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口吃簡介

文/陳洪宇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4日訊】口吃是兒童常見的一種語言障礙,「口吃」的醫學用語稱為構音障礙,即某個(或某些)音素發音不正確,造成與該音素相關的一系列字讀音不準,俗稱「大舌頭」「咬舌子」「半語子」等。構音障礙可出現在聲母也可出現在韻母上,但以聲母較多見。

口吃除了在說話時開頭的那個字特別難發音、不斷重複某個字的發音或在說話過程中特別拖長某些字的發音外,有些患者也會同時出現搖頭晃腦、擠眉弄眼、嘴唇顫抖、面部歪斜等情況。

換言之,口吃是說話時出現頻繁、明顯或無法控制的停頓現象,而此停頓現象,包括:音、音節或字的重複、音的延長、氣流或聲音的阻斷;有時也會伴隨著一些次要動作,像說話時出現眨眼等;更常出現緊張、消極、害怕等負面的情緒。

約有一成的兒童在成長期曾經出現過口吃的現象,大部分在二至四歲期間發生,其中五至八成不經治療也會自癒。一般說來,九歲以後出現口吃的情況不多,到青年期甚至成年期仍然口吃的只佔約百分之一,男性比女性多四倍。

口吃的兒童經常會成為同儕模仿及嘲笑的對象,容易產生自卑感等心理問題,而周圍的人若對患者過分關注,甚至會弄巧反拙。要幫助口吃的患者,首先要瞭解口吃的成因,除了遺傳、疾病或生理缺陷外,口吃也是精神不健康或不穩定的表現,幼兒受到嚴厲的斥責、懲罰,或環境突然改變例如父母離異或死亡等而引起極度的恐懼及焦慮,便容易出現口吃的情況。

由於兒童在二至四歲所出現的口吃現象大多屬於暫時性,家長若太過緊張或在意的對患者予以嚴厲糾正或指摘,反而會使口吃現象惡化。患者愈受關注、愈擔心、愈緊張,口吃愈嚴重。

當孩子有說話不流暢情況出現時,家長不應在孩子面前提起任何和口吃有關的事物,當孩子沒有出現不流暢行為時給予鼓勵,這樣可增強孩子的信心,讓他在說話時不再緊張。家長應保持平常心,不給孩子太大壓力,並觀察情況是否越來越嚴重;若孩子緊張的說不出話來,家人可適時幫他說一小段話,讓孩子接下去,可降低孩子的壓力。另外,家人應試著放慢說話的速度,孩子自然而然會學習不要使用很快的說話速度,可逐漸減少不流暢的發生。

最重要的是,當孩子出現口吃時,不要覺得很好笑而取笑孩子。這種現象很可能隨著年齡增長便會慢慢消失,如果口吃頻率越來越高時,或到了入學年齡口吃仍然持續,患者便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父母應協助兒童接受心理治療或語言矯正治療。

在孩子口吃治療中,家長扮演著很關鍵的角色,在治療中通常會先針對父母做諮商,瞭解其心態和錯誤的觀念,再建立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良好互動,很少一開始就針對孩子的口吃做治療。語言治療師會從評估中先瞭解孩子口吃的型態,再找出最適合孩子的治療方式,並且教導家長如何把治療方法應用在家裡。◇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