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花東秘境 「慕谷慕魚」生態廊

揚安生 撰文、攝影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西起霧社廬山,越過中央山脈(能高山與奇萊山鞍部),東下木瓜溪至花蓮銅門,能高道東段台14線的高山公路位於花蓮縣秀林鄉木瓜溪上游,為公路開設之前,唯一橫貫台灣中央山脈的古道路。由花蓮循9丙線道南行,經仁壽橋右轉上台14線後,即可進入銅門村–「慕谷慕魚」。

大約三百年前,原本居住在南投春陽溫泉的太魯閣族,翻越奇萊峰、能高山,來到秀林鄉木瓜溪的河階地開墾,為了感懷第一批自南投翻山越嶺定居於此的太魯閣族祖先,秀林鄉銅門村的子孫們以當時一個大家族的名字「慕谷慕魚」(Mukumugi)來稱呼木瓜溪及清水溪一帶的土地。

這是一個連花蓮在地人也鮮少到訪的秘境,流經此處的清水溪,以優美的巨石紋理、澄澈碧綠的深潭、彷如秘境的溪谷景觀,博得「小太魯閣」美名。


銅門舊稱同門,意為山麓的平坦之地,1918年1月,日本人開鑿完成能高道路,因本地產銅,且為路的隘口,取名銅門。銅門打鐵業相當興盛,銅門村盛產外型古樸的純手工打造「銅門刀」,尤其是登山用的砍草刀和原住民用的蕃刀,既銳利又耐用,以品質與鋒利度稱冠全台。喜歡拍攝古早人文的影友,來到銅門,可千萬不要錯過哦!

銅門除了擁有大自然的厚愛外,當地居民的愛護也保存了原始的自然景觀。2003年初,銅門村村長伍順義帶領當地居民開發部落生態旅遊,積極展開木瓜溪上游的清水溪、翡翠谷無名溪等為期三年的封溪護漁行動,成立護溪巡守隊,讓溪流生物獲得喘息空間,恢復原有生態;同時,於銅門村各主要道路及登山步道旁種植約二千餘顆的山櫻花,每到了冬季山櫻花期,櫻花美景加上社區居民配合環境主動規劃設計的部落人文,形成最佳生態旅遊景點,到了這裡還可以品嚐原住民佳餚唷!

封溪三年後,清水溪於2006年重新開放,人類給大自然的修生養息,如今大自然回歸本色,重新展現造物者神來之筆!

慕谷慕魚生態廊道主要是沿著木瓜溪、清水溪而建的產業道路所構成,兩條溪流的水力資源相當豐沛,沿線共有龍溪、龍澗、水連、清水、清流、銅門、榕樹、初英等九座發電廠,所生產的電力約百份之九十供作台灣西部地區民生使用。

清水溪為木瓜溪上游的支流,發源自中央山脈的能高南峰(標高3,349公尺)和知亞干山(標高3,059公尺),清澈碧藍的溪水自高山潺潺流下,切出一條巨石處處的清麗幽谷。

這一段古道因地處高山人跡少至,10月的能高道上萬蝶繽紛起舞的奇美夢幻景觀,成千上萬隻色彩斑斕的蝴蝶在道路兩旁翩翩起舞,種類有數百種,驚人畫面就這樣一直持續上山不斷的上演,直如人間仙境!


欲進入東段各電廠先要在銅門派出所理入山證,車過銅門派出所不久,即可見到闢建在木瓜溪對岸山壁上、建於一九五五年的銅門發電廠。橫跨在溪上的聯外吊橋,古樸的橋身十分優美,山崖側邊設置一溢流口,宛如銀劍般瀑布渲洩而下,氣勢磅礡,雖然這個氣勢多了點人工化,仍然挺美的!

進入銅門管制哨,沿著木瓜溪旁的山路走,由於路很窄,單線雙向,須禮讓小心會車。很快就可看見橫跨清水溪的紅色楊清大拱橋,欲前往清水發電廠在楊清橋頭前的三叉路要走中間水泥道,繼續沿著山間小路徐徐而上。

欲進入東段各電廠先要在銅門派出所理入山證(以身分證辦理,規費每人10元, 即辦即發),車過銅門派出所不久,即可見到闢建在木瓜溪對岸山壁上、建於一九五五年的銅門發電廠。銅門發電廠是銅門地區九座電廠之一裡面共有三部機組發電。景色怡人橫跨在溪上的聯外吊橋,古樸的橋身十分優美,山崖側邊設置一溢流口,宛如銀劍般瀑布渲洩而下,氣勢磅礡,這個氣勢多了點人工化,但是還是很美啦!



