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7日訊】神韻藝術團的舞蹈《迎春花開》展現了春天百花齊放、萬象更新、欣欣向榮的美景。在青山綠水環抱中,競相開放的野花散發著沁人的芳香,彩蝶飛舞,自由的穿梭於花叢之中。一群充滿活力的青春少女轉動著八角巾,顯得春意盎然,生機勃勃,並與天幕佈景渾然一體,呈現出「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美感,儼然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
演員們轉動著手上橘色手絹,伴隨著輕快的音樂,跳動著上輕盈的舞步,呈現出春天到來,百花齊放的景象,他們轉動手絹柔中帶剛,舒展大方,熱情奔放,活潑自如。而且,他們轉動手絹,有平轉,也有立轉,將手絹的動感發揮的淋漓盡致,展現了春回大地、百花盛開,萬物復甦的景象。戲劇評論碩士郭靜子讚歎說:舞蹈《迎春花開》中,每位舞蹈少女像跳躍的音符,活潑爛漫。
加拿大亞省的芭蕾舞演員詹妮弗.佛克斯最欣賞舞蹈《迎春花開》,她說:「節目喜氣洋洋,飄逸舒展,不僅表演整齊劃一,服裝也美麗多彩。背景天幕配合舞蹈主題,展現大地回春,萬物復甦,很是生機勃勃,非常好。」
手帕,在秧歌、東北二人轉及京劇中是常用的道具,又名手帕功。轉動八角巾的技巧,是一項很高難度的特技動作,他們轉手絹,一隻手有平轉,一隻手立轉,其難度甚於一隻手畫圓形,一隻手畫方形。平轉還能兩個人互相交換,還有從背後挑出來接的,也有往右拋,接左邊那個人的,實為不易,不愧國際水準。而且她們完全不需要用眼神去注意八角巾,而是一邊耍著八角巾,一邊不停的跳著輕盈的舞步,該走到哪個角度、哪個點上,一點兒也不用費神,其熟練程度已達到自在如意的境界。
《迎春花開》以東北秧歌為基調,橘色手絹,配以亮麗的淡綠色的服裝,象徵著生命和希望。通過手絹的動感,襯托出春天百花齊放的美,趁更襯托出春天欣欣向榮、百花爭艷的美景。秧歌形勢活潑、熱情奔放、氣氛熱烈、喜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下面我們就談一談秧歌。
秧歌的起源
秧歌歷史悠久,是中國最普遍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民間廣場中獨具一格的集體歌舞藝術,舞姿豐富多彩,在全國各地地非常普遍,是一種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秧歌舞除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一般由舞隊十多人至百人組成,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邊舞邊走,隨著鼓聲節奏,善於變換各種隊形,再加上舞姿豐富多彩,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
秧歌起源於日常的勞動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歌的一種形式)、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為示區別,人們常把某地區或形式特徵冠於前面。如「鼓子秧歌」(山東)、「陝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遼寧)、「滿族秧歌」、「高蹺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燈」、「採茶」以及廣東與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稱雖異,但都屬於「秧歌」這一類型,是從「秧歌」中派生出來的形式。
秧歌的特點
秧歌舞表演起來,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紅火熱鬧,規模宏大,氣氛熱烈,熱火朝天。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組織秧歌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歡慶節日。此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
東北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蹺、扇子舞、燈舞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秧歌旋律流暢,節奏歡快簡潔,其紅紅火火的場面、豐富的舞蹈語匯、情趣盎然的姿態和靈動活潑的表演風格,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東北秧歌有悠久的歷史,它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有關,發展到今天成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歌舞。東北秧歌形式活潑、風趣,風格獨特,廣袤的黑土地賦予它純樸而豪放的靈性和風情,融潑辣、幽默、文靜、穩重於一體,將東北人民熱情質樸、剛柔並濟的性格特徵揮灑的淋漓盡致。同時,花樣繁多的「手中花」,節奏明快富有彈性的鼓點,哏、俏、幽、穩、美的韻律,都是東北秧歌的特色。
每逢重大節日,人們就會自發地組織秧歌表演和比賽。秧歌隊的服裝色彩豐富艷麗,多以戲劇服裝為主。從裝束上即可判斷人物角色,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還有包拯、陳世美、秦香蓮等,紛紛伴著鑼、鼓、察、嗩吶奏出的熱烈而歡快、諧趣輕鬆的曲調載歌載舞。
高蹺
高蹺,是秧歌的一種舞蹈形式,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台,因此深受群眾喜愛。關於高蹺的起源,有學者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註釋,可知踩蹺似乎與「長股國」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一註釋中,我們不難想像出腳上綁紮著長木蹺,手持長木製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像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二三層無蹺)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一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除了高蹺,舞龍、舞獅、跑旱船也是秧歌舞蹈的普遍形勢,這些都是樂、舞、技三者結合的典型,這些舞蹈生動活潑,技巧高,造型美,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老少咸宜。
──轉自《正見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