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的國寶級刺繡家

謝書賢的針下乾坤

周宇 整理自 《謝書賢繡展資料》
font print 人氣: 86
【字號】    
   標籤: tags: , ,

謝書賢女士研究刺繡多年,造詣甚深,其針法集各家之所長而有獨特的創見。技巧之變化,優美,現代實不多見。無論山水、人物、仕女、花鳥等,在她的針尖下無不栩栩有生氣,其運針之靈活猶如畫筆之隨意揮洒,充份表現出國畫之筆法與墨色,實已到了「得心應手」之境地。

刺繡是一種結合《繪》與《繡》的綜合藝術,然非繪畫之翻版,需《繪》與《繡》相互為用才能發揮效果。有時《繡》比《畫》更具真實感;譬如仕女頭髮盤曲而成髻,畫筆可以一揮而就,雖成一縷黑色亦無須解釋其髮紋,在適當的位置添上幾筆髮梢,紋理自顯。刺繡則不然,一定要依照頭髮紋路而轉折,否則看起來沒有真實生動之感覺,這是畫與繡不同的地方。丁佩繡譜云﹕「繡與畫並通」,是通其理也。我們鑑賞一幅刺繡作品,除審度其技法外,要經得 起「畫理」的考驗才算是成功的作品。

謝女士雖然繡藝超群,令人驚訝的是她不曾在此領域「拜師學藝」。研習刺繡完全是一個偶然﹕1953年時,她想買一件繡品,因為價格昂貴而產生了自己嘗試的動機。這一試居然試出了興趣,一步步的鑽研,進步神速。1958年即獲得救國團舉辦之全國女青年工藝美術競賽第一名,給予她很大的鼓勵,更鍥而不捨的探究,終於創出了她自己的風格。特別是突破了前人繡藝局限於「工筆」的範圍,邁向了「寫意」的境界。

《山光雲影 — 黃君壁畫本》 緞底 29 44 cm 第五屆全國美展邀請展出

《駿馬奔騰 — 徐悲鴻畫本》紙底 34.5 29.5 cm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木蘭從軍》1962年 國軍文康競賽最高獎 蔣宋美齡收藏

1962年謝女士以「木蘭從軍」圖參加國軍文康競賽,獲得最高獎金,並蒙蔣夫人宋美齡女士之讚賞,入選自由中國美展,當代名家作品展,第四屆全國美展等;第五屆全國美展邀請展出,這是刺繡家獲得此項榮譽的第一人。

1964年接受菲律賓華僑總商會之委託,精繡馬嘉柏舉總統及夫人像兩幅,運抵馬尼拉後,當地僑報一致讚佩。1968年應教育部之邀請,選送作品參加蒙特婁博覽會,觀賞者佳評不絕,並有願出高價收藏者,因必須運回國內參展出而婉拒。

菲律賓總統馬嘉柏舉繡像 (原作彩色)


(刺繡人像,以像為優先,藝術性次之,兩者兼備,上乘之作。馬嘉柏舉總統及夫人像,應菲律賓華商總會之請而繡,當繡像送抵馬尼拉後,該地僑報讚譽有嘉。)

上伏塔總統亞默可繡像

刺繡是一種很費時間的工作,如無耐心,若不認真,難期有成,謝女士於接受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時,在輔仁大學家政系講授刺繡。為了專心繡書了辭去教職,可見其對事之認真,再加上她的耐心與天賦,才有如此傑出的成就,她的作品精細而有氣韻,技法有獨創之新意,在我國悠久的刺繡史上實開創了另外的一頁。@

(整理自《謝書賢刺繡集》 — 『謝書賢繡展資料』,2006年6月出版)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刺繡俗稱「繡花」,是以繡針引彩線,在絲帛上繡出所設計的圖樣﹔繡畫之精彩,在於以針、線代筆,幾乎讓人分不清是畫是繡,甚至比原畫更增一分光澤與質感。根據出土文物的考證,刺繡的起源可溯及殷商,可以說一門源遠流長的中國工藝。
  • 波士頓美術館最近整修完成的展廳展出150多件、跨越4,000多年歷史的珠寶,主題:「超越輝煌:聚焦館藏珠寶」(Beyond Brilliance: Highlights from the Jewelry Collection)。這些珠寶述說著從遙遠的過去到現在,關於愛情、戰爭、死亡、全球貿易、政治、科學與藝術的故事。
  • 中東地毯與歐洲繪畫有著相互交織的歷史。在文藝復興時期,在宗教繪畫和肖像畫中常出現進口地毯,尤其是來自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地毯。這些充滿異國情調、昂貴的紡織品可以用來展現財富、現世性和地位。它們還為畫面的構圖增添了色彩和圖案。
  • 政治動盪和反戰的焦慮,或許是現代藝術普遍給人醜陋之感的兩個原因。然而,在激進政治的熾熱表象之下,如達達主義等藝術運動還隱含著更為陰暗的深層意涵:它們視覺化地傳達了後現代哲學,即虛無主義、非存在論(nonbeing)和生命無意義的觀念。畢加索筆下的人物形象支離破碎,反映了現代人在拋棄傳統真理觀之後所體驗的意義與秩序的崩解。
  • 「科尼什藝術村」(Cornish Colony),是美國早期數一數二的藝術村。藝術村的中心是聖高登斯的住所與他後來建造的工作室。這個地方現在是「聖高登斯國家歷史公園」(Saint-Gaudens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所在,由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管理,想了解美國的歷史、藝術和大自然,這個風景如詩如畫的藝術村再適合不過了。
  •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 那西索斯和回音女神的故事在17世紀是一個熱門的畫題。克勞得的這幅畫是目前唯一已知他嘗試這種題材的作品。……這情景像不像人間仙境?難怪Claude(克勞得)會成為17世紀英國最受人讚賞的畫家和收藏家的寵兒。
  • 16世紀初,意大利曼托瓦公爵費德里戈‧岡薩加(Federigo Gonzaga)請藝術家朱利奧‧羅馬諾(Giulio Romano)以「純粹休閒」為目的,為他建造一座遊憩宮殿來接待貴賓。當時,曼托瓦市是意大利中部四個湖泊中的一個島嶼。宮殿位於城市牆外一處較小的島嶼上,名為得特宮(Teieto)。
  • 「寒冷時,茶會給你溫暖;燥熱時,茶會使你鎮定;沮喪時,茶會給你鼓舞;亢奮時,茶會令你冷靜。」這首小詩的作者是前英國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09-1898),精簡地詮釋了這種飲品風靡全球的原因。
  • 老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Sr.)是著名的維吉尼亞種植園主,亦是政治家和愛國者,於1760年為他的家族建造了蒙彼利埃(Montpelier )。這座以喬治式建築風格設計的宅第位於夏洛茨維爾(Charlottesville)北部的橙縣。最初,這座宅第的外觀以簡單且正式的對稱呈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