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取滎陽》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說明】:《取滎陽》一古段講的是西楚霸王項羽趁韓信出戰,滎陽城內戰力空虛之際圍困劉邦,內容將楚漢相爭的來龍去脈交代的十分清楚,加上此段鼓曲中包含有京劇中「西皮搖板」的唱腔,更增添了人物語氣上的戲劇性。這篇《取滎陽》很特別,可以說是迄今發現唯一使用「搖板」的京韻大鼓曲目!

【唱詞介紹】︰
堪嘆興邦與喪邦,講什麼豪傑稱的什麼剛強。
長江水後浪催前浪,今古英雄枉爭強。
秦始皇無道卻有道,修下長城擋胡人的邊牆。
南修五嶺工程浩大,東填大海西建阿房。
焚書坑儒民皆怨,行在沙丘喪無常。
到後來胡亥即位荒貪酒色,勾惹起天下眾諸侯各動刀槍。

表的是劉邦在沛縣興人馬,劍斬白蛇天下名揚。
項羽在會稽城胸懷大志,拔山舉鼎蓋世無雙。
又收下桓楚虞嬰雙員將,八千子弟盡歸降。
九戰章邯秦國將,破釜沉舟渡漳河。
聘請范增為謀士,先立下江東楚懷王。

到後來劉項兩家興人馬,兩路分兵聚咸陽。
受王命先到為君把江山掌,後到為臣不必逞強。
那劉邦處世多仁義,到處相迎俱歸降。
鎖閉官門還居壩上,等的是天下諸侯到來大家商量。

那項羽為江山擺下了鴻門宴,多虧樊噲救走了劉邦。
他把天下諸侯任意封賞,在關中自立為西楚霸王。
殺死了秦王他刨了墳墓,一把火燒了宮殿阿房。
將劉邦明封暗貶褒中去,來了個曉陰陽、知勝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和,韓國的先生他姓張名良字子房。

張良他火焚棧道絕歸路,一心滅楚興漢邦。
月下賣劍訪韓信,順說韓信棄走咸陽。
韓信棄楚歸大漢,到了褒中,遇見蕭何滕公三舉韓信于漢王。
登臺拜帥興人馬,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智取三關如席捲,並不費吹灰之力得佔咸陽。

只因為錯用魏豹為大將,在彭城大戰將損兵傷。
劉邦折兵三十萬,只落得藏鋒養銳退守滎陽。
多虧張良誆來韓信,用車輪戰一陣敗走了霸王。
重瞳未滅燕趙反,韓元帥帶領著強兵猛將去掃燕邦。

只顧韓信燕趙往,范增晉見楚霸王。
趁虛攻打興人馬,楚項羽帶領兒郎圍困滎陽。
霸王親身來討戰,叫聲兒郎聽端詳。
急忙城下去稟報,叫劉邦獻城快投降。
牙崩半個說不字,管教他玉石俱焚盡皆亡!

城上的眾兒郎哪敢怠慢,縷順馬道下城牆。
急忙來到黃羅帳,報!往上叩頭尊我王。
霸王親身來討戰,口口聲聲教歸降。
劉邦擺手說再探,眼望先生尊子房。
先生快展擎天策,退去強敵在疆場。

張良聞聽腮帶笑,主公不要心內慌。
這本是范增一小策,看看動靜再商量。
外邊快鞴逍遙馬,左有陳平右有張良。
君臣三人把馬上,頓轡加鞭抖絲繮。
來在城樓下坐騎,從人接馬站一旁。

劉邦手扶垛口望,見兵山將海鬧嚷嚷。
疆場站定一員將,真個是獸中麒麟鳥內鳳凰。
看罷多時認得了,原來是彭城楚霸王。
劉邦在城頭高秉手,尊霸王、可安康。

(西皮搖板)
霸王抬頭用目望,城頭站定小劉邦。
左有陳平狗奸黨,右邊站定張子房。
用槍一指城頭上,開言罵聲小劉邦。
你本是低微一亭長,平步登雲上天堂。
孤王待你恩情廣,封你褒中為漢王。
榮華富貴你不享,膽大包天取了我的咸陽。
到而今勢窮力盡遭了圍困,我看歸降不歸降!

