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寵其上,若雲興霞蔚。」這是晉代顧愷之盛讚會稽山川之美的詩句。
古城紹興地處江南丘陵水鄉地帶,南屏會稽山,北瀕錢塘江,西連杭州市,東接寧波港,自古山清水秀,丘陵如畫,群峰如屏,平原如繡,水網交織,如身臨其境,宛若「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
紹興歷史悠久,古時大禹治水功成之日,在這裡會賢臣,稽功德,於是有了會稽的地名,大禹死後葬在會稽,現存有大禹陵等18處遺蹟。會稽的水清明如鏡,於是這裡又有了鑒湖之稱,「稽山鏡水」便成了紹興的詮釋。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越國都城。秦時郡縣天下,置會稽郡,後來又經過多次更名,直至南宋紹興元年(1131)升為紹興府,才有紹興之名。
漂在水上的城市
紹興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大街小巷,溪流縱橫。城中水巷交叉,街臨水而建,城因水而興。沿著一條水巷緩緩前行,兩岸庭院深深,不遠處又傳來陣陣鬧市的喧嘩,一條條交織的水街千百年來將紹興城連貫起來,孕育著古老的水鄉文化風情。
「烏蓬船」是紹興特有的一種小船,船身修長輕盈,船篷烏黑,艄公頭戴黑色氈帽,手划著槳,腳踩著櫓。坐在烏篷船中,悠悠蕩蕩,行於水鄉河道之間,穿橋過巷,河道或寬或窄,堤岸或遠或近,山野和村落時隱時顯,真可謂「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
「垂虹玉帶門前事,萬古名橋出越州。」因為水網縱橫,紹興自然多橋,自古有「橋鄉」之稱。紹興的橋多以青石構造,有4000餘座,或作拱形,或作梁式,或兩者結合,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為已是旖旎水鄉的紹興增添了更多的韻味。其中始建於南宋嘉泰年間,重建於南宋寶祐四年的「八字橋」最為獨特,此橋地處在三街三河的交錯點上,以石材構建,結構造型奇妙,用兩座單孔石橋相交組合成八字橋,將東、北、南三面陸地聯結在一起,被稱為中國最早的立交橋。
人在鏡中 舟行畫裡
鑒湖原名鏡湖,相傳黃帝鑄鏡於此而得名。相傳東漢永和年間,會稽太守馬臻疏引山陰、會稽兩縣的36源之水為湖,東至曹娥江,西至浦陽江,長約127里,面積約206平方公里,可溉田九千餘頃,四方百姓享其利甚巨。由此可想當年鑑湖之寬闊,所以有「鑒湖八百里」的俗語。
後人感念馬臻之功,為其建墓立廟,現位於鑒湖東跨湖橋下,墓碑上刻有「敕封利濟王東漢會稽郡太守馬公之墓」。墓東側是馬太守廟,建於唐代,現存大殿為清代所建。
鑒湖煙波浩淼,風光如畫,遠處青山如黛,湖上堤橋隨設,漁舟時見,水清如鏡,碧波映照,泛舟其中,彷彿「人在鏡中,舟行畫裡」。無怪乎東晉王羲之說這裡是「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
鑒湖是宋代文人陸游的故里,「快閣」遺址當時為陸游中年時賦詩讀書處,所謂「故里三山」是指行宮山、韓家山、石堰山三座小山之間的臨湖小村。陸游晚年閒居於此,吟詩作文,陶醉於鑒湖的山光水色之中。
文物之邦 人文薈萃
悠久的歷史使得紹興擁有眾多的文化財富,是一個「文物之邦」。早在河姆渡時代,紹興已有了紡織文化,大禹時代,紹興的絲綢已經成了貢品,越王勾踐稱霸以後,紡織業獲得巨大發展,昌盛一時,以後歷朝歷代,紹興出產了眾多的紡織珍品。
紹興咸亨酒店(香港大紀元圖片) |
紹興又是「黃酒」的故鄉,就有悠久的釀酒歷史。據說大禹時紹興就有米酒,到春秋時期已很普及。唐代紹興有醉鄉之稱;宋代已被形容為「城中酒壚千百所」。紹興黃酒是越陳的酒越香,芳香醇烈。
紹興鏡水稽山,鍾靈毓秀,吸引了歷史上眾多的名人雅士,也留下了流傳多年的逸聞韻事和歷歷可尋的歷史遺蹟:會稽山麓巍峨的大禹陵,龍山腳下蒼勁的越王台,勾踐冶金鑄劍的若那溪,秦王東巡望海的秦望山,王羲之的別業戒珠寺,為賣扇老嫗書扇的題扇橋,蘭亭修楔的流觴曲水,陸游悲吟《釵頭鳳》的沉園池台,徐渭的青籐書屋,令人憑古道今,流連忘返,使得小小的古城承載了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澱,猶如紹興的黃酒,韻味悠長。@*(//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