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節是中華民國的生日,在這光輝燦爛的十月,薄海騰歡海內外同胞同聲慶祝。全國各界都歡欣的慶祝國慶日,總統府廣場前會舉辦升旗典禮,並且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會有遊行及表演隊伍。在中正紀念堂會有一連串的民俗技藝表演。
許多海外華僑紛紛返國,在總統府前的慶祝大典,集聚了各部會首長、歸國華僑、各國使節及成千上萬的民眾参與;閱兵典禮國軍英勇挺拔的體魄,充分展現國家安定與繁榮,而總統演講則為慶祝活動帶來高潮。
國慶日上午的重頭戲「民間遊藝」活動,增添國慶的歡樂氣氛,晚間五彩繽紛的煙火為國慶夜空點綴色彩,節目精心設計的國慶音樂晚會,讓這個歡欣鼓舞的日子畫下完美的句點。
國慶日下午總統府前的廣場,鑼鼓喧天,這可不是迎神廟會,而是一年一度盛大 的國慶民間遊藝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學校單位或機關團體,精心設計各種表演活動,如:充滿現代動感的啦啦隊舞蹈、雄糾糾氣昂昂的儀隊表演、古色古香的傳統舞蹈、中國傳統的民俗雜耍等等,都是很精采的內容,十月光輝的街頭,旗海飄揚耀眼奪目,而燈火通明的牌樓,更讓十月的夜空分外璀璨光明,適逢中華民國雙十國慶,祝我們的國家、國運昌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話說中華民國誕生日的由來,從滿清入侵統治中國以後,建立了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時,國勢達到了頂點,但是盛事之後,便逐漸走下坡;而這個下坡的起點,是在乾隆末年。
乾隆末年也就是清朝末年的政府腐敗不堪,官吏貪污賄賂橫徵暴歛,肆意搜刮民財人民的生活已到窮途末路了,加上帝國主義不斷向中國做經濟、文化侵略,中華民族受到這種侵略辱,不僅人民無以聊生,連國家也面臨覆滅的命運。
國父孫中山先生看到這種情形,知道民族已經面臨存亡的關頭,如果不推翻滿清政府,便無法拯救中國,於是便集合許多同志進行革命工作,國父決心革命的時候,年紀才二十歲。當時他是以學堂做為鼓吹革命的根據點,並且利用行醫看病的機會,向外一步一步擴展,吸收同志。
到了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時,國父組織興中會,革命組織才成立。從那時候起,轟轟烈烈的革命行動才一次一次的展開來。
國父發動的革命前後有十一次。其中以第十次的「黃花崗之役」最為壯烈,犧牲也最慘重;而促使清朝皇帝退位,建立中華民國的一役則是國父領導的第十一次「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國父所領導的十一次革命如下:
第一次革命:西元一八九五年的廣州之役,陸皓東被捕殉難。
第二次革命:西元一九OO年的廣東惠州之役,史堅如被捕犧牲。
第三次革命:西元一九O七年四月十一日的廣東潮州黃岡之役。
第四次革命:同年的四月二十二日的惠州七女湖之役。
第五次革命:同年的七月二十七日的欽州防城之役。
第六次革命:同年的十月二十六日的廣西鎮南關之役。
第七次革命:西元一九O八年欽廉之役。
第八次革命:同年的三月的河口之役。
第九次革命:西元一九一O年一月的廣州新軍之役。
第十次革命:西元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的黃花崗之役,七十二烈士壯烈犧牲。
第十一次革命:西元一九一一年(宣統三年)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推翻滿清政府。
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駐軍武昌的新軍工程第八營熊秉坤首先發難。接著各營也相繼響應,革命軍氣勢如虹,銳不可檔。武漢三鎮首先光復,各省也紛紛光復。清廷眼見大勢已去,只好宣佈退位。三千多年的君主政體,至此終於結束。
武昌起義所以能引起骨牌效應,迅速的得到各省的響應,實在是先前多次革命所造成的影響,是由革命先烈的鮮血,一點一滴匯聚而成的,武昌起義是在黃曆八月十九日,以陽曆推算起來,正是十月十日。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特殊而且值得紀念的日子。因此政府特別訂定這一天為「國慶日」,也稱為「雙十節」。@*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