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厭學記

沈金慧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星期一早上,女兒起床後,情緒很差。不肯乖乖用餐,幫她梳頭時,也故意左擺右扭,一副很不合作的態度。

「你怎麼啦?心情不好嗎?」

「媽!為什麼我都要上整天課?」

「妳不喜歡?」

「小莉莉每天比我晚上學,可是她媽媽都好快就接她回家。」

我耐心聆聽她的不滿。

「我最討厭上學了啦!難吃的點心要吃完,喜歡吃的餅乾卻只能吃兩片,又要睡午覺……有時候陳老師還會罵人……」她看我不出聲,又說:「而且我的肚子很痛耶!」她已經擺明了不去上學,雖然我舉出各種正面的誘因,還是不能說服她去學校。

這時,我改變做法。

「好!我們今天不去上學。」我一邊說,一邊脫掉她的圍兜、鞋襪。「不去上學的原因是妳生病了!妳肚子在痛。好!現在到床上去!生病的孩子需要充分的休息,並且要看醫生、吃藥。果汁、飲料一概不能喝,妳安心的休息吧!媽媽會好好照顧你。」

這一天,我帶她去看家庭醫師,除準時讓她吃藥外,電視、卡通、玩具和故事書,一概不准她去碰。

「媽!我好無聊!」她開始抗議。

「小寶貝,妳生病了!醫生叔叔也說妳必須安靜地躺在床上休息呀!不然細菌蟲長大可就麻煩囉!」

爸爸和哥哥回來都訝異地問:「媽咪!妹妹今天怎麼沒去上學?」

「她有點不舒服!」我故意輕描帶過。

孩子不肯上學,需先了解不上學的背後動機,例如同儕關係、師生的互動情形、學習環境、自尊、個人性格等等!以我的孩子為例,我可以肯定她的學校生活適應良好,今天不肯上學,只不過是患了「假期過後症後群」而已,我以溫柔的心照顧一個小病人,以堅定的態度來執行病人所該遵守的規定。(指病人應充分躺在床上休息)

第二天一早,鬧鐘剛響,向來賴床的妹妹居然第一個衝下床。很快的,圍兜、襪子,也都自己穿戴整齊。

送她到校門口,看著她雀躍在陽光下的背影是那般地生動、活潑,我確信,她的「厭學記」已經落幕。◇

摘自:《做個開心的父母》海鴿文化出版公司提供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一天早晨,我興高采烈的穿上新買的衣服,準備送女兒去上學。剛出門的時候,不料手裡拿的垃圾撒了一地,還把剛剛穿上的新衣服弄髒了。我正獨自懊惱,不料女兒卻說:“媽媽,不要緊的,你不是故意的,垃圾我幫你掃,衣服髒了洗一洗就乾淨了。”
  • 一天,我正在廚房做午飯,聽見客廳裡偉偉和弟弟嘻嘻哈哈的玩得很開心,我就沒去管他們。過了一會兒,我準備叫他們來吃飯。到客廳一看,我大吃一驚。那個嶄新的PLAYARD被剪了一個大洞,兩個孩子從洞裡爬進爬出,玩得不亦樂乎。我大怒吼道:『這是誰幹的?』我這一吼,兩個孩子都嚇得不出聲了。
  • 北歐教育標榜不分類、不排行;而東方則「揚優批劣」。從小教導小孩如何「打敗他人」,他將來就一定傑出嗎?
  • 這幾天我發覺我的小女兒好像悶悶不樂的,我想可能跟我最近都跟我大女兒伴讀有關係,我想我應該要找個時間跟小女兒談談。
  • 站在教育的崗位上,往往會發現有的學生待人真誠善良、懂事貼心、能吃苦、挫折容忍度高,有年輕人該有的朝氣與陽光。有的學生頹廢懶散、憤世忌俗,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他。那麼造成這樣不同性格的孩子又是誰的責任呢?其實,家庭教育是最根本的一環。我問自己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兒子上國中了,正是叛逆期的開始,我心裏已經有了準備;他開始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他開始有許多電話和朋友......其實父母的愛是全方位的,可以適當的分一些到行動中,一個關注的眼神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看得見的愛,一個輕輕的擁抱和愛撫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接觸的愛,當愛無處不在的時候,孩子會更加珍惜、更加努力的。
  • 我忍不住回頭看那正在拉捲簾門的老闆娘,心中暗想:能對一個四歲小娃娃講信用的人,實在不多了。她犧牲了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為我上了一課。我的美兒,每天喝著這種善良人做的豆漿,健康的恐怕不僅僅是她的身體了!
  • 大兒子小時候,如果有人問他:「你在哪裡寫功課啊?」他總是回答:「在安心班。」孩子小一第一次放暑假不知該如何安排,加上我也得為學生上暑期輔導課,於是隨同一班的家長送到附近的美語安親班。哇!一週五天課,上六週,需要付一萬六千元,真是貴啊……安親班標榜著每天安排不同的專業人員上課,例如:羽球國手、書法家、音樂班老師等,結果大都是第一次專業人員到場,隔週後再也沒有了,安親班主任總是說:「不好意思,今天教練請假。」就這樣混過了六週,不知道大兒子學到什麼?但我似乎並沒有感到很「安心」。
  • 身為家長,不是在一旁像隻無頭蒼蠅一樣,嗡嗡鳴叫地干擾孩子,也不是每天殷勤地詢問孩子到底做出了什麼成績、評斷孩子的興趣有沒有未來;身為家長,你應該做的,是耐心等待、從旁協助,然後,樂觀其成。
  • 前陣子因為失業率攀升,專家紛紛展開做這方面的研討,發現參與家務分工的人,比較不會失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