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百老匯在去年上演一部諷刺劇《生死之謎》(Is He Dead?),劇本是馬克吐溫在100多年前的1898年所寫的,劇中虛擬的主人翁就是米勒。
故事大約是:1892年在義大利一處度假勝地,有位老人對人說起:「從前、從前有4個年輕窮畫家……」的故事。因為實在窮到不行,他們想出詐死的計謀,米勒抽中了「死簽」,於是其餘3名畫家先幫他炒作畫價和散布米勒不久於人世的消息。他們果真因此發了財,米勒男扮女裝演他自己喪禮上的親戚,此後人間蒸發享用財富。
老人說完,告訴聽故事的人:「你昨天看到那位體面的老富商,就是米勒」「天啊!」「總算這次沒把一個天才餓死,然後把他應得的報酬裝進別人的口袋。」……
劇末的對話、對照現實格外諷刺(果然是諷刺劇)且令人不勝唏噓,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米勒不但從未想過這招,個性耿直的他,還一直跟貧窮奮鬥到晚年。
好學不倦的農夫米勒
1814 年出生於法國諾曼地瑟堡鄉下的米勒,在20歲到瑟堡學畫前,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子弟,這段成長經歷對日後米勒的畫作有根本的影響,像是畫《晚禱》時的米勒,腦袋中所想的就是小時候跟家人在田裡耕作時,祖母每次聽到晚禱的鐘聲,都一定會叫家人停下工作,脫下帽子,虔誠地誦念晚禱經文的畫面(影響米勒最深的祖母是虔誠的天主教清教徒,曾囑咐米勒要「為永恆的生命繪畫」)。
好學不倦的米勒從小就跟神父學習拉丁文、希臘文,甚至對荷馬、但丁、莎士比亞等文學經典耳熟能詳,尤其熱愛雨果的作品,這別說是19世紀法國鄉下的一介小農,即使21世紀的國內外大學的高材生都未必能有如此的文學素養,所以米勒可說是當代(19世紀中、後期)最有「文化氣息?」的畫家之一。
米勒23歲時(1837年)獲得一筆獎學金到巴黎,進入學院派大師德拉羅什(註2)的畫室習藝2年。在巴黎期間,米勒也常常去羅浮宮,從米開朗基羅、普桑、林布蘭特的畫中臨摹學習到不少表現技巧。並在1849舉家遷居巴比松。
畫中清楚的敬天禮地意涵
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他從1840年26歲時到1875年61歲逝世的35年間,所作的油畫只有80幅,而且多數是小尺寸作品。這並非他對創作缺少熱情和精力,而是他重於思考。每作一畫經常重複思考,這可從他留下的許多素描草稿看出。
米勒的作品大都把焦點放在揮汗如雨、辛勤工作的農民身上,包括畫中的農婦,總是縫衣服、打毛線、編織、紡紗,這些工作場景的描述在在都點出西方聖經上的古訓:「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而經過構圖的詮釋,呈現出史詩般莊嚴的意境,將這些卑微的人物依循著古典情懷塑造成英雄人物。
《拾穗》、《晚禱》(由《馬鈴薯歉收》改名為《晚禱》)中的西方宗教傳統與所表達「人必須由土地供養,而土地供養的豐瘠則與天意相依」的意涵清楚呈現,雖然作品中很多是在夕陽下的昏暗場景或是逆光黝黑的畫面,但可以在畫作中藉著光暈等象徵,清楚看到許多這些敬天禮地的神聖、肅穆的意涵。
為了養育9名子女,米勒肩負沉重的家計,終生與窮困搏鬥。甚至在摯愛母親病危時想見米勒最後一面,都因籌措不到車資回鄉而抱憾。對這一切他都默默承受,從不怨天尤人,。甚至堅持靠自己雙手謀生(種田與畫作),不願接受親友的資助與奧援。就像胡梭(米勒的摯友,另有專文介紹)曾說:「米勒終其一生,為依賴他生活的人勞苦,像一棵接植太多果苗的母株,自己先行枯萎。」
米勒的作品於1850年中期漸受重視,1860年才漸脫貧困的米勒,終於在1870年代得到應有的聲望,然而尚不及接受政府萬神殿壁畫的榮譽請託,已因心力交瘁而於1875年1月結束了苦短的一生。生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太可惜了!我希望能繼續工作!」
註1 :「我是一個農夫,就只是一個農夫」米勒始終深信聖經上的古訓:「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所以為了理想與生活寧可選擇務農,而不是畫些媚世阿俗、可以馬上變現的裸體畫。德拉克洛瓦在與米勒首度見面後形容說:「他本人就是個農夫,而且還引以為傲」(在當時而言,這並不是恭維的語氣)。我們敬重米勒對他自己人生的詮釋,所以稱之「法國農夫」(這是恭維的語氣)。
註2 :德拉羅什 (Hippolyte-Paul Delaroche 1797年 – 1859年)。德拉羅什的繪畫風格介於古典主義畫派和浪漫主義畫派之間,受大衛、安格爾和德拉克羅瓦的共同影響。創作了大量的歷史題材作品,作品富於戲劇性,表現歷史上重要的瞬間。@*
<--ads-->(//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