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堅持讓泉利鐵店馳名中外

作者:賴友容 /撰文、攝影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3日訊】號稱南贏第一街的橋南老街,是台南鹽水鎮最早開發的街道。走過2百餘年歷史的老街上,留下的古老建物已寥寥無幾,而仍在微傾古木屋中的「泉利鐵店」,操作祖先的古董器具,延續著先人打鐵手藝,打鐵聲聲卻活絡著街道歷史,稱得是見證月津文化史的活招牌。堅持單傳家藝,堅持以純手工打造農刀鐵具的品質,堅持「戴斗笠」上工的第5代當家李一男,讓泉利鐵店聞名中外。

泉利打鐵老舖,可列為鹽水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商店、以及全台僅存最古老的打鐵舖。從14歲就開始學習打鐵,52個年頭匆匆已過,生火打鐵的工作是不輕鬆的,天天忍受炙熱高溫、使盡力氣趁熱敲打鐵器,李一男對此表示,習慣了就不覺得苦,這木造老屋通風、一直很涼爽,不覺得熱。

堅持原則堅持品質
早期李家祖先從福建泉州來此,代代相承2百餘年已有第6代繼承,但只挑合適的一子承接衣缽保留祖傳手藝,也就是堅持一代只傳一子,避免兄弟形成同業競爭是其特色。難掩得意笑容的李一男指出,來訪學者多誇他的祖先有智慧,説一代傳授2子以上,今天就不會出名了。

長年戴著斗笠而形成標記的李一男指出,如把斗笠拿下來就沒人認得他了,他幾乎天天守著老鐵舖,一年到頭僅休3天的年假。打鐵舖目前仍繼續使用祖先的風櫃、削刀板凳、水槽等等鎮店古物,已成李家傳家寶,也見證著李家從大陸傳來泉州傳統的打鐵手藝。而以店名「泉利」起頭的門聯每年不斷地換新,但傳了6代還是這21字,李一男強調祖傳的門聯不能更改。


坐在祖傳的削刀板凳上,以純手工「削刀」方式製刀。〈攝影:賴友容/大紀元〉


古董風櫃(圖左有拉桿),依然虎虎生風。

李家打鐵老舖以百年商譽加上祖傳純手工煉製鐵器,建立了金字招牌。堅持只打造農刀器具的李一男,對鐵具耐用的品質相當有自信,因此堅持「不二價」且售價比機器製品貴2倍以上,還是吸引人漂洋過海前來購買。李一男也堅持絕不為年輕人製刀,避免用來打殺。

代代相傳的另一項傳統,就是每年端午節正午,都必須從古井汲取「午時水」,注滿於百年歷史水槽中,作為打鐵使用水。李一男指出,以午時水作為鑄造鐵器的用水,因相傳午時水是「至陽之水」,陽剛之氣讓打造出來的鐵具,更加堅硬、鋒利而耐用。遵循古法鑄鋼,最具生命力。


裝「午時水」的水槽已被青苔所綠化。〈攝影:賴友容/大紀元〉

特色老店處處驚喜
經受風吹雨打、天搖地動2百餘年,依然挺拔的打鐵老厝,由福杉建造卻敵不過白蟻啃食,逐漸傾斜的屋面讓李一男相當擔心,他說祖傳的東西一定要珍惜,因此才在老鋪旁搭起一間工作坊,作為展示鐵器成品,也讓老店受扶持延續下去。


泉利打鐵老舖古木屋已傾斜的屋面。〈攝影:賴友容/大紀元〉

一片片木板組合成的裝卸式門窗,是橋南老街上古老建物的特色,白天拆下的門窗板可充作桌面使用,利於通風又寬敞了空間、解決店面狹小的問題。李一男拿起木板片表演如何裝上窗台,他說關店時叫作「穿門、穿店窗」,像人穿衣服一樣把木板片穿上窗,早上開店時就把木板逐片脫下來。

