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運用正面的管教方法〈1〉:發現大發脾氣的替代方式

南西‧薩梅琳、凱薩琳‧懷特尼 譯 / 郭妙芳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打人、揍人通常都會在氣頭上發生——當你很生氣、很害怕或陷入挫折當中,卻不知道還可以做什麼的時候。但是,當你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氣時,相對的,你也就比較能夠控制你的孩子了。而且當你能夠跳出自己當下的反應來看時,你就能發現管教問題的長期解決方法。以下列出我從專家們——家長本身,學來的一些有效替代方式。

◎讓他印象深刻

一位媽媽說,通常她也不認同打人。但是,在她三歲的女兒把自己的手指頭伸進插座之後,她開始覺得有必要了。她說:「我的心臟差點就要停止了。我把她狠狠的打了一頓,因為我真的好害怕,而且我想要讓她知道,這有多嚴重。」

我可以瞭解在這種情況之下,會有想要打人的衝動。然而,這個媽媽可能只是成功的打了她的孩子,讓她注意到被打的痛苦,而不是做錯事情的本身。如果媽媽能夠蹲下來,看著她女兒的眼睛,抓住她的肩膀,用同等害怕和生氣的語氣說:「妳不可以再做一次!」可能反而比較能夠成功的表達她的重點。

◎堅定的說

最近,有一個媽媽在我演講的問答時間裡站了起來,她說唯一能讓她的孩子聆聽的方法,就是用打他來威脅他。當我提出也許她缺乏權威聲音的建議時,她感到很困惑。

權威的聲音,是最有效的管教工具之一。大部分的我們都會記得,在我們的童年時,能夠用一個字或甚至一個眼神,很快阻止我們的大人——也許是爸爸媽媽、老師或教練。那些大人具有真實的權威,因為他們所訴求的,不是恐懼而是道德。他們的反應也是前後一致的。

他們說事情只說一次,而且就真的只有一次,如果有需要的話,他們就會接著採取行動。如果他們說:「如果你不能安靜的坐在椅子上,那麼我們就得要離開餐廳了。」我們會知道他們是認真的。因為他們不會搖擺不定,所以他們的話變得很有份量。我喜歡稱這樣的人為「可信賴的父母」。

◎讓他們負責

一位媽媽描述了她七歲的兒子,在她婆婆面前說了一句髒話的事情。她告訴我:「我覺得很困窘而且很害怕,所以我打了他。我不想讓我的婆婆以為我沒有好好教他。」 我問她:「你打了他之後,事情變得如何?」她愁眉苦臉的說:「他給了我一個非常仇恨的眼神,讓我全身發抖。我馬上知道,我做錯了。他並沒有因為粗魯的行為而覺得不好;他表現得就像他是受害者一樣,對我非常生氣。當然,打他並無法鼓勵他改變粗魯的行為。」

這位媽媽可以怎麼做呢?她也許可以非常冷靜而堅定的說:「我們家不可以講這個字。等我們一回到家,就來談談這件事。」然後,在討論了不合宜的語言之後,她可以讓他寫一張小紙條或打電話給他的奶奶,向她道歉。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比一個巴掌能教給他的更多。它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讓他能夠知道其他人的感受也很重要,不禮貌或侮辱的言行是不被允許的。

摘自: 新手父母《100個教養傑出孩子的秘訣》@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寫給孩子的書面訊息,是提出一個困難的議題、在激烈爭吵之後重修舊好,或表現愛和讚賞的有用方式。我發現寫紙條是最有效的溝通工具之一,父母可以用它來強化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以下列出三個你可以把想法寫出來,促進對話發生的情境。
  • 大部分我認識的父母都深深覺得,孩子應該要說實話。他們知道誠實的人,會贏得信任和自信。它是一個重要的價值觀,也是必須做的事,因為父母需要得到值得信賴的訊息,特別有關孩子安全的事情。你要如何鼓勵家中誠實的氣氛呢?這裡有一些建議。
  • 我認識的一位媽媽瑪莉安,對她的媽媽總是不停的嘮叨,有很可怕的記憶,所以,她決定不要對自己的女兒做出相同的事情。她回想:「我媽媽愈說什麼事情,我就愈不會改變我的心意。我也想教導愛麗絲適當的行為,但不想重複每件事情一百次。」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 英文諺語說:「笑是最好的良藥。」但笑還有其他的好處。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育兒工具,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因此,有時候父母跟子女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錯的。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