劉邦城頭把話講,尊聲彭城楚霸王。
咱二人征秦把業創,分茅列土古之常。
奉王命先到為君江山掌,後到為臣不必逞強。
你不該復王業多狂妄,你不該弒死江東楚懷王。
量你總有千員將,漢劉邦怎能把你降。

(京韻大鼓)
霸王聞聽火往上撞,匹夫說話敢逞強!
鴻門宴,將你放,漏網之魚你逞的什麼強!
你父太公在羅網,呂氏現在籠內裝。(“呂氏”一作“你母”,但與下文不符。)
手拍胸膛想一想,看你歸降不歸降。
劉邦聞聽多歡暢,尊一聲彭城楚霸王。
咱二人昔日曾結拜,勝似同胞共五常。
老父妻房被你養,忍心殺害礙何妨!
勸你早退兵和將,怕的是韓信回來反著忙。

霸王火起高千丈,盼咐手下眾兒郎。
滎陽與我齊圍上,休要放走小劉邦。
一聲令下如山倒,大小三軍各個忙。
將佐兵丁分部位,按定那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休生傷景杜死驚開,八卦九宮各站一方。
滎陽城圍住了劉漢主,
準備著火焚紀信,逃走漢劉邦!

﹙完﹚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在此一歷史悠遠的大鼓曲文中,大量描述了在清代咸豐初年就已經成名的高腔藝人所唱曲目,幾乎各個唱班都評點一通,後人也據此推斷出本曲編寫必定早於1840年,距今近兩世紀。
    鑑古知今,讀者可由其中發想及體會,在這一兩百年間持續不變的人倫義理與家庭價值,由此觀之當時的社會動態,更是耐人尋味。
  • 《佳人送飯》是早期的京韻大鼓曲目,全本已經失傳。以下短短的片段也只是霍明亮之子約在半個世紀之前﹙1961年﹚的仿唱錄音整理所留。
  • 《蒙正歸窯》又叫作《呂蒙正》,他在宋太宗、宋真宗時三次擔任宰相,這個人襟懷寬廣、度量如海,就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典故裡的那位北宋名相。他曾經度過一段「日投僧院,夜宿寒窯,布衣不能遮其體,淡粥不能充其飢;上人憎下人厭…」的日子,結果到最後官至極品,位列三公。
    因為呂蒙正的人生太過戲劇化,他的姻緣也是經由神人指點,靠繡球招親而成的美事,加上這樣的故事具有正面教化功能,所以許多戲曲、文學都以呂蒙正為主題,歷代聯演不衰。
  • 《倆口爭燈》 是民間俗曲,在京韻大鼓曲種中是早年曾流行的曲目。此一鼓本使用「花轍」的演唱方式,頭尾兩段使用「言前轍」,中間分別使用了「江洋」、「梭波」、「中東」、「由求」等轍韻,顯然是非常早期的曲本。
    主角藉著兩夫妻夜間燈下的鬥智問答,帶出當時有趣的謎語典故,是老少咸宜的一段鼓曲。
  • 《古城會》的內容介紹關公他護送著二皇嫂的座車離開曹營,在過五關斬六將後,一路兵疲馬倦來到古城,不但得不到守將張飛的信任,還在城下面臨了身後曹營追將蔡陽的襲擊,關公往前入不得關,往後又沒有臨戰的勝算,在這種情形下的劇情有精采的發展,乃是京韻大鼓的名段。
  • 此篇《華容道》是早年常用曲本,敘事的角度由曾操殘兵敗退一面入手,與另一派的常用曲本以孔明、關羽為主角敘述的方式不同,是早期藝人張小軒的重要代表曲目。張小軒在百年﹙l908﹚ 前曾灌製唱片一面,選擇中心段落唱詞四十四句,保存了張派唱法的精彩片段。
  • 《 層層見喜》 是早期京韻大鼓常唱的小段,全段都用頂針格。﹙頂針,是指在語文中,同用一個字或短語或句子,上傳下接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頂針。頂針格有橋梁、過場的作用,特色是節奏緊湊,可以增加緊張恢諧的趣味性。﹚
    至於「小段」則是作為演唱正式曲目之前的「帽兒」,本曲種早已無人演出。
  • 《木蘭從軍》又叫作《代父從軍》或是《花木蘭》,原來為清代子弟書的曲目,是老一輩的藝人白雲鵬的代表作。
  • 《木蘭從軍》又叫作《代父從軍》或是《花木蘭》,原來為清代子弟書的曲目,是老一輩的藝人白雲鵬的代表作。
  • 《寶玉哭黛玉》出自清代子弟書作者韓小窗所作《露淚緣》第十回<哭玉>,基本使用了子弟書的原文,差別不大,本曲也是白雲鵬的代表作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