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命力】金針山下的榮耀 尊貴耀眼琉璃珠
被稱之「後山」的台東地區,雖然在經濟發展上是落「後」台灣西部,可是每天在晨曦中迎著第一道陽光的台東人,驕傲的說出「後山日先照」這不變的事實。台東擁有西部人所沒有的「後花園」,也保存了特有的傳統與文化。
說起金針花大家就知道這是台東金針山農業特產,可是另一個文化特產─排灣族琉璃珠,就鮮為人知了。
琳瑯滿目的琉璃珠。
排灣族的傳家寶
位於太麻里往金針山路旁的「比亞的草屋」於1999年成立,是排灣族的原住民工作室,八年來以琉璃珠的燒製與展售,默默傳承原住民文化與發揚傳統琉璃珠。琳琅滿目的琉璃珠讓到訪的遊客,恍如走進時光隧道,沈浸在絢爛多彩的琉璃世界。
排灣族琉璃珠起源甚早,與陶甕、青銅刀,並稱為排灣族三大傳家寶。由於傳統排灣族社會階級制度嚴格,頭目、貴族皆以鮮豔的琉璃珠與華麗服飾來彰顯身分地位,因此造就排灣族工藝技術特別發達,亮麗的琉璃珠堪稱排灣族的代表作。
琉離珠項鍊。
當時的排灣族大概還沒有現代人常講的「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以至琉璃珠雖然珍貴,卻只是排灣族貴族間的「傳家寶」。比亞說:「琉璃珠是我們排灣族幾百年來所傳承的一種代表。」
琉璃珠製作傳承
排灣族古琉璃珠,因為只有貴族才能擁有而產生「封閉性」,一般平民很難接觸到。如果不去關心,不僅古琉璃珠不復可見,就連燒製技藝都有失傳之虞。比亞表示:「會從事琉璃珠燒製的工作,主要是想把這個製作技術承傳下來。其實不只是排灣族有琉璃珠,台灣原住民裡面,幾乎各族都有琉璃珠,只是排灣族的琉璃珠,圖案、線條比較漂亮、比較鮮豔。」
比亞跟著老師在悶熱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基本功,首先得在600~1000度以上的高溫來融化玻璃,然後用鐵絲纏繞住半融化狀態的原料,再上色彩繪圖案,最後放在鬆土或隔熱粉中冷卻,一顆琉璃珠就此完成。看似簡單的操作,卻是比亞一步一步從傳統中摸索、從失敗中學習。
據少數傳下來的作品與地方耆老口中得知,古琉璃珠的製作與形式有一定的要求。比亞說:「它有固定的顏色、固定的圖紋,不能亂燒。老人家傳什麼珠子下來,我們就燒出什麼樣的珠子。」
融合傳統與創意
古琉璃珠不能亂燒,因為珠子是尊貴榮耀的象徵,也代表著代代傳承。可是傳承也並非一成不變,既要遵守傳統又得發揮創意,比亞試著融會貫通。舊有階級制度觀念因為民主開放而改變,貴族與平民互相接納,對於琉璃珠,排灣族不再「敝帚自珍」。比亞也以傳統技術結合市場導向,當起橋樑與推廣的責任。
結合傳統與創新,比亞將琉璃珠製成各種流行飾品。
比亞表示:「古琉璃珠的形式都已固定,變化比較少,如果能夠結合現代的產品去做行銷的話,一般人也比較能接受。所以我才會做鑰匙圈、手環,還有受歡迎的手機吊飾等等,現在還結合筆,也非常搶手。」
太陽光鎖圈(比亞提供)
小公主之鍊(比亞提供)
傳統的琉璃珠燒製在筆上,推出以來,十分搶手。
成立比亞工作室之前,這裡只是一個小小的檳榔攤,比亞就在檳榔攤旁做木雕、燒琉璃珠。「手工藝這個東西單單靠私人來經營比較吃力,前幾年很辛苦,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忙,很難撐。經過鄉公所的輔導,提供我們資訊以及辦活動時讓我們去擺攤子,對收入與文化推廣幫助蠻大的。」靠著興趣、毅力與政府協助走到今天這一步,比亞感慨的訴說他的心情。
目前,寒暑假會有許多慕名而來參觀選購的人,平時訪客較少的日子,比亞則專心創作,幾乎每日都會工作到深夜,不眠不休的投入琉璃珠的世界。
比亞專注的燒製琉璃珠,經常工作到深夜。
為了文化傳承與回饋政府協助,比亞不僅開班教授琉璃珠的燒製技巧,同時配合琉璃珠推廣工作。因著對藝術的愛好與執著,比亞融合傳統與創意,將藝術與生活巧妙結合。