進入銅門管制哨,沿著木瓜溪旁的山路走,由於路很小,單線雙向,須禮讓小心會車。很快就可看見跨越清水溪的楊清橋,紅色的拱橋在綠林溪谷中顯得十分搶眼,注意若要前往清水發電廠,在楊清橋頭前三叉路,要走中間水泥道,繼續沿著山間小路徐徐而上;沿途在原始闊葉、路旁綠意盎然山蘇林,溪谷兩側山壁因溪水長期沖刷而呈峽谷地形,層次豐富巖層、配上潔白如玉的大理石,形象藝術的幾何紋理,清晰的刻劃於巨石,通透寶藍清水溪,水流行雲的溪瀑、碧波灩瀲,注入黝綠色的深潭,呈現出優美的大自然藝術創作。




清水發電廠雖是三公裡路程,愈往上游走,景色愈是精采。穿過第一個隧道後,右側嶙峋山壁上,留有清楚的風蝕痕跡;下方的深潭據說深約十一公尺,一旁還有處彎月型的水潭,因而被稱為「彎月峽谷」。即使用12mm廣角鏡頭拍攝,也無法將整個壯闊雄偉的彎月峽谷風光場景入鏡。(如有魚尾鏡,方能盡攝全景!)路旁有多處木梯石階可下至溪底,幽深的溪谷碧水澄淨如鏡,水中悠游的苦花魚,清晰可見。

清水發電廠雖是三公里路程,愈往上游走,景色愈是精采。穿過第一個隧道後,右側嶙峋山壁上,留有清楚的風蝕痕跡;下方的深潭據說深約十一公尺,一旁還有處彎月型的水潭,因而被稱為「彎月峽谷」。使用12mm廣角鏡頭拍攝,無法將整個壯闊雄偉的彎月峽谷風光場景入鏡。(攝友如有魚尾鏡,此大景派上用場喔)!留意路旁有多處木梯石階可下至溪底,溪底少有人至的原始氣息。這樣幽深的溪谷真教人喜愛!



全台最美的水霸景觀

水光山色真是美得讓人心醉!返回台14線越過清水橋,公路順著溪谷前進,蜿蜒曲折,連綿不絕的明隧道,更顯山谷幽深雄偉。約行2公里來到龍澗橋可見龍澗發電廠,電廠前有個小公園及土地廟(水簾祠)。週邊遊走,遊客只能遠觀龍鳳壩,頂上方即是龍鳳大峽谷。非台電工作人員是禁止進入,龍鳳壩是龍溪(巴托蘭溪)、鳳溪(巴托烏溪)的 交會處,在溪谷當中到處可以看到巨大壯碩的岩石散佈在河床當中,並且至少有六條以上的 支流散佈在這中間,也是全台最美的水霸景觀。




龍溪電廠身藏高山幽谷中,晝夜溫差大,雲霧終年裊繞飄,山崖也令人感受出鬼斧神工!

從龍澗往奇萊方向前進,從龍澗橋左方的岔路上行,一邊是懸崖峭壁,另一邊是溪流深谷。行約十二公里處,可遇一叉路,右轉入山洞可通往最終點16公里龍溪電廠。龍溪電廠身藏高山幽谷中,晝夜溫差大,雲霧終年裊繞飄,如國畫裡層次朦朧的美,偶爾撥得雲開,使見龍溪電廠真面目。返回台14線續行則過密林不久,山迴開闊視野即是眺望天長斷崖的絕色地點。因受柯羅莎颱風影響,天長隧道至奇萊路段,因多處坍方,且路況差,遊客只能來到盤石保電所,可在此方便迴車打道回府,劃下能高道東段台14線的高山公路之旅的句點。



拍攝白色大理石及溪流注意明暗反差,如何拍出高光不過曝、暗部有細節的照片,包圍曝光是溪瀑最佳拍攝手法。構圖上要訣須注意水流延伸及週邊岩石彩紋,構出有透藍清徹見底清水溪,更顯出照片層次分明。只要細心觀察,按下慢速快門,讓溪瀑行水如雲,一樣您也能拍出美美圖。


