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尊嚴:有次料理刀具舖
三条通與四條通間,加蓋雨棚格狀巷道中,新興百元商店、印度民族風服飾、紋身圖騰流行次文化、「和裝小物」舖、竹筍批發商、文房具舖、湯葉(豆皮)舖等,各種新舊店舖交陳。
「錦市場」隱身其間,卻牽動著京都人生活的脈動,壓抑的京都性格在這裡瞬間得到原始而溫暖的釋放。
捨棄了高級店舖層層鋪排的商品展示與服務儀禮,還原並大方地呈現來自原物料生命之美的快感。香氣瀰漫大半條街面的大桶子炒茶,嗅覺感官先是被觸動起來,各式茶葉陳列在色澤淳厚的大木箱裡,煎茶、玉露、番茶等一一標示清楚,寬幅的厚重布簾上印著書法字體的店號。
買酒嗎?純釀清酒在原木酒桶裡隨開隨裝,綠色的玻璃酒瓶上貼著書法字體的商標,大器而不含糊。
原來日式的優雅依舊藏在細節裡。
季節時蔬幸福地浸潤在漬醋中,從昆布到紫菜,鮮魚到醃魚乾,各式的麩、麵、湯葉,都調和在豐富的節奏鋪陳裡。
更令人驚訝的是對於單一原料的專注與執著,從一顆黑豆到整套的黑豆餐;從黃豆腐、黃豆漿到現炸「黃豆甜甜圈」,這個四条通之北,介於烏丸通及河原町通之間的「錦小路通」,十足是京都生活創意能量的貼身口袋
有次料理道具舖無疑是這個口袋中百年不鈍的摺疊小刀。
自日本戰國時代創業至今四百餘年,一路劃破歷史困頓關口,堅持「為使用者而做」的理念,承襲御用鍛冶傳統,並以「京都的廚房」而聞名。
位於錦小路通上靠近御幸町通,店內單純而明亮的玻璃櫃裡,各式鋼質木炳刀具分門別類依序排列,生魚片專用、硬木削切專用、左撇子專用,切、片、斬、剁專用及各式規格,每一種都有名字,單純的材料與造型蘊含不凡的實用美學。
刀具,無疑是有次的主角,從店內文宣沉黑的封面上,一把像是從遠古歷史走出的現代「相出刃庖丁」,刀面上從未暗將明的鐵灰到刀刃的曙光銀灰,形成三道漸層色帶,緊鄰刀背的一側手工刻出店號「有次」,小小的刀面上每個線條都帶著豐富的手工語言,應是店主刻意放大層次以使顧客專注把賞,並直接以非言傳的視覺力度進行深層的對話。
同樣的對話也發生在銅錫製湯瓢、鍋具、磨板、壺具之上。這樣的語言同時映射著歷史傳承的精神,以及因應使用者手路需求的各種創新。
原來,從御用鍛造刀具起始,「有次」力求以永恆的時間,追求實用工具傳統設計的極致之美。以單純的鋼、銅,或銅質底表面錫處理為材料,為使用者需求手工打造的料理道具,漸漸為全國一流的料理人所喜愛及敬重。
因為配合使用者而「在細節上有極微妙的處理」,「有次」發展出「被使用的人所磨練出來的工具美學」,即使小小的根莖類食材研磨板,每一個磨刃的角度都經過研究,以使研磨節奏一氣呵成並保留食物的水分,一旦使用就愛不釋手,再也無法被取代。
世代相傳的維修責任亦根植於同樣的堅持,一百年前的鍋子也負責修理,使料理道具成為日本料理精神的一部分,真正「被無數人珍惜愛用的幸福之美」。
今日來到「有次」,英語的刀具簡介讓傳統工藝進一步與國際對話,坐在櫃檯前,一面翻閱著各式簡介,一面欣賞櫃檯後進行的「磨刀」演出,這場安靜的小小演出裡,記憶著師徒傳承,記憶著數百年來忠於所託的專業職志,記憶著工藝者與顧客間共同琢磨技藝的完美追求。
選了一把小刀送給好友,驚訝於竟然有即時現場刻名的服務。
在粗厚的原木樹幹上,工作人員刻下專屬的印記,在刀面上融合為整個手工語言的一部分,無以言傳的心意已十足,並且在那一刻,彷彿已參與了數百年來美之形質的凝練。@
摘自:《原鄉時尚》 天下雜誌出版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