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相聲史《歷史名家評點》(三 )

張壽臣﹙1899—1970﹚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娃娃徒」學藝︰
張壽臣﹙1899—1970年﹚,是清末以來相聲的第四代演員,博采眾長、集於一身,成為承先啟後的一代相聲宗師。

在北京,學說相聲,分為自幼啟蒙的「娃娃徒」,和帶藝投師的「成人徒」。張壽臣屬於前一種,他生於藝人家庭,父親張誠甫是「評書」藝人,也會說相聲。七歲輟學,開始學藝,當時窮苦藝人有個口頭禪︰「家有良田千頃,不如薄技在身。」如果讀上十幾年書,飯錢、書錢、學費,家裡是墊不起的。倒不如從小學藝,邊學邊演,略解家裡的燃眉之急。

「娃娃徒」學藝,猶如茉莉花薰茶葉。第一步,先跟父親到街頭、廟會,父親「撂地」作藝,他用心觀摩、耳濡目染,記住不少相聲段子。第二步,父親帶他試演,週而復始、天天如此,不停的聽、背、演,就是學藝的全過程。

*吃苦中苦︰
小時候聽、背的目的是打好根基;演的目的是增加實踐經驗。當然,他跟父親一起表演的是《家堂令》、《找五子》、《四字聯音》這一類適合小孩子說的相聲,約有二十幾段。

辛亥革命那年,他的父親去世,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的境地。這年秋天,正式拜焦德海為師,繼續學藝。他住在老師家裡,實際上像傭人。生火、做飯、刷鍋、洗碗、倒髒土、買東西,什麼活都幹。住在門道裡,吃的是剩菜、剩飯。老師發起脾氣來,隨便打罵,高興時教幾句詞,馬上就得背下來。

*表演風格︰
1919年,他已經進入戲園演出,在當時「五四運動」的影響下,為了揭露政客的伎倆,他及時編演相聲《揣骨相》,用解釋子意的手法,痛斥袁世凱那批親日派的官吏「賣國賊」,說曹汝霖、章宗祥…等是「損骨頭、沒骨頭、大賊骨頭;殘害同胞,…」實開相聲針貶時弊之先河。

二十年代初期,張壽臣常說︰「我有三位老師,除焦德海以外,那兩位是莊蔭堂和『娛園老人』。」莊蔭堂是《愛國報》的編輯,開過供藝人作藝的「四海昇平」茶社。他熱愛曲藝,能寫擅唱,自稱「東亞戲迷」。張壽臣表演的傳統相聲約有三分之一是莊蔭堂整理過的,因此,尊莊為老師。

「娛園老人」本名戴愚庵,久居天津、精通曲藝,常在《遊藝畫刊》上發表評論。張壽臣的代表作之一,單口相聲《化蠟釺兒》就是通過李然墀從「娛園老人」那裡學來的。

*創作改編︰
他創作、改編相聲段子,對於民間習俗多有批判,所以他說的單口相聲常常是“古事今說”,“以古喻今”的。例如《小神仙》,他表達的主題在於戳穿相面人如何招徠過往行人,怎樣來察言觀色,並不承認「看面相」這一門傳統文化的價值。說到以天津民俗「洗娃娃」作主題的單口相聲《娃娃哥哥》時,他也將這段具有地方色彩的相聲,用來抨擊風俗習慣的落後與愚昧。

他的這種批判風格在大陸1949年後的政治環境中大受歡迎,就像在他演出《天王廟》時,說到過去的私塾,就會穿插新舊教育制度的對比。表演《麥子地》時,說到縣官斷案,就會順便批判過去舊社會的黑暗。所有這些隨時加入的即興成分,使得他在意識形態上「榮譽」不斷,一直做到1964年十月光榮退休為止。

不過他的藝事功力、相聲火侯,都是無法挑剔的,他表演單口相聲,強調要“把笑話當成故事說”,像他常說的︰「假事得說真了,才能叫人聽著相信。」所以張壽臣的相聲演出,總是充分發揮他擅講故事的火侯,無論是人物、情節都能表現的十分逼真,人物性格刻劃的十分鮮明,令聽眾聞之有如見到其人。

