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5日報導】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五日電)「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今天舉行第二場論文發表,堪薩斯市納爾遜-阿金斯美術館中國藝術部主任楊曉能曾任職美國大都會美術館的獨立學者姜斐德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板倉聖哲分別發表論文,研析討論宋代繪畫的「畫題與源流」。
國立故宮博物院「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分四天舉行,共安排了七場精彩的主題演講,論文發表分成九個場次:分別是一、形式與風格,二、畫題與源流,三、宋徽宗,四、宮廷藝術,五、文人藝術,六、書為心畫,七、青瓷之魁,八、典範的形象,九、造作與消費。
今天第二場論文發表,分別由堪薩斯市納爾遜-阿金斯美術館中國藝術部主任楊曉能發表「北宋繪畫淵源的考古學觀察」,獨立學者姜斐德發表「畫題-北宋的典範」,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板倉聖哲發表「睢陽五老圖像的成立與開展:北宋時代知識人的繪畫表象」等三篇論文。
楊曉能在「北宋繪畫淵源的考古學觀察」論文中,致力北宋繪畫淵源的考古學觀察,是根據中國傳統繪畫的基本形式、內涵、手法和特徵,以考古發現的北宋以前的關鍵繪畫實例入手,從筆法、構圖、體裁、題材、美學觀、風格等角度出發,追溯早期中國繪畫的發展軌跡,試圖梳理出北宋繪畫淵源的大致框架。
楊曉能將考古學的分析排比法和美術史的傳統研究途徑相結合,舉重要的考古發現為綱,以點帶面,在典型個案的觀察和研究中汲取出種種的資訊和物證,以求對北宋繪畫淵源有所啟示。他指出,從考古發現可以證實,沒有北宋以前的繪畫實踐與成就,也就沒有北宋繪畫藝術的輝煌。
獨立學者姜斐德發表「畫題-北宋的典範」論文指出,繪畫作品命名的實踐,在十一世紀產生重大的改變。在北宋之前,繪畫作品並沒有標題或以內容來命名。由現存材料來看,畫名通常採用最簡潔的描述,諸如「佛」或「山水」。
當這種簡化、描述性標題沿用下來,特別在著錄裡,一種更具啟發性的畫題在北宋時出現,這個新現象與有教養的文人對繪畫產生興趣有關。姜斐德透過檢查存世的唐宋繪畫著錄以及文學資料,追溯這樣的發展。
四個字畫題的出現,與山水畫的興起以及脫離人物題材的趨勢平行。姜斐德說,有人質疑這是否暗示對人文的興趣減少,證據顯示恰好相反,因為大量的自然現象提供可以滿足人類事物的隱喻,以運用典故的方式,與這個時代的美學和禮儀相符一致。
北宋時代具代表性的肖像畫「睢陽五老圖」畫的是杜衍、王渙、畢世長、朱貫、馮平,這五位真宗至仁宗時期的官員。為首的宰相杜衍在慶曆年間(西元一0四一至一0四八年)范仲淹等人實施的改革活動「慶曆新政」裡扮演改革派的後盾。板倉聖哲發表「睢陽五老圖像的成立與開展:北宋時代知識人的繪畫表象」論文,主要是以後人的接受度為觀點出發,重新探討此類文人肖像畫擁有的功用,及其開展與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