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中間卻需要許多「訣竅」與「技巧」,要做好家事,除了可以從中學會自理、照顧家人等許多生活經驗,懂得如何才能做得乾淨俐落、迅速敏捷外,還學會與人良性的溝通與合作,並不是像表面上所看的那麼容易。
孩子剛開始做的成果,多半不佳,父母此時不宜過度的批評、指責,才不會讓孩子好不容易興起的意願,隨風而逝。應該挑出孩子做得好的部分,給予鼓勵,孩子才會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例如,當父母在洗衣服時,孩子要求要幫忙,父母千萬別為了怕孩子會弄濕衣服、洗不乾淨、讓水噴灑滿地或會給自己添麻煩,而不願意讓孩子動手,或是在孩子洗了之後,嫌他做得不夠好。
如果父母選擇拒絕與責備,只會阻礙孩子走向獨立自主的腳步,結果是害得自己需要繼續的疲累、無助,還會養成孩子過度依賴的心性,成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弱者。
孩子不做家事,失去許多磨練、學習的機會,常常無法體諒父母做家事的辛勞。例如,孩子可能天真的認為,乾淨無汙的馬桶,就是抽水沖一沖,就可以永保乾淨,完全不知道那是經過母親刷得滿頭大汗的功勞。久而久之,父母大嘆自己的孩子缺乏體貼父母的心,孩子也總是以為,做家事輕鬆簡單,不了解父母為什麼一直喊累。
如果父母採取支持和鼓勵的態度,放手讓孩子做家事,非但能幫助孩子建立信心,培養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有益於孩子手部肌肉的發育,訓練靈活的動作和準確操作。此外,過程中,孩子還學到了組織、分工、合作、按部就班、負責等做事態度,這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的額外成果。
父母應重視孩子每一個具有獨立自主意義的行爲表現,鼓勵並提供可以確實實踐的條件。例如,從孩子周邊環境自理做起,就能在日常瑣務的實踐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
摘自:新手父母出版《培養獨立的小孩》@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