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樊冬寧2008年3月14日台北報導)台灣總統大選剩下最後8天,正值北京制定“反分裂國家法”3週年。台灣陸委會主委及兩黨總統候選人都針對兩岸關係發表談話。台灣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接受了中文部記者專訪。
北京當局制定“反分裂國家法”3週年,台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星期五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所謂的“一法兩公報”是捆綁台灣人民命運的鎖煉:“北京通過反分裂法後就邀請台灣在野黨主席訪問,推出連胡、宋胡兩個公報,搞起了『一法兩公報』的對台新框架。”
陳明通所說的“一法”是“反分裂國家法”,“兩公報”指的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以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2005年與中國大陸簽署的連胡、宋胡兩份公報。
*陳明通:“一中原則”背書*
陳明通說,兩公報根本就是替北京的“一中原則”背書,兩份公報設定的兩岸談判議題根本就是承接“反分裂國家法”所設定的談判議題,成為台灣的緊箍咒。
另一方面,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星期五舉辦反對“反分裂法”3週年的“愛台保台,大家一起來”造勢大會。馬英九重申他的新三不,即“不統、不獨、不武”,主張台灣前途由台灣2千3百萬人決定,並與副手蕭萬長、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共同簽署承諾書。
馬英九認為,北京方面是因為沒有認清民進黨刻意製造兩岸對立的心態,無法掌握台灣人民希望維持現狀的主流民意,才會做出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誤判。馬英九表示,國民黨對兩岸問題的立場堅定而務實,認為兩岸之間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對話。
*馬英九:化分歧為互信*
馬英九說:“兩岸應該在對話中理解對方、認識對方,經由對話,來化差異、分歧為互信的基礎。”
馬英九說,3年前,國民黨認定“反分裂國家法”既無必要也不明智,3年後的今天,他還是要再次強調,北京當局應以提出“反分裂國家法”為戒,不要再做出傷害兩岸互信的行為。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表示,馬英九在3年前曾經說台灣問題要由兩岸人民共同決定,現在馬英九強調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決定,他歡迎馬英九向他和民進黨過去的自決主張靠攏。
*謝長廷:新的里程碑*
謝長廷在針對“反分裂國家法”3週年舉行的“面對中國”記者會上強調,選後兩岸關係應該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謝長廷說:“選後走上一個新的里程碑。過去都是用從對抗的方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現在我們用協商。”
曾經擔任台灣行政院副院長和陸委會主委、曾在許多關鍵時刻在第一線上處理兩岸事務的蔡英文,在“反分裂國家法”3週年當天接受中文部專訪。她認為未來在兩岸問題上,最重要的是台灣內部必須先凝聚共識。
蔡英文說:“我們不能夠說,只有一半的國家資源在處理兩岸問題,內部的團結跟內部共識的建立是最重要的,沒有這兩個因素,我們是沒有辦法有效處理兩岸關係的。”
針對中共全國政協、人大兩會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發表對台講話時提出只要承認一個中國,願意與曾經主張台獨的人士接觸的說法,蔡英文認為,兩岸對話不應有政治考量。
*蔡英文:有問題就必須協商*
蔡英文說:“我覺得不論是不是前台獨份子,或是任何的政治立場,有問題就必須要解決必須來協商,大家坐下來相互溝通。大家應該要有一個體認,就是兩岸都有責任要溝通、要對話。溝通不是選擇性的或是政治性的考量,在處理外部關係時每一方都有這個義務。”
熟悉兩岸事務的專家、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系主任羅致政表示,“反分裂國家法”通過這3年來,北京的對台思考已經出現變化,雖然在態度上變得更強硬,但操作上卻變得更為細膩。
羅致政說:“我最近跟一些中國大陸學者在互動的時候,我請他們評估馬跟謝兩人當選,兩岸關係會有甚麼發展的可能性,他們的說法蠻有趣的。他們是說,馬當選的話,兩岸關係不一定會更好;謝當選的話,兩岸關係不一定更壞。換句話說,北京保留了不論誰當選,兩岸關係發展的可能性。”
羅致政說,台灣未來的新領導人應該要具備四大特質,才能夠更好的來處理兩岸問題,那就是自信心要強、抗壓性要夠、主體性要堅定,從台灣的角度去思考兩岸的問題以及最重要的要具有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