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開創典範研討會 論文研析宋代繪畫畫題源流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5日報導】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五日電)「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今天舉行第二場論文發表,堪薩斯市納爾遜-阿金斯美術館中國藝術部主任楊曉能曾任職美國大都會美術館的獨立學者姜斐德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板倉聖哲分別發表論文,研析討論宋代繪畫的「畫題與源流」。

國立故宮博物院「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分四天舉行,共安排了七場精彩的主題演講,論文發表分成九個場次:分別是一、形式與風格,二、畫題與源流,三、宋徽宗,四、宮廷藝術,五、文人藝術,六、書為心畫,七、青瓷之魁,八、典範的形象,九、造作與消費。

今天第二場論文發表,分別由堪薩斯市納爾遜-阿金斯美術館中國藝術部主任楊曉能發表「北宋繪畫淵源的考古學觀察」,獨立學者姜斐德發表「畫題-北宋的典範」,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板倉聖哲發表「睢陽五老圖像的成立與開展:北宋時代知識人的繪畫表象」等三篇論文。

楊曉能在「北宋繪畫淵源的考古學觀察」論文中,致力北宋繪畫淵源的考古學觀察,是根據中國傳統繪畫的基本形式、內涵、手法和特徵,以考古發現的北宋以前的關鍵繪畫實例入手,從筆法、構圖、體裁、題材、美學觀、風格等角度出發,追溯早期中國繪畫的發展軌跡,試圖梳理出北宋繪畫淵源的大致框架。

楊曉能將考古學的分析排比法和美術史的傳統研究途徑相結合,舉重要的考古發現為綱,以點帶面,在典型個案的觀察和研究中汲取出種種的資訊和物證,以求對北宋繪畫淵源有所啟示。他指出,從考古發現可以證實,沒有北宋以前的繪畫實踐與成就,也就沒有北宋繪畫藝術的輝煌。

獨立學者姜斐德發表「畫題-北宋的典範」論文指出,繪畫作品命名的實踐,在十一世紀產生重大的改變。在北宋之前,繪畫作品並沒有標題或以內容來命名。由現存材料來看,畫名通常採用最簡潔的描述,諸如「佛」或「山水」。

當這種簡化、描述性標題沿用下來,特別在著錄裡,一種更具啟發性的畫題在北宋時出現,這個新現象與有教養的文人對繪畫產生興趣有關。姜斐德透過檢查存世的唐宋繪畫著錄以及文學資料,追溯這樣的發展。

四個字畫題的出現,與山水畫的興起以及脫離人物題材的趨勢平行。姜斐德說,有人質疑這是否暗示對人文的興趣減少,證據顯示恰好相反,因為大量的自然現象提供可以滿足人類事物的隱喻,以運用典故的方式,與這個時代的美學和禮儀相符一致。

北宋時代具代表性的肖像畫「睢陽五老圖」畫的是杜衍、王渙、畢世長、朱貫、馮平,這五位真宗至仁宗時期的官員。為首的宰相杜衍在慶曆年間(西元一0四一至一0四八年)范仲淹等人實施的改革活動「慶曆新政」裡扮演改革派的後盾。板倉聖哲發表「睢陽五老圖像的成立與開展:北宋時代知識人的繪畫表象」論文,主要是以後人的接受度為觀點出發,重新探討此類文人肖像畫擁有的功用,及其開展與轉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四日電)國立故宮博物院慶祝正館重新啟用,推出「大觀:北宋書畫、汝窯、宋版圖書特展」,並將於五日至八日舉辦「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邀請四十餘位海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學者,從典範性的角度探討宋代的書法、繪畫、工藝美術和出版事業等各種面向。
  • 【大紀元2月5日報導】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五日電)鑽研美術史的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方聞 (Wen Fong),今天在故宮博物院「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發表「宋元繪畫典範的解構:『形似再現』終結後中國繪畫的再生」專題演講,他從美術史的觀點,分析宋元繪畫從「狀物形」向「表我意」模式的轉換和流變。
  • 【大紀元2月5日報導】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五日電)「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今天舉行第一場論文發表,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小川裕充、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傅申、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餘輝分別發表論文,研析討論宋代繪畫的「形式與風格」。
  • 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他一生畫了三百多幅壁畫,並有近一百幅卷軸畫被皇宮收藏。民間畫工稱他為「畫祖」,史稱「畫聖吳道子」。
  • 托爾金(J.R.R. Tolkien)的《王者再臨》(The Return of the King)是史詩奇幻三部曲《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的最後一部,內容雖直面黑暗,結局卻充滿光明。這是一部充滿希望的故事,無論有多少黑暗跡象,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希望都在。在一切看似無望的時刻,這個故事值得我們做為借鏡。
  • 舞蹈是藝術史上最美、最受人喜愛的繪畫題材之一。一些名畫以不同風格描繪這一主題,其中包括歷史畫、肖像畫和風俗畫;它們展示神話人物、貴族和平民肢體的律動,此乃人性最原始的表達方式。
  • 波寧頓未滿26歲就因肺結核過世,他的整個藝術創作生涯僅10年的時間,且後5年才創作油畫。儘管如此,大眾依舊公認波寧頓是他那個時代重要的藝術家,影響了法國和英國的浪漫主義運動。
  •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傳說中的八仙中漢鍾離度化呂洞賓修道成仙的故事。 《鍾離度呂》局部。(正見網)
    黃粱一夢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其實它有多個版本,講述的卻是不同的神仙度人的故事,鍾離度呂就是其中之一。
  • 《被俘的安德洛瑪刻》(Captive Andromache,約1888年)由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構思並創作,動人地展現了母親與孩子、丈夫與妻子之間的情感。在萊頓敏感的筆觸下,這些充滿愛的親緣關係,為安德洛瑪刻在特洛伊戰爭後經歷的國破家亡,提供了修復的解藥。這幅畫也提醒我們,往往透過失去,我們才學會珍惜擁有。
  • 中東地毯與歐洲繪畫有著相互交織的歷史。在文藝復興時期,在宗教繪畫和肖像畫中常出現進口地毯,尤其是來自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地毯。這些充滿異國情調、昂貴的紡織品可以用來展現財富、現世性和地位。它們還為畫面的構圖增添了色彩和圖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