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相聲」一詞的由來,必須從“像生”—“象聲”—“相聲”的發展線索來看,在相聲的具體成長階段,就是從“象聲”往“相聲”過度而最後定名為「相聲」的過程。以下做一大略回顧︰
一、 「象聲」
“象聲”又稱為“隔壁相聲”,早在明代已經盛行,例如李聲振《百戲竹枝詞》記載︰「圍設青綾好隱身,象聲一一妙於真。誰知眾口空嘈雜,絕技從無第二人。」註:以青綾圍,隱身其中,以口作多人嘈雜,或象百物聲,無不逼真,亦一絕也。
嘉慶初年佚名《燕台口號一百首》裡提到「象聲」:「漫說南人辨北音,瞽兒詞調未分明。張來布幔藏身處,板凳安排聽象聲。」《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薛寶釵斥責薛蟠,也出現了「象生兒」一詞:「你不用做這些象生兒了!」這裡「象生兒」泛指摹擬別人的言行。
乾隆年間,蔣士銓《京師樂府詞》中亦有《聽象聲》:
「帷五尺廣七尺長,其高六尺角四方。
植竿為柱布為牆,周遭著地無隙窗。
一人外立一中藏,藏者屏息立者神揚揚。
呼客圍坐錢入囊,各各側耳頭低昂。
帷中隱隱發虛籟,正如萍末風起方悠揚。
須臾音響遞變更,人物鳥獸之聲一一來相將。
兒女喁喁暱衾枕,主客刺刺喧壺觴。
鄉鄰詬詈雜雞狗,市肆嘲謔兼馳驤。
方言競作各問答,眾口嘈聒無礙妨。
語入妙時卻停止,事當急處偏迴翔。
眾心未厭錢亂撒,殘局請終勢更張。
雷轟炮擊陸諢火 ,萬人驚喊舉國皆奔狂。
此時聽者股慄欲伏地,不知帷中一人搖唇鼓掌吐吞擊拍閑耶忙?
可憐繞帷之客用耳不用目,途說道聽亡何鄉?
顛風忽縮土束口,寂然六幕垂蒼蒼。
反舌無聲笑耳食,巧言惑聽真如簧。」
這裏描寫的是兩個人表演的「隔壁象聲」,“一人外立一中藏”。外立者不會口技,只是幫助斂錢,有時也順口搭言,類似對口相聲的“捧哏”,這可能是從“隔壁象聲”(暗春)到“對口相聲”(明春)的過渡階段。
二、 「象聲」到「相聲」
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的“象聲”演變成單口笑話,就必稱之為「相聲」。八十多年前,北京的相聲藝人在天橋“撂地”﹙露天表演﹚作藝,常說:「學,就是學點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河裡鳧的,草棵裡蹦的,學點各地方言,橫豎嗓音以及各種小買賣的吆喝。」這裡還有明顯的口技的痕跡。
二十年代,張昆山在天橋“撂地”﹙露天表演﹚作藝,先用白沙子在地上撒出啄木鳥、母雞下蛋等,演來頗受歡迎。朱鳳山除一般摹擬以外,還編演帶有情節、人物的《五子鬧學》、《闔家允樂》等,可以說已經從口技演變為相聲了。 ﹙張昆山、朱鳳山二人,另有後文介紹。﹚
已謝世的原北京市曲藝團相聲演員湯金澄三十年代末曾在西單商場“撂地”作藝,與張傑堯、高德明、戴少甫、緒德貴齊名,被譽為“笑林五傑”。湯金澄的表演既有摹擬各種聲音的口技,又有幽默詼諧的插科打諢,生動地體現了從“象聲”往“相聲” 形式邁進的過渡形態。
﹙待續﹚(//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