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自古以來就備受中華民族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它要求人們真實無妄、誠實無欺。誠信是一種個人修養,又是一種道德行為。一個人只有內心誠實,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進而整個社會才會和睦。因此,誠信既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民族、國家的生存之基。只有誠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擇善而從。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輕諾而寡信”,意思是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老子這句話旨在強調說話要謹慎,處理大事更要認真。有些人不經過深思熟慮,輕易答應別人的要求,事後卻做不到甚至忘的一乾二淨,這樣的人怎麼能有信用呢?所以對別人承諾時,一定要慎重斟酌,量力而行。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說到做到,一諾千金。
孔子也多次談到誠信的問題。他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意思是做人而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麼可以立身處世。
孔子還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在古代,朋友與君臣、兄弟、夫婦一樣,是最基本的倫理關係,統稱“五倫”。誠實守信是處理朋友間關係的常識,背信棄義則為人所不齒。清朝有一個叫蔡□的人,朋友在他那裏寄存了千金,沒有立任何字據。不久,朋友死了,蔡□把朋友的兒子叫來,要把錢還給他。朋友的兒子驚愕的說:“怎麼可能寄存千金而不立字據呢?再說,我的父親也沒有和我說過這件事。”蔡□笑著說:“字據在心裏,不在紙上。你父親了解我,所以沒有告訴你。”
孔子又說:“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意思是說失去人民信任的執政者是站不住腳的。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要講誠信,才有立足之地。如果執政者將誠信束之高閣,就會失去民眾的信任和支持。《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中有句話叫做“失信不立”,意思是說不講信用就無法立身立國,表達的也是這樣的意思。
《周易•乾•文言》上記載“修辭立其誠”,意思是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人的言論應該以誠信為本。這裏的誠信包括名實一致、言行一致、表裏一致。也就是言論要與事實相符,言論要與行動相符,口裏說的要與心裏想的相符,不能口是心非。
關於誠信,管子說“非誠賈不得食於賈,非誠工不得食於工,非誠農不得食於農,非信士不得立於朝”(《管子•乘馬》),大意是不論從事賈(商)、工、農、士哪一種行業,都要講究誠信,否則,就不要以此謀生。
古人經商講究“童叟無欺”,足見商家的誠信態度。管子的這幾句話主要是告誡各種行業的人都要誠信責己,誠信待人,不自欺欺人。尤其最後一句強調為官者必須是誠信之士,不然就沒有資格立足於朝廷。 ──轉自《明慧網》//big5.minghui.org/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