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水彩技法大師篇

【水彩行家】John Mogford(1821~1885)的海岸風光

洪東標 示範/劉秀彩
font print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海」一直是許多畫家們衷情的題材,更不乏欣賞者,處在一個和英倫三島一樣,四面環海的台灣,「海」早已成為我們每一位國民美好情境的代名詞了,也幾乎所有的本國畫家們,都有過畫海的經驗,尤有甚者,專以畫「海」為志的畫家亦有之!此次我們選取了一幅與海有關的作品為讀者們做技法分析分享大家,John Mogford(1821-1885)的作品「西海岸風光」,海岸自然地型變化的多樣性,的確強力吸引了畫家的目光,山崖、岩石、沙灘、瀉湖、漁人、小舟、鶴鳥…無一不是入畫的好景致John Mogford以高超細膩的技法淋漓盡致的展現英國西海岸美麗風光。

Jonh Mogford,1821生於倫敦,後來娶了水彩畫家F.Danby的女兒為妻,由於這份姻親的關係,使得JohnMogford和水彩畫結下不解之緣,他曾在政府設立的設計學校(Govern-ment School of Design)學過畫,再經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和鑽研,終於在45歲的盛年(1866)被選為新水彩協會的預備會員 (A.N.W.S)隔年(1867)由於表現傑出,普受肯定得以升任為E式會員(N.W.S),對一個水彩畫家而言,這是一項崇高的榮譽,他一共展出了百多件的作品,件件精彩,今人讚佩。

本幅取材自英國較為偏僻的西海岸地區,強烈對比的意念是畫面的主題,巨大的岩崖是恆久的,瞬間的幻影是翻騰滾動的雲彩,代表死亡的船骸與充滿生命力的鵲鳥,動盪喧嘩不休的海濤,和安靜祥和的沙灘……:在構圖布局上處處用心,畫面中激盪著對大自然和生命的調歌和讚嘆。

使用色彩
(1)岱赭
(2)溫莎藍
(3)黃赭
(4)靛青
(5)岱赭
(6)凡岱克棕
(7)派克灰
(8)中國白
(9)紺青
(10)朱江


圖一
在鉛筆稿完成後,塗刷底色,宜淡淡的渲染,以溫莎藍,及少量的黃赭染天空,並保留部分的紙白為雲彩的亮面,冬天枯黃的山崖頂部草地,及沙灘均由黃赭調入少許的凡岱克棕,渲染。


圖一~一 岩崖
由於光源來自左方的天空,岩崖上明暗分明;用黃赭加一點岱赭由岩頂上之草地順勢染岩崖的亮面;再以溫莎藍染岩崖的暗面。


圖一~二 海灘
海浪則以紺青調入少許溫莎藍,渲染底色,此時海浪與沙灘並無明顯的分界。


圖一~三 潟湖岸
用黃赭調入少許凡岱克棕染潟湖岸上的地面,留下許筆岱赭的筆觸。


圖二
逐次加深各部位的暗面,尤其在天空的部份,層層捲曲的雲層在筆觸的帶動下,翻騰起來,加深遠方天的烏雲,使得海天得以明顯的分辨出來。


圖二~一 岩崖
以少許的靛青加深崖凹的暗面,並用少許的胡克綠染畫崖腳下的草地。


圖二~二 海灘
陣陣波浪的逆光暗面,用淡淡的靛青小心的畫上,沙灘上再以淡淡的凡岱克棕隨意染上筆觸。


圖二~三 潟湖岸
潟湖岸邊淡淡的再染上一層,並以岱赭用橫向的筆法染畫水面,用以表現水面反射岩崖的底色。


圖三
所有底色與大體的明暗關係至此已完成大部份,此時正逐步進行細部的描繪,宜改用小號筆。


圖三~一 岩崖
配合岩崖上的草地,枯黃的感覺,以岱赭用小筆垂直筆法點畫草地的暗面,並用乾筆觸,橫向的畫崖壁上皺紋節理。


圖三~二 海灘
用小筆乾加的方法把黃赭調入少許凡岱克棕,擦出沙灘凹凸不平的質感。


圖三~三 潟湖岸
用岱赭勾畫崖底的草坡,橫向筆觸叠深水面的反射。


圖四
逐次的加深,使各部位立體感更明確的顯現出來。


圖四~一 岩崖
以溫莎藍調入少許凡岱克棕,形成很深的低明度色調,用乾筆勾擦出岩石的縫隙,岩石粗糙的質感與明暗凹凸的結構變形成了。


圖四~二 海灘
靛青和少許的凡岱克棕畫船骸並分出明暗面,再用乾筆擦皺海灘沙地。


圖四~三 潟湖岸
加深潟湖水平反射倒影的暗面,橫向的筆觸可形成水波陣陣的感覺。


圖五 完成圖
進入了最後修飾的階段,除了做最細部的描繪外,加強明暗的對比,除了強化立體感外,也形成物體厚實沉穩的重量感,尤其在建立空間,使畫面形成縱深的視覺感受相當重要。