﹙待續﹚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有關滑稽的演出誕生於清末,由浙江杭州杜寶林在表演「賣梨膏糖」時,說唱朝報新聞添加笑料而成。隨後,江笑笑﹙人名﹚吸取北方相聲、「雙簧」的表演方式,豐富了這種單人滑稽說唱,並由地場轉到戲園子,稱之為“小熱昏”、“獨角戲”。1920年流傳到上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由一人或二人表演的滑稽獨角戲,鼎盛時期擁有一百多個班社。
  • 侯寶林表演「柳活」,緊緊抓住某些著名演員聲腔造型和表演特色,學得逼真、神似,常常是學兩、三句就能要下“好!”來。

    侯寶林最拿手的「柳活」很多,有《關公戰秦瓊》、《戲劇與方言》、《改行》、《三棒鼓》等。其中1962年,《關公戰秦瓊》正式演出,受到廣大聽眾熱情讚揚,可以說是侯寶林表演「柳活」的巔峰,並曾灌製唱片發行國內外。到了1990年10月,侯寶林就以《關公戰秦瓊》獲得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

  • 侯寶林談及表演心得時曾說︰「藝術離不開美學,相聲藝術也不例外。」我們前輩有四句口訣︰「快而不亂,慢而不斷,生而不緊,熟而不油。」
  • 相聲溯源,其重要性毋庸贅言,然而,不論就整體藝術還是具體的相聲段子,追溯源流都是十分困難的。這裡選擇了包括「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活」在內的十幾段傳統相聲,略予追溯它們的變遷與來歷,旁及當時的社會態勢,作為一種小民歷史的佐證。當然,對於數以百計的傳統相聲數量來說,區區十幾段的比例所佔甚小,只能窺全豹於一斑。
  • 先說這個相聲源流的背景,從隋唐到清末,封建制度分科考選文武官吏,整整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方才廢除。因此明、清兩代,文科考選士每三年一次,考試題目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的文體,每篇文章都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構成。從起股到束股,又分為互相排比的兩段,一共八股。
  • *對口相聲《賣掛票》︰
    1931年《戲劇月刊》第五期刊登鄭劍西的見聞錄,介紹了這麼件事︰
    「譚鑫培晚年,除了堂會,戲館子是不大露的。忽有一次廣德樓日戲,貼他的《碰碑》,午後一點已經把戲園子四周上下,擠個水洩不通。好些人來不及吃飯,買了乾點心充飢,還不敢喝水,怕解溲,就不能再佔老地盤啦!饒是這樣,一張條凳還是擠好些人,只要有好戲聽,也就不覺其苦。」
  • *對口相聲《找堂會》︰
    傳統相聲中以豆腐為表現對象的共有三段,即《磨豆腐》、《豬吃豆腐》、《找堂會》。九十年前,豆腐是最便宜的素菜之一,上不了宴會席面。當時,曲藝藝人組成班社,除了街頭或茶園作藝外,還常常到官宦人家走堂會。
  • *對口相聲《空城計》︰
    《空城計》的來源,是清代著名藝人余三勝的軼聞。王夢生《梨園佳話》載云︰
    「一日,三勝扮演皇帝,引率四內侍豋場,左右應各二人對立,適此時左三右一,三勝以目暗示,冀其改也。詎意始終不悟,無可如何。於是三勝唱完之後,續唱︰『這壁一個那壁三,還須孤王把他搬。』兩句而收場。觀客、後台相率大笑。」
  • 在相聲藝術成長的過程中,湧現了許多技藝卓絕、承先啟後的相聲名家。如果說,傳統相聲作品是資料方面的遺產,那麼,相聲名家的藝術經驗則是精神方面的財富。這裡即將為您介紹的相聲名家有李德錫、焦德海、張杰堯、張壽臣、馬三立、常寶堃、侯寶林、劉寶瑞等人。
  • 焦德海﹙1878—1935﹚,北京人。幼年曾學唱「竹板書」,十五歲時改學相聲,拜徐有祿為師。起初,在天橋「撂地」,後到「青雲閣茶社」等處獻藝。他以「說」、「學」見長,台風穩健,表情細膩,口齒清晰,趣味雋永,屬於冷面滑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