注意事項:1.天候變化及發電廠洩洪,如遇溪水稍漲,迅速離開溪谷。2.清水發電廠為最終道路,車子不易迴轉,見圖19長條瀑及隧道前可迴車。3.進入清水溪,須先在銅門派出所辦理入山證,隨到隨辦,手續費每人10元。

開車:從花蓮市出發走台9線,在「干城」西轉入台9丙線,亦可從花蓮市出發時直接取道台9丙線,行過「仁壽橋」後右轉上台14線,即可進入銅門村。


沿途溪瀑終年不斷,造就了重要的水力發電廠。

位於龍澗發電廠下的木瓜溪的古溫泉,又名小貫溫泉。

位於龍澗發電廠下的木瓜溪的古溫泉,又名小貫溫泉,這處溫泉約在日治時代,由電廠工作的人員發現的 ,湧泉量不僅全台最大,更是亞洲之冠。 深處電廠禁地,想必當地台電員工的私房泡湯祕境!一般遊客是無法一親芳澤。

──轉載自 自然顏色//www.pse100i.idv.tw/index2.html @*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日出萬里有多處拍攝點,大武崙漁港、外木山澳漁港、北海岸台2線52公里處的萬里獅子公園更是拍攝大視野日出萬里絕色景點。
  • 三貂角燈塔為台灣最早可以看到日出的地方,蔚藍的海岸,藍天搭配美麗白色建築有如來到希臘愛琴海,海風徐徐吹來真正是滿舒服的。
  • 政治動盪和反戰的焦慮,或許是現代藝術普遍給人醜陋之感的兩個原因。然而,在激進政治的熾熱表象之下,如達達主義等藝術運動還隱含著更為陰暗的深層意涵:它們視覺化地傳達了後現代哲學,即虛無主義、非存在論(nonbeing)和生命無意義的觀念。畢加索筆下的人物形象支離破碎,反映了現代人在拋棄傳統真理觀之後所體驗的意義與秩序的崩解。
  • 「科尼什藝術村」(Cornish Colony),是美國早期數一數二的藝術村。藝術村的中心是聖高登斯的住所與他後來建造的工作室。這個地方現在是「聖高登斯國家歷史公園」(Saint-Gaudens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所在,由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管理,想了解美國的歷史、藝術和大自然,這個風景如詩如畫的藝術村再適合不過了。
  •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 那西索斯和回音女神的故事在17世紀是一個熱門的畫題。克勞得的這幅畫是目前唯一已知他嘗試這種題材的作品。……這情景像不像人間仙境?難怪Claude(克勞得)會成為17世紀英國最受人讚賞的畫家和收藏家的寵兒。
  • 16世紀初,意大利曼托瓦公爵費德里戈‧岡薩加(Federigo Gonzaga)請藝術家朱利奧‧羅馬諾(Giulio Romano)以「純粹休閒」為目的,為他建造一座遊憩宮殿來接待貴賓。當時,曼托瓦市是意大利中部四個湖泊中的一個島嶼。宮殿位於城市牆外一處較小的島嶼上,名為得特宮(Teieto)。
  • 「寒冷時,茶會給你溫暖;燥熱時,茶會使你鎮定;沮喪時,茶會給你鼓舞;亢奮時,茶會令你冷靜。」這首小詩的作者是前英國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09-1898),精簡地詮釋了這種飲品風靡全球的原因。
  • 老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Sr.)是著名的維吉尼亞種植園主,亦是政治家和愛國者,於1760年為他的家族建造了蒙彼利埃(Montpelier )。這座以喬治式建築風格設計的宅第位於夏洛茨維爾(Charlottesville)北部的橙縣。最初,這座宅第的外觀以簡單且正式的對稱呈現。
  • 1788年以來,參眾議員們就在里奇蒙(Richmond)的維吉尼亞州議會大廈(the Virginia state Capitol)舉行會議,這裡也是全美最早用英文召開代表大會的地方。宏偉的議會大廈坐落在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的肖克山頂(Shockoe Hill),是新世界第一座以古典神廟為設計基礎的公共建築,也是美國第一座新古典主義公共建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