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古代音樂故事:太宗治世禮樂備

太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唐太宗很重視雅樂正音,想振興文化教育事業。於是,就命令太常卿祖孝孫校正宮商,起居郎呂才研習音韻,協律郎張文收考證律呂。讓他們刪去那些蕪雜散濫的,整理出標準規範的音律。於是,整理編製出來敬神的樂曲,慶功舞蹈,很快在國內傳播開了。

初時,祖孝孫認為江南梁、陳等地的樂曲多摻雜著吳、楚的小調,北方周、齊一帶的樂曲多用的是胡戎的伎藝。於是他悉心探索北南樂曲的不同風格,再參考古樂曲,創作了大唐雅樂,以著十二律,各順其月,以序為宮,叫旋宮。按《禮記》上的:偉大的樂曲與天地相和。《詩經》序上說:太平時代的音樂以安定為樂曲的題旨,他的政事就通和,因此又創作編製了十二和的樂曲,共三十曲八十四調。祭奠天地以黃鐘為宮,祭奠大澤以大呂為宮,祭奠宗廟以太簇為宮。至於一年四季在五郊祭迎五帝祈求豐年時,就隨月用律為宮。起初,隋朝的樂官只用黃鐘一宮,扣七鐘,餘下的五鐘懸在那裡不扣。到了祖孝孫創造旋宮之法後,十二鐘都扣,再沒有懸在那裡不扣的了。當時,張文收非常通曉音律,認為肖吉所制的樂譜不怎麼詳細,他研究考查了歷代的音律沿革,截取竹管製成十二律來吹,用來標誌十二旋宮。唐太宗又召張文收在太常卿祖孝孫手下工作,讓他協助祖孝孫審定雅樂。太樂古鐘十二,人稱啞鐘,沒有人能通曉演奏它的辦法。張文收用樂律調節它,發出的聲音才暢徹悅耳,通曉音樂的行家們都佩服他的技藝高超。張文收被太宗授與協律郎的官職。待到太常卿祖孝孫過世後,張文收開始又採集祭祀天、地、宗廟的樂曲,進行仔細地刪改、整理、編纂,終於使樂教完備了。

唐太宗平定劉武周的叛亂後,河東的百姓當道載歌載舞來慶賀。軍士們爭相演奏秦王所作的古歌《破陣子》。後來,樂官將這首古歌編入《樂府》。《破陣樂》演奏時,軍士披戴鎧甲,手執戟矛,邊歌邊舞,用來象徵征戰衝殺的場面。《慶善樂》演奏時則人們隨著樂曲舞動長袖、踢腿曳屣,用來象徵文德昌盛的景象。

(資料來源:《國史異纂》、《譚賓錄》)

──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