歲月的痕跡在福杉打造的百年窗檻留下了深深的凹槽,李一男解釋説,顧客的手經常扶著窗檻與老板話家常、或交易,在歷經長久年代、積累所形成的磨損;而跨進跨出的門檻就被踢得更嚴重了,老早已換新的。難以察覺的傷害經過時間的累積,危害程度的嚴重性令人難以置信。


百年鹿角鐵砧。〈攝影:賴友容/大紀元〉

保存清朝木製店舖傳統風貌的打鐵老店,其水槽、木屋、長板凳等皆是使用超過2百年的古物,它們變成的模樣讓腦殼難以想像,細細觀察、處處驚喜,為鄉土文化旅遊必造訪之地。◇


準備退休的李一男已將棒子交給第6代。〈攝影:賴友容/大紀元〉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政治動盪和反戰的焦慮,或許是現代藝術普遍給人醜陋之感的兩個原因。然而,在激進政治的熾熱表象之下,如達達主義等藝術運動還隱含著更為陰暗的深層意涵:它們視覺化地傳達了後現代哲學,即虛無主義、非存在論(nonbeing)和生命無意義的觀念。畢加索筆下的人物形象支離破碎,反映了現代人在拋棄傳統真理觀之後所體驗的意義與秩序的崩解。
  • 「科尼什藝術村」(Cornish Colony),是美國早期數一數二的藝術村。藝術村的中心是聖高登斯的住所與他後來建造的工作室。這個地方現在是「聖高登斯國家歷史公園」(Saint-Gaudens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所在,由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管理,想了解美國的歷史、藝術和大自然,這個風景如詩如畫的藝術村再適合不過了。
  •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 那西索斯和回音女神的故事在17世紀是一個熱門的畫題。克勞得的這幅畫是目前唯一已知他嘗試這種題材的作品。……這情景像不像人間仙境?難怪Claude(克勞得)會成為17世紀英國最受人讚賞的畫家和收藏家的寵兒。
  • 16世紀初,意大利曼托瓦公爵費德里戈‧岡薩加(Federigo Gonzaga)請藝術家朱利奧‧羅馬諾(Giulio Romano)以「純粹休閒」為目的,為他建造一座遊憩宮殿來接待貴賓。當時,曼托瓦市是意大利中部四個湖泊中的一個島嶼。宮殿位於城市牆外一處較小的島嶼上,名為得特宮(Teieto)。
  • 「寒冷時,茶會給你溫暖;燥熱時,茶會使你鎮定;沮喪時,茶會給你鼓舞;亢奮時,茶會令你冷靜。」這首小詩的作者是前英國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09-1898),精簡地詮釋了這種飲品風靡全球的原因。
  • 老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Sr.)是著名的維吉尼亞種植園主,亦是政治家和愛國者,於1760年為他的家族建造了蒙彼利埃(Montpelier )。這座以喬治式建築風格設計的宅第位於夏洛茨維爾(Charlottesville)北部的橙縣。最初,這座宅第的外觀以簡單且正式的對稱呈現。
  • 1788年以來,參眾議員們就在里奇蒙(Richmond)的維吉尼亞州議會大廈(the Virginia state Capitol)舉行會議,這裡也是全美最早用英文召開代表大會的地方。宏偉的議會大廈坐落在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的肖克山頂(Shockoe Hill),是新世界第一座以古典神廟為設計基礎的公共建築,也是美國第一座新古典主義公共建築。
  • 美國的開國元勛們以古典和基督教哲學原則創建了國家。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給法國藝術家皮埃爾‧朗方(Pierre Charles L'Enfant)的信中表示,國會大廈的建築應以「通過數千年認可的古代典範」為設計基礎。
  • 聖本特教堂位在丹麥靈斯泰茲(Ringsted, Denmark),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最古老的磚造教堂,也是丹麥第一座王室教堂。教堂在1170年由丹麥國王瓦爾德馬一世(King Valdemar I)委託建造,作為父親聖克努特(St. Canute)的陵墓與紀念之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