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藝術小百科】蛋彩畫

綜合整理:周苓
font print 人氣: 6738
【字號】    
   標籤: tags: , , ,

您知道雞蛋也能拿來畫畫嗎?

蛋彩畫的英文叫Tempera或Egg Tempera,字源是拉丁文temperare,意為摻和(與液體混合)。顧名思義,是以雞蛋為媒材的一種繪畫方式。

蛋彩畫特別流行於15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主要是將雞蛋和繪畫顏料相混合,混合方式有很多。最典型的蛋彩用法是以天然顏料研磨成粉,加入蛋黃;有時也會加入如蜂蜜、水、牛奶、醋等等,還可能包括各種的植物性顏料。蛋彩畫中,油料和蛋黃的混合不揮發而會氧化,乾後不溶於水、酒精或汽油,保證了畫面的穩定持久。

配方

1 用全蛋:挑去蛋黃的薄膜和蛋胚後,將蛋放入瓶中搖晃至均勻,加上色料,調水。
2 用蛋黃:將蛋白和蛋黃分開,去除薄膜和蛋胚,蛋黃直接和色料相混,視需要調水。可加醋(可殺菌並加強流動性)但是注意其酸性可能會使某些色彩變質(如群青色)。水分在顏料中會逐漸蒸發,而油的氧化則會緩慢進行。
3 用蛋白:蛋白使用前必需使它完全成為流動的液態,所以將其打成白沫後用微溼的海綿吸收,再擠出在盤內。反復數次後就成為液態。在光線作用下,它隨著時間變得不溶於水,但這種韌性用於繪畫的效果平平。

技巧

蛋彩畫顏料乾得快,作畫時每次只能上薄薄的一層,並盡量使用十字型筆觸 (cross-hatching)使顏料能均勻地形成肌理。由於乾得快,畫家必需在極短時間內處理好光線、明暗;所以在質感的要求上就比較困難。此外蛋彩畫未乾的時候,顏色比較淺;乾了之後、顏色就會變深而且有光澤;而且有一種矇矓而柔和的效果。不過蛋彩畫因為不能像油畫一樣反覆塗厚,所以很少有像油畫那樣顏色深重的作品。

特點

1.打底:由於蛋彩畫的蛋黃調劑是一種薄的膠質,通常必需畫在打好底(如以gesso)的木版上,每一層底漆也必需是薄的。

2.作畫:蛋彩畫溶於水,可稀釋,可重疊。但必需等待之前的圖層稍微乾燥後再下筆,以免將先前的顏料粘起、破壞。蛋彩不適合將色彩直接調降彩度,而較適合以透明、稀釋重疊的方法作色彩變化。這種液態塗料也不像油畫那樣適合厚厚塗抹或半乾混色。

3.收尾:蛋黃本身富有溫潤的光澤,且隨著時間變得越堅硬。所以完成後不必上保護亮光漆(以天然樹脂製成),但也可以在完全乾燥後幾個月之後加上。

4.需注意的原則:
甲、蛋彩調料必需新鮮(當日調製),用多少準備多少。
乙、繪畫工作時間緊湊,因為蛋黃乾得快。
丙、工具的洗滌必需是每階段即時地用熱水清洗。
丁、如果膠質太濃稠可能造成色料變暗,甚至造成裂紋或剝落。
戊、調顏料的原則﹕減少膠量可以避免表層乾燥時因收縮將(膠質較少的)底層色彩拔起。

蛋彩畫的沒落

文藝復興時期油畫經過范.艾克等改良成功,並且出現了許多技法成熟的巨作。以亞麻油調製的油畫乾的速度漫,畫家有足夠的時間將色彩均勻鋪陳,營造出更細膩的質感和更自然的光線變化,色彩也比較豐富,這些優點正好補了蛋彩的不足。

然而油畫技術發明後,蛋彩依然被使用了一段時間,其後又演變成加入透明的油以用來打油畫基底,或是畫完之後作為保護層。然而不到一世紀的時間,蛋彩畫在16世紀就幾乎被油畫所取代了。

蛋彩畫的名作有不少,大家較熟悉的有波堤且利的《維納斯的誕生》。

真正古代的蛋彩畫有許多永垂不朽的經典之作。但蛋彩一字(Tempera)在今日被一些畫商誤用在古老的畫作上,將樹膠水彩畫(gouache:一種用水彩和膠混合畫成的繪畫形式)講為蛋彩畫。但事實上其中完全沒有與蛋彩畫相近的成分。@*#

蛋彩技法(Gerda Liebmann/Vimeo/Creative Commons)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可能是這世上唯一一個憑自己一人的力量創造了一部偉大字典的人。他用九年的時間,獨立撰寫出了英語史上第一部廣為流傳的《英語大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也常稱為《約翰遜字典》。 這樣的他,有過怎樣的人生軌跡呢?
  • 頤和園長廊上的彩繪:三顧茅廬。(公有領域)
  • 1785年,羅浮宮沙龍展開幕了,瑞典畫家維特穆勒焦慮中等待著。他繪製的一幅巨大的肖像畫,將會被展示在一個尊貴的重要位置;因為他畫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時的王后—瑪麗‧安托奈特!
  • 夫民,國之基也。五仞之牆,所以不毀,基厚也;所以毀,基薄也。故曰:百足不僵,則附者眾;流水不窮,則來者遠。(宋代宋祁《雜說》)
  • 一行禪師奉命編撰新曆,推出《大衍曆》,奉命製造新的儀器,用以觀測日、月的位置和運動情況。一行發現恆星位置移動的現象,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恆星自行的觀點提早了近千年。
  • 在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的提埃貝勒(tiébélé)地方,有個叫卡塞納(Kassena)的小村莊,那裡傳統的泥土小屋雖然都沒有窗,卻可躋身「非洲最美住房」。這些住宅的主人——古龍西(Gurunsi)人從15世紀起就居住在這裡,是這一地區最古老的部族之一。
  • 很久很久都沒能利用午間店休時間,安步當車在附近閒晃了!一方面過去三、四年間,遇到屬於自己的休閒時間,心底畫魂就不時召喚我,趕快忙裡偷閒的「自我放逐」一下,穿街走巷找個便利超商或平價咖啡館,利用下午茶時段一舉三得的「吃喝、休息、畫畫」。
  • 一片遼闊的農莊草坡上,一個年輕女子斜倚在地,她細弱的手臂支撐著身子,揚起頭凝望著遠方的農舍。這是美國畫家魏斯呈現給觀眾的一個詩意中又帶著些許不安的作品。
  • 美術愛好者可能會感到訝異,位在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國家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竟然收藏數量如此龐大的法蘭德斯畫派大師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作品。這是因為魯本斯經常替國王菲利普四世(King Philip IV)(1605—1665年)作畫,有絕大部分的收藏來自於此。另外,西班牙一位出色的藝術大師維拉斯奎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也受到魯本斯許多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