塊石頭,雖不成方圓,但總會有用處的,就留給你了。」說罷告別而去。

在太平橋架石樑的時候,工程進展一直順利,可是,眼看快舖好全部橋面了,不料卻出現了問題,一處石條之間放不平,合不嚴,大家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就是舖不上橋面,急得不知所措。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房東想起了老漢留下的石料,忙跑回家去拿。待拿回來,往上一放,正好合縫,絲毫不差,這才放下了石條,橋面嚴嚴實實的舖好了。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魯班師父顯靈,獻了絕技。

其它建築

除了上面的傳說,還有一些建築相傳是魯班顯聖造的。

位於山西陽泉市郊區白泉鄉林裡村南玉泉山腰的關王廟的正殿建築上運用了「鋸沫面柱」、「亂砍椽」、「裡外尺寸一般大」的超人建築技藝。相傳是魯班顯聖造的。

土司祖師殿位於湖南省老司城太平南麓,始建於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建於明代。正殿柱大數圍,上架木枋處無斧鑿痕跡,相傳為魯班顯靈所建。

結語

在古書中記載了上古時期的充滿了神跡的歷史,而在口頭傳說和史書中也記載了近幾千年來半神文化中大量諸如修道人白日飛升,聖人顯靈,使用神通的事跡。但當現代人越來越注重眼前的現實的時候,越來越遠離敬天知命的虔誠態度的時候,歷史就被當成神話,傳說就被當成迷信。

人離神越來越遠,神給人顯示的神跡也就越來越少,而人也就更不相信。然而神並不因為人的否定而不存在,神傳文化也不會因此而失去其承傳的主線,而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終將回歸到它的真實。

--轉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明宮的正殿含元殿,經常舉行各種國家儀典而屢屢出現於歷史典藉中。據史載唐王朝與3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外事來往,每有外使朝會,皇帝端坐殿上,顯示出大唐王朝的威嚴。
  • 麟德殿大約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宮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這裡東臨太液池風景區,西近大明宮西牆的九仙門。是大明宮內另一組偉大建築..............
  • 作為神州歷史上三大盛世天朝之一的唐朝,其方方面面的輝煌成就一直被後人視為華夏文明的頂峰並引以為傲。唐朝之所以能成為中華文化的黃金時代,是因為唐人全面體現了佛道儒的精神,從上到下普信神佛、敬天知命、重德行善,所以在善惡有報的因果天理中能不斷往上昇華,為後世所不及。
  • 龍首原介於龍首原與南邊的山區之間有六道東南、西北向的平行坡地,高度依序向南遞增,其線條恰好形成周易乾卦的卦象。乾卦為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象徵天;六爻皆為陽, 以龍為喻,正好符合天子之都的意象,是故長安的佈局便順應六爻的爻辭設計,傚法天地不息之運轉,以期王朝國勢亦能長治久安。中國傳統的方位觀是以上為南....................
  • 北京天寧寺,位於北京市宣武區廣安門外護城河西岸。寺中有北京最高的密簷式磚塔,為遼代時所建。建築學家梁思成曾經盛讚天寧寺塔的建築設計,稱它「富有音樂的韻律,是中國古代建築設計中的傑作」。

  • 在蘇州閶門外,坐落這一處精緻的園林,即中國四大古典名園之一的留園。留園將以中國古代建築藝術與山水花木融為一體,園中奇石遍佈,配以亭台、古木,十分精巧秀麗,清代學者俞樾在《留園記》中稱留園「泉石之勝,華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誠足為吳中名園之冠。」
  • 自古以來中國建築都有一套非常嚴密的規制,等級非常分明,而且千變萬化。
  • 台基,又稱基座,是中國古建築中一個重要的結構,一般有普通、較高級、更高級、最高級台基四種,是用來承托建築物,可防潮、防腐。
  • 中國的建築是以立柱的方式而建,故房屋不會倒下。中國的建築以「間」(或稱開間)作為標準單位,開間越多,等級越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