*****
琉離珠神秘傳說
排灣族古琉離珠據傳有一百多種的形狀,但流傳到目前為止,有故事的琉璃珠僅有12種。
琉璃珠因圖案的不同,隱含著不同的傳說,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同。比亞說:「排灣族沒有文字,圖騰就是我們的文字,那每一個圖案就有它的意思,像尊貴之珠,它另外一個名稱叫「太陽的光」,它的功用就是只有頭目才能使用的珠子,因為頭目是地位與權力的象徵,所以只有他才能使用這個珠子。」
尊貴之珠在排灣族文化中是頭目才能使用的珠子。
另外,名為「太陽眼淚」的珠子意含懷念和不捨;而「眼眸之珠」則代表著此珠有靈性,具有看守護身的意思。在排灣族裡,琉璃珠象徵著女性的貞節與美麗,而且是傳家與婚聘中不可或缺之物。
美麗浪漫的琉璃珠,最具代表性的就屬「孔雀之珠」,相傳孔雀王子愛上了頭目的女兒,孔雀神化成一隻孔雀來追求頭目的女兒,然後就送了這個孔雀珠給頭目,那頭目很喜歡,就答應把女兒嫁給牠。於是孔雀王子帶著公主消失在彩虹的另一端,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圖案鮮麗的孔雀之珠背後,有一個美麗浪漫的傳說。
動人的神話故事讓美麗的琉璃珠增添神秘色彩與想像空間。您是否也想親自來體驗琉璃珠特殊的文化與內涵呢?
*****
排灣族華麗服飾
在台灣原住民族群中,排灣族人大概是最愛漂亮的一族了,除了琉璃珠之外,從他們華麗的傳統服裝與刺繡更可見一斑。在金針山下,除了比亞為文化默默努力之外,比亞的母親陳媽媽,更早之前就在草屋對面從事排灣族服飾製作與傳統編織的工作,陳媽媽對排灣族文化的長期奉獻可一點也不輸給比亞。
陳媽媽駕輕就熟的手繡功夫,已經累積了數十年功力。
耳濡目染 承襲手藝
陳媽媽說:「以前排灣族的公主、頭目或是貴族,每天都穿得很漂亮。像這個珠珠繡,都是一針一針繡出來的,以前的人就是配色越多,就表示很有錢,就像琉璃珠,幾乎都是頭目在戴。平民沒有這麼漂亮,是貴族才有那麼精緻呀!!」
十字繡(比亞提供)
在排灣族的貴族服飾中,經常會縫綴琉璃珠、銀片和錢幣,用以代表身分地位與財富。而平民的服飾,除了不可縫綴飾物以外,在顏色上也只能選擇單色縫製,階級差異很大。
陳媽媽的手藝來自媽媽的傳承,從小耳濡目染的陳媽媽,也因此深深了解排灣族的文化。陳媽媽表示:「因為我媽媽是頭目的女兒,所以我們能接觸到頭目的生活習慣,就這樣從小就瞭解我們的文化。」
看陳媽媽駕輕就熟的、不用電腦就可繡出美麗複雜的圖案與各式各樣的服飾,這可是數十年功力的累積,藉由陳媽媽的手來承襲發揚排灣文化,的確是不二人選。
十字繡(比亞提供)
文化傳承 往下扎根
陳媽媽說:「起先我是專門做我們村子裡需要的服飾,因為慶典的時候,我們都會做嘛,後來政府擔心排灣族文化會失傳,為了推廣我們的文化,政府很積極支持,於是我把把排灣文化和生活物品結合,把帽子、皮包、服飾改良一下,還有帶子,這樣啊一做就做到現在,已經做幾十年了。」
透過政府的協助,排灣文化得以保存、推廣,知名度也打開了,收入也增加了,政府、原住民與傳統文化共創三贏。目前台東南迴線上幾乎所有國小的編織課程,都會請陳媽媽去教學,而在2006年底,更通過層層評比,獲得行政院頒發的「台灣工藝之家」授證,對此,陳媽媽難掩自豪的神色。
陳媽媽的十字繡,在2006年底獲得行政院頒發的「台灣工藝之家」授證。(比亞提供)
為了文化傳承,並感謝政府輔導,比亞與陳媽媽不約而同的配合社區大學課程,教編織、琉璃珠,也在家中開課,默默的往下紮根。期待族人的認同學習,讓排灣族的傳統文化可以發揚。
當比亞專注的燒琉璃珠、陳媽媽忘情的縫製衣服時,寧靜的空氣中流動著一種動人的氣氛,那是來自於母子間相互關懷鼓勵的溫馨親情,以及對傳承排灣文化無怨無悔的堅持和付出。@(//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