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玉鐲》為京劇舞台創造了一個美麗少女的形像,這個少女孫玉姣再平凡不過,她母親靠賣雞維生,她就幫著照顧雞,同時還會做女紅。在戲中她做事的認真神態,很能吸引觀眾。這如同日本卡通電影「神隱少女」,導演宮崎駿創造少女千尋,描寫其工作認真的形像,在日本獲得比「鐵達尼號」還賣座的票房,平凡的人因認真而變美,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
孫玉姣趕著一窩小雞出來,其實舞台上空無一物,她數著雞隻的數目、灑飼料餵雞、飼料的粉末瞇了眼….。每個動作都顯出她的聰明與用心,這些細膩的表演很像默劇,靈活的肢體動作,讓人看的心曠神怡。過去名伶于連泉(小翠花)演這齣戲很講究,一個小細節也不輕易放過。他實際觀察婦女怎麼餵雛雞,區別餵雛雞與餵成雞手勢有所不同、眼神和感覺也不一樣。細心琢磨之後,在舞台上才能把少女憐愛小雞的神態,表演的很傳神。
餵完雞,接著在門口做針黹。趕雞、餵雞時用「柳青娘」的曲牌配樂,做針黹時的曲牌變成「海青歌」,胡琴音樂悠揚明快,少女選擇著什麼顏色的線好搭配,選好,從頭上找針,不小心紮到手指頭,引得觀眾好像自己也被刺到一樣。穿好針,搓線三次增加線的力道,抖抖線,然後把線拉直,用牙齒咬線,試試線的韌度,配著樂器撥奏登的聲音,…。
她心無旁鶩的刺著繡,年青書生傅朋從旁經過被她吸引住,很想認識她,就藉口買雞。孫玉姣以母親不在家,請他到別家買。兩個人都守禮,孫玉姣連忙進屋去。難道就這樣結束了嗎?書生傅朋想個辦法,把玉鐲子放地上,當做禮物送給她。
在門內的孫玉姣並不知道有隻玉鐲在地上。她看到傅朋很歡喜,但也很害羞,心裏七上八下,她很想再看看傅朋,可是又怕被人看穿她的心思,這時表演出一段為情癡迷的默劇—這是利用門的開關來表現的。先是小姑娘不好意思,趕緊進門、關門。接著想看書生走去哪裏了?便一點一點扒開門以防被人發現,先看左邊,關門,表示那邊沒有人在;再一點一點扒開門,看右邊,關門,並向觀眾示意表示門口沒人。再把門打開,出去,但已不見人影,心裏有些失望。突然腳下踩到什麼了,竟是一隻玉鐲。
處理這隻玉鐲又演了一大段默劇:要與不要之間,表達很複雜的心情,觀眾也是跟著忽喜忽憂的。戲裏演的好像只是小姑娘一個人的心事,其實全過程都被劉媒婆看在眼裏,劉媒婆想做現成的媒人好賺媒婆錢,敲門進來了。小姑娘裝沒事,盡力掩飾,卻是欲蓋彌彰;劉媒婆每每拆穿她,表現在現實中老於世故的人如何攻破純真少女的心防。
人無法脫離社會,青春與世故交會著,這也是社會百態的現狀。有人會覺的結尾結的不夠浪漫,劉媒婆扭捏做態重複剛才少女的演劇,好像多此一舉。也許這是一種故意的對照,襯托出少女難以言喻的美。傳統演法孫玉姣要「踩蹻」–就是用腳趾尖踩著小木鞋走路,難度很高,更能顯出少女青春苗條的體態,這與芭蕾舞墊起腳尖顯示輕盈的意思是一樣的。@*
<--ads-->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