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玩遊戲時除了你之外,其他每個人都知道規則,這樣你根本沒辦法一起和別人玩,這種情況令你感到心灰意冷。
現在再想像一下,遊戲規則一改再改:
「等你過關就可以得兩百元。」
「等你過關就要付兩百元。」
「等你過關什麼事也沒有。」
你很快發明出自己的規則,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參與。
孩子的處境也是一樣。如果你不告訴他們規則--你希望他們怎麼做--他們也就無從遵守規則。如果你告訴他們一項規則,可是遭到反對後就更改規則,孩子也不會當一回事。如果你定立一些孩子根本不可能遵守的規矩,將會有吵不完的架和無謂的爭端發生,那樣對孩子也是不公平的。
考慮現實情況定規則
規矩就是界定孩子行為的範圍。規矩不僅需要前後一貫,也需要反映出你以現實情況為基礎,希望孩子在那個階段達到你對他的期待。例如,要求學步兒能像成人一樣保持整齊清潔,就是不切實際,因為他所有的活動規劃都在引導著他走向你所謂的亂七八糟這個方向。解決方法是不要定出保持整潔的規矩,因為你根本沒實現的機會,在你的監督下他還是會玩得一蹋糊塗--他會趁你轉過頭的時候拿起麥克筆,等你發現牆壁上到處是他的塗鴉,也只能怪自己。
父母親常犯的錯誤是,對孩子理解層次的期待遠超過孩子本身的理解能力,不過有些則正好相反,偶爾父母仍認為孩子停留在小嬰兒時期,雖然孩子脫離那個階段很久了,還是以嬰兒的方式對待他。父母們常難以認清嬰兒期已經過去了,特別是在這個孩子是他們最小和最後一個的情況下。還有些父母把孩子當嬰兒看待的原因是,這樣照顧起來比較簡單。
從醫院把孩子帶回家這件事情彷彿是昨天才發生的,轉眼間孩子已經兩、三歲了,可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和才剛出生的嬰兒所需要的照顧方式截然不同,如果你堅持以育嬰方式對待孩子,不讓他嘗試自己吃飯這種簡單的工作,他一定非常渴望能試試看而極力反抗。以他的年紀去做清潔的工作還太小,可是如果你讓他在不傷到任何人的範圍內表現他的獨立方式,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孩子需要學習空間,不要抑制他的發展。
不要對孩子要求完美,讓一切順其自然。認清現實情況,才不致陷孩子於失敗的境地。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天才保母JO》@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