圖五~一 岩崖
部分反射自雲層的亮光,投射在岩石的上緣,用小筆以中國百小心的勾出來,再深深岩崖深陷入的暗面。


圖五~二 海灘
為船骸畫出投影,此時陽光出現;小心的描繪鷗鳥的暗面及陰影,再以中國白點出鷗鳥受光的背羽。


圖五~三 瀉湖岸
再度加深水面反射岩岸的暗面,其顏色的明度是與岩岸本身相對應的,最後仍以中國白勾畫水波,波光因此而耀動起來了。

(本文摘自1995《水彩雜誌》第七期春季號)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因水彩之含膠量較高,因此可以用較多水稀釋渲染,若將不透明水彩如水彩般稀釋薄塗,因含膠量較低,附著力不夠,畫面會剝落,故不透明水彩是為了平塗均勻與遮蓋性強,比水彩較厚塗的目的而設計的,而為了使用中更容易控制掌握故甘油含量也較多,少量的填充物加入不透明水彩中,造成了它的高遮蓋力,但若加大量的填充物於色粉中,則就成了低廉之廣告顏料或小學生用顏色,遮蓋力平塗性反而不如透明水彩,畫面也會更厚,彩度較低;不過一般而言,廣告顏料不會採用耐久性的原料調配。
  • 國畫美學是重傳神的,形神兼備、意在筆先。既傳藝術客體之「神」,又達藝術主體之「意」,情景交融,主客觀統一,國畫美學於焉完備,馬麟的《靜聽松風圖》展現了這樣的意境。
  • 美國風景畫家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1826—1900年)在第二次造訪厄瓜多之後五年,創作了一幅日出時分火山噴發的畫作。優美浪漫的構圖在我們眼前展開,首先印入眼簾的是火熱的太陽,以及反射在河面上的陽光。儘管發光的球體被火山噴出的灰色濃霧包圍,但光線仍穿透濃密的火山灰雲,在大地上投射出柔和、溫暖的光芒。
  • 馬遠擅長山水畫,起初師法李唐,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自出新意。《秋江漁隱圖》是他的一幅小品之作,然而畫中現出高超的技法與心意。
  • 安布羅修斯·博斯查特(Ambrosius Bosschaert)以畫筆畫出精準分析的花卉畫,精心安排具有象徵意義的標本,體現荷蘭「黃金時代」(the Dutch Golden Age)的精神。「黃金時代」是一個發現微觀與宏觀的年代。
  • 敦煌壁畫中最為動人的,就是乘風飛舞的仙女,稱之為「飛天」,有的手執樂器,有的手捧花朵,飛翔於天空之中,衣帶飄揚,姿態美妙。另外,在敦煌壁畫之中,最為突出的是「供養人像」,就是出錢修寺塑像的善士施主們的形象。
  • 「聖母領報」(The Annunciation,譯註)是最受歡迎的基督教藝術主題之一。這個至關重要的聖經故事出自《路加福音》。故事中,上帝派天使長加百列(Gabriel)去拜訪一位住在拿撒勒的童貞女瑪利亞。天使長告訴她,她將誕下上帝之子耶穌。起初瑪利亞感到驚訝,質疑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加百列向她解釋說,聖靈要降臨在她身上。瑪麗謙卑地接受了上帝的旨意。
  • 1874年,王家藝術學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在倫敦舉辦展覽,展出一位新手藝術家的精美畫作。這幅畫的標題是「點名」(The Roll Call),描繪因克曼戰役(the Battle of Inkerman)結束後的細節。展覽還沒結束,《點名》就已經成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評價很高的畫作了。
  • 胡塞佩‧德‧里韋拉(Jusepe de Ribera,1591–1652年)是西班牙17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但人們可能想不到,他的整個藝術生涯是在意大利度過的。他被稱為「洛‧斯帕尼奧雷托」(Lo Spagnoletto),意即「西班牙小子」,是卡拉瓦喬最有才華的追隨者之一。在藝術創作中,里韋拉對卡拉瓦喬強烈戲劇化的明暗對比進行改造,探索出了更明亮的光影效果。里韋拉還融合了威尼斯畫派的色彩、西班牙繪畫的寫實、博洛尼亞的古典主義和羅馬畫派的造型。
  •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展覽已經工業城拉開帷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Jenny Zeng/大紀元)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展覽已經於10月11日在紐約布碌崙(布魯克林)工業城拉開帷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為期約三個月。期間紐約人無需遠赴羅馬,即可近距離體驗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的藝術精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