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古書畫在保養修復上所花的精神遠比器物多,以這次「大觀」展為例,雖然傳世汝窯瓷器不多,但台灣故宮珍藏的21件都相當完好,加上汝窯瓷器本身穩定性高,只要好好蒐藏在適當的溫濕度空間裡,通常上展示台之前不需要再送觀察整理。
書畫就不一樣了,故宮書畫處典藏科科長劉芳如表示,「一般書畫不需要100年以上,只要收藏不好都會出問題。」所以,無論是一般書畫或是限展書畫,「每一次要上檔的書畫三個月前就會提出來觀察,如需修復就送到修復室進行加固或延緩老化,如果在裝裱邊緣出現破損,就會修補。」
除隨歲月引起的老化問題之外,每一次展示舒展與收合的過程,都對紙絹造成負擔,所以書畫展示期最長3個月,限展書畫40天,送回庫房以後,至少要放一年半才能再取出。
故宮書畫處有兩名編制內的專業修復人員,以及兩名編制外的修復師,由故宮已退休的第二代修復師林勝伴擔任顧問,林勝伴每週到故宮兩次,協助判斷並指導書畫的修復工作,目前所有等待「露臉」的古書畫,多半靠這些從年輕就投入修復技工領域的人守護。
隨著科技發達,書畫的修復加入高科技器材輔助,但除一般加固修復工作之外,大型的修復計畫,目前故宮所採取的方式是與國外合作,比如李唐的《萬壑松風圖》,故宮與日本合作,先提供檢測基礎,在委由日方進行「仿古絹」的製作,「仿古絹」完成送回台灣,故宮再依畫作原絹底的年將新的「仿古絹」進行「老化」,如此一來,就可為《萬壑松風圖》做通體的加固重新揭裱,不過,劉芳如說,「這算是很大的手術,還沒確定要做。」
那麼,這次看「大觀」書畫,哪一幅作品經過「大修復」的呢?劉芳如說,宋仁宗的《帝后像》原來衣服的部分表面有很多水平紋,甚至有部分浮起,修復人員便以親自提煉的漿糊填塞,光衣服就處理了好幾個星期,觀眾參觀時,不妨帶著短焦鏡仔細瞧一瞧!
color=#ffffff>(//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