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離開教室,在校園裡晃呀晃尋找答案,驗證課本裡的問題,有一回上課鐘聲一響,「小朋友!快快到走廊排隊」我拿著鈴鼓拍出聲響,學生一聽到鈴鼓聲就知道老師又有新花招了,他們最喜歡做沒做過的事。
「老師!陳映竹插隊。」
「沒關係!我們請他按照號碼排隊,別生氣!」
「可是我已經跟他說過了,他都不聽。」
「陳映竹小朋友你是幾號?」
「我是十四號。」
「請你排在十三號同學的後面。」
那一年開始,我學著和孩子對話,因為「開放教育」要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以前我可不這麼說,我一定會如此說:「陳映竹!來,過來,你怎麼能插隊?給我到後面排好。」此時他馬上會一臉錯愕而不知所措,只有聽到「來,過來」,以下老師再說的話他全部聽不到,接著他一定可能再被罵一頓,結果呢!又浪費了好幾分鐘才能整理好隊伍。
在低年級小小孩的眼裡校園實在好大,也充滿了誘惑,架滿各式各樣的遊樂器材的遊戲場就是他們最愛去的地方,我們下樓做觀察,看到幼稚園的孩子高興的玩著,學生們都投以羨慕的眼神,不過這次在校園進行數學科「量一量」的活動,孩子們個個都歡喜,活動進行完畢我們隨即整隊返回教室。
怪啦!怎麼有一個位子是空的,每個孩子都搖搖頭表示不知道,這下慘了,什麼都可以丟就是小孩不能丟,趕緊派兩位聰明能幹的孩子下樓去尋人,一會兒,三個人都回來了,這兩個特派使者馬上報告實情,果真如我所料,排最後的十九號小朋友就趁著我在前頭帶隊,經過遊戲場時混入一群幼稚園的孩子堆裡,高興的大玩溜滑梯。我讓他坐在木製講臺上,告訴他我們找不到他很擔心,下回可不能再自動丟掉。
「做錯事的孩子要坐在木製的講台前等我來關心」,這是後來學生和我之間的默契,寫錯作業的學生也要坐在講臺上等老師重新教一次,有時坐了一大排小孩,他們還會拿出簿子彼此對照,研究為什麼老師會讓他坐在這裡,結果不必等我再教一次,他們就已經找出答案。
媽有位家長告訴我,有一回她拿棍子處罰做錯事的孩子,孩子哭著說:「媽媽您這樣教小孩對嗎?我們老師都是請我們坐在講臺上,先說原因才決定怎麼處罰的。」媽被孩子這麼一說氣得火冒三丈,為了找台階下就說:「我們家又沒有講台。」事後我從和家長的談話中知道一件事,做錯事的孩子有時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犯錯了,而我們用大人的眼光及標準評斷孩子的行為,常常無法控制情緒,習慣用棍子解決事情的人就不容易傾聽孩子的心聲,「坐下」和「站著」談起事情的感受也不一樣,兩個站立的人肢體語言能比坐著時溫柔嗎?
摘自:《愛的料理師》教育之友出版社提供@
(作者簡介:周理慧,2008年榮獲全國SUPER教師國小組首獎。執教二十多年來深愛級任教師工作,熱愛這份教學的事並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教學風格,因班湯被封為「愛的料理師」,第一次嘗試將教學經驗化為文字與大家分享教學魔力湯。)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