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頑皮小子

【字號】    
   標籤: tags:

說起我的頑皮,大概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一流!這樣說,也許你很難意會,不過只要我舉個例子,你就清楚多了。
比方說,前些日子,媽媽帶我去醫院看耳鼻喉科,在醫生還沒看病之前,我已偷偷潛入候診室,大玩他的儀器,有噴鼻子的;也有噴口腔的,好玩極了。等醫生開門準備看病時,地上、牆上、桌上、椅上,還有唯一的盆栽上,已被我噴得不成樣子。

那時候的媽媽,臉上被我氣成X型,護士則扮出「魔鬼黨」的嘴臉,醫生更是七竅生煙的在辦公室踱步。請不要問我結局,你、我心知肚明!

老師早已把我列名為「頑劣分子」,在他給爸爸、媽媽的紀錄卡上,常常記載一些不利於我的「罪證」,最常被提及的是,我的「橡皮筋打人近代史」。他說,剛開始我只會單純的使用橡皮筋打同學的腦袋瓜子,然後發出哈哈的笑聲。後來似乎不太過癮,居然做起了「紙」彈,將書本、筆記簿撕下來,揉成堅硬的紙團,攻擊別人。最近,我開始改採我自己研究發明完成的「筷子槍」,砲轟左鄰右舍。

對於我的「成就」,老師無法苟同,他以近乎憤怒的口氣告訴媽媽:「請你為她轉個班,或帶去給心理醫生診斷,看看是否有好動兒的傾向。」

這下媽媽可急了,她想:「如果再不下狠招,這個孩子就完了。」
她甚至自言自語的說:「我到底哪裡造孽,怎會生出這種小孩?」

不論她如何難過,如何埋怨,總得想出一套法子來對付我。脾氣不怎麼好,情緒又不太會控制的媽媽,首先想到的策略是:「洛基計畫」,她把我當成了「拳靶子」,只要我稍稍頑皮,便使出足以一拳把我擊倒的勁,痛痛修理我一頓。

幾個月下來,我已主演了好幾遍「悲慘歲月」。

對於老師及媽媽的「恐怖主義」,我也有話要說,其實,我真的不是什麼頑劣分子,就如同那位心理醫生所說,我是「資優兒」啊!

我的頑皮來自於老師所教的,父母所給的,已不符合我的基本需要,我要的是更深入,更需要花腦筋的東西,像飛機、火箭怎麼造的,我可就很有興趣喔!可是媽媽就是不買這一類的書給我看,她說,數學都還沒學會,就想看課外書,等你考第一名再說吧!

嘿!真奇怪,考第一名跟看課外書,有什麼關聯嘛!

如果媽媽能多了解我幾分,知道我要的是什麼,想的是什麼,我就不會那麼難受了。

媽媽常對別人說,我不愛念書,但真正的重點卻是,我沒有看她「指定」的書。真奇怪,我看的書就不算書嗎?我愛書《小叮噹》、《西遊記》、《忍者龜》、《白雪公主》、《拉拉與我》、《福爾摩斯》……,你說,這些算不算書呢?這麼多的書,我每天看,她還說我不讀書,你說這公平嗎?更令我不解的是,每次我要求媽媽帶我去圖書館,她不是說「沒空」,就是叮嚀我不准看《西遊記》,好像那是一本很毒、很毒的魔咒一般。

我想,如果媽媽再不放手讓我看想看的書,有一天,我真的會不想看書喲!

最後,我想埋怨的是,媽媽的毒打手段。因為,天下沒有一個小孩喜歡被「修理」的,也沒有任何一個小孩子,生下來就很頑皮。

我們的頑皮,往往建立在你們的「不了解」上,只要爸媽都多花一些時間了解我們,就可發現,我們真的非常「可愛」。

哈!這可是我的肺腑之言喔!

摘自:游乾桂所著《寶貝在說話》一書@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天平移往那一頭,人生就成了什麼模樣,在我著手寫下這本書的第一筆時,南亞大海嘯結束沒多久,大批人員失蹤,罹難者高達四十萬人,很多人只是去當地渡假,一個無常便把他們捲進浪裡,不再回來,毫無準備的塵歸塵土歸土,一切歸零。
  • 「恐怖分子在你家」,每一次遠從宜蘭的小姑來我家作客,都會以半開玩笑的口吻告訴我這句話,言下之意是,我們家的小邦太會破壞了,什麼玩具到他手上一
    定缺手斷脚。
  •   「緊張」已成了我這一陣子的最佳代名詞,自從一連串的孩子受到歹徒性騷擾,以及加害棄屍的消息,一再地被報紙披露以來,我相信一定有不少父母和我一樣「歇斯底里」的緊張起來。
  • 人生一事,在我看來有其目的性,讀書是為了求得一技之長,有個待遇豐厚的工作,過著優質生活,最後的標地顯而易見,就是讓生活回歸美好,這是我們辛苦讀書,有了工作之後,最美麗的酬償。
  • 「跳蚤」是我替兒子取的綽號。只要他一張開眼睛,這個世界就多了一個令人心悸的躍動者,他會把地板弄得髒兮兮的,把杯子弄破成好幾片,會把臥房搞得亂七八糟。
  • 《易經》關於不變之變的道理一直盤據我心。該變什麼?不變又是什麼?每個人都該花一點時間好好想清楚,依照我的理解,變其實就是調整,遇上危機、困頓之處,如何調整、轉折很重要,這有如太極生兩儀,不停的轉動為了使之平衡。
  • 英國作家高爾基華綏說:「我們不能控制生活,但得與之爭取。」 忙一事也是如此,我們不一定可以匆容不迫,但一定得與之爭取,讓自己看來更不忙一點;在專家眼中,忙的壞處,多得一籮筐:
  • 很少人相信,生氣與堅持,只會使問題愈變愈僵,傳統告訴我們,大吼大叫可
    以解決問題;很少人想到,親子衝突也需要「腦筋急轉彎」。
  • 沒有小孩足以幸運到一生都在溫室中過生活的,在人的世界中總會有風有浪,你不可能永遠扮演孩子的避風港,提供他一切免於傷害的保護站。那麼你又該演什麼?

  •   然而,假如孩子已「成功」的將他人的東西帶回家後,該怎麼辦呢?痛毆一頓、嘉許一番,或曉以大義?其實,這都不是最好的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