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看馬祖】閩東建築特色

——芹壁石頭村保存最完整——

湯谷明 撰文、攝影

人氣 113

視線隨著蜿蜒的環山公路忽現忽蔽,每拐個彎,就換上不同的場景,得到意外的驚喜。芹壁,就在這樣的視覺效果中,倏地映入眼簾,傍著一灣金色沙灘和湛藍的海水,洋溢著濃烈異國風情的石頭城,令人有置身地中海的錯覺,微微散發的慵懶情調,撩撥每個人潛藏心中的浪漫。

要品嚐芹壁的美,可得放慢腳步,丟下繁雜俗事,加些閒情逸致,如一位藝術欣賞家,漫步穿梭在縱橫的巷弄間,細細尋找每一棟石屋的故事,感覺每一角落的氛圍,享受每一個意外發現的驚喜。尤其是夏日的黃昏,當金黃色的陽光灑在斑駁的牆上,反射出老屋滄桑的美,那時的芹壁,最為動人。

芹壁是馬祖閩東民居建築保存最完整的聚落,在這兒,可以閱讀出馬祖村落發展的歷史,以及與台灣、金門截然不同的閩東建築風情。

芹壁約在明末就已經開始發展,最初僅有漁民因補給休憩需要,所搭建暫時棲身的簡陋草寮,直到清末才形成較具規模的聚落。由於馬祖居民多為福建沿海遷移而來的漁戶,因此常在背山面海的澳口形成集村。因為從地理位置來看,芹壁位在北竿的西北邊,聚落後方的芹山和壁山形成了阻擋東北季風的天然屏障,澳口平緩的沙岸方便討海作業的進出,符合百姓「漁業為主,農耕為輔」的生活型態,在陸路交通尚不發達的年代,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封閉區域。

芹壁的百姓多是從福建長樂縣鶴上鎮移居的陳姓宗族,如果遇上了芹壁的老人家,熱情地喊聲「陳大叔」、「陳大嬸」,通常八九不離十。

民國初年後,芹壁因捕蝦皮致富,成為北竿最富有的村落,於是村民請來了好匠師、採用較好的建材,蓋出穩固又出色的建築,芹壁今日的風貌,即在這個時期形成。到了1980年代,漁業資源枯竭後,人口逐漸外移,村中僅剩數戶獨守的老人,十室九空,寂靜的芹壁有一種蕭瑟淒涼的美感。

1997年一批藝術家進駐芹壁,為聚落保存帶進了一股新的活力;3年後,民宿、咖啡廳開始經營,一波波的遊客進進出出,芹壁變熱鬧了,彷彿又回到繁榮的年代,只是忙碌幹活的漁人變成了來去匆匆的旅人,一直等到入秋後,東北季風驅走了遊客,芹壁才又回到寂寞。

——摘自野人出版社《聽看馬祖》@(//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卡蹓馬祖 風光無限好
【聽看馬祖】我帶你逛馬祖
【聽看馬祖】馬祖看海的日子
馬祖畫家作品跨海巡迴台灣各縣市展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