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筆花共舞賞析

鄭麗慧 文/攝影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3日訊】書法的各種字體,有如不同的藝術及語言的表達,而插花藉著技巧,展現花的美。筆花共舞,讓花的身影旋於樸實典雅浪漫的筆觸中,讓書畫與花藝在呢喃、纏绵、交融中,綻放另一種美雅與芬芳。

將府城4位書法家,石經綸的草書、王錫圭的隸書、馮益三的蒃書、陳宏田的行書,四種字體融合在花藝裏,以書法的黑白表現出來,有如花藝也在寫好幾幅不同意義的字體。

有些作品以不同字體的背景及字型的特色、字義來表現花藝,有如書卷的作品,有如字體的作品,有如字義的作品,在寧靜的美感中交融成綿綿不絕的樂章。

筆花傳情~以金銀色瓦楞紙做出長筒狀,有如一隻隻的筆,藉著單一花材來表現筆觸簡潔有力的感覺。

振翅高飛~靈感來自書法字型所拖曳的二條直線,以白木來表現,整個作品使用清淡的色彩,有如摒除一切,無憂無慮。

荷~這個作品以自然乾燥的荷葉,紅色的火燄百合,來表現自然界生與死的對比,並表達書法作品的字意,紅色火燄百合更表達了淩波獨吐紅的意境,更以百香果藤來對應荷字的感覺。

四季~以各種顏色的玫瑰來表現春夏秋冬四季,充滿詩情畫意。

悟道~為了以黑白竹片來表達它的蒼勁古樸的字型,未使用其它色彩,由如悟道的清修,生活中隨時可見的風動草,表現了強紉的生命力。

隨心所欲~從傳統的束縛中破繭而出,幻化成一隻美麗的蝴蝶。以貓柳做成架構,文心蘭有如從繭中掙脫的蝴蝶,作品更表現傳統與現代的對比。(//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3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二十四日電)想要品嘗台灣各地美食不用出遠門,各地美食一應俱全的「台灣文化美食物產展」,今天起到四月四日在台中市中友百貨公司登場,展示金門、澎湖離島物產、茶藝、地方美食及日式商品,現場還有書法、花藝及民俗音樂大觀園等展覽,民眾不妨利用閒暇參觀瀏覽。
  • (大紀元記者林紫樺台南報導)『筆花共舞』特展首次結合墨香和花香將書法及花藝融合展出,這場別有意境的書畫花藝聯展,係由府城書法名家石經綸、王錫圭、馮益三、陳宏田和中華花藝研究推廣基金會南區分會共同舉辦。
  • 歷史上有許多傑出的藝術家雖然英年早逝,卻流芳百世。19世紀初藝術家理查德‧帕克斯‧波寧頓(Richard Parkes Bonington,1802—1828年)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儘管波寧頓再過幾週就是26歲生日,卻因肺結核過世。他的整個藝術創作生涯大約10年的時間,唯後5年才創作油畫。儘管如此,大眾依舊公認波寧頓是他那個時代重要的藝術家,影響了法國和英國的浪漫主義運動。
  •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傳說中的八仙中漢鍾離度化呂洞賓修道成仙的故事。 《鍾離度呂》局部。(正見網)
    黃粱一夢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其實它有多個版本,講述的卻是不同的神仙度人的故事,鍾離度呂就是其中之一。
  • 《被俘的安德洛瑪刻》(Captive Andromache,約1888年)由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構思並創作,動人地展現了母親與孩子、丈夫與妻子之間的情感。在萊頓敏感的筆觸下,這些充滿愛的親緣關係,為安德洛瑪刻在特洛伊戰爭後經歷的國破家亡,提供了修復的解藥。這幅畫也提醒我們,往往透過失去,我們才學會珍惜擁有。
  • 中東地毯與歐洲繪畫有著相互交織的歷史。在文藝復興時期,在宗教繪畫和肖像畫中常出現進口地毯,尤其是來自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地毯。這些充滿異國情調、昂貴的紡織品可以用來展現財富、現世性和地位。它們還為畫面的構圖增添了色彩和圖案。
  • 蓋德克解釋,戶外寫生有一個挑戰,就是看到的風景有太多的細節令人不知從何下手。摩爾教他如何將場景分解為簡單的圖形來找到繪畫的焦點,然後學習場景構圖的明暗變化(value,即明度)。剛開始的時候,蓋德克限制蓋德克只能用黑色、白色和灰色來調色,用明暗來描繪形體。
  • 德拉克洛瓦熱衷於描繪異國帶有充沛情感的場景,以此凸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張力。這些元素充分體現在他對大型貓科動物(特別是獅子和老虎)的描繪上。在他整個職涯中,他都在觀察這些貓科動物,了解它們的習性,然後運用各種媒材捕捉貓科動物威風凜凜的一面。由此創作出知名的藝術作品也都成為他的傑作。
  • 幾世紀以來,學者們一直試圖釐清關於荷馬的真相:是否真有這樣一個人?如果有,這些著名的故事是否源於他的創作?他的神話故事是否具有歷史真實性?這些詩作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還是不同作者原始素材的累積,仍是有待商榷的問題,但大家都達成共識:這些詩最初是在希臘文字廣泛發展之前,於公元前7、8世紀之交的某個時候創作出來並口耳相傳的。
  •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