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4日訊】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太太見到了鋸琴表演。那是12月裡一個週末,寒冬的傍晚,帶孩子去位於新州北部博根郡城鎮Palisades Park的第一長老教會看聖誕晚會表演,沒有想到,本來是去給應邀表演的提琴老師許斐尼捧場的,卻意外地看到了鋸琴老師陳黎明的表演。
當時一組聖誕歌曲演奏之中,那悠怨如花腔女高音,瀟灑如浪蕩人口哨的琴聲,用「心靈一震,眼睛一亮,大為驚嘆」等一串詞語來形容張太太的心情,真是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在新州東西南北年復一年的華裔和主流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動中,成人和青少年樂器表演以及比賽都見識過一堆之後,如果說只有一位越南裔青少年在一次五月裡的族裔傳統文化節場合表演過獨絃琴,曾經讓張太太有過這樣的感覺,那麼這次可以說是第二次,而且這次還加上了那種忍不住,等不及,激動得馬上就想要向大家張揚出去的感覺。
台上鋸琴表演才一結束,張太太馬上就徵得組織者同意,追到後台去詢問就裡。熱情的鋸琴老師陳黎明馬上就有問必答。在兩人一系列的問答對話過程中,當時在後台練琴準備表演的提琴老師許斐尼也在旁聽,說從中知道了很多訊息,獲益不淺。
大家如果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知道會有什麼感覺:鋸琴老師陳黎明在展示如何操作鋸琴時,提琴老師許斐尼也在一旁,用提琴隨著主旋律演奏著。張太太說,她當時可是感慨萬端:聖誕冬季節日期間,兩位年齡相當,來自中國大陸,從前在第一故鄉就職音樂行業的音樂家,現在於第二故鄉桃李天下的名師,共同被應邀在美國的教會表演裡,他們都在後台準備樂曲,雖然他們的表演的「拉鋸」動作和表達「工具」各不相同,但是都能用悠悠琴聲合奏著聖誕曲子,……。
後來張太太查閱了一系列相關資料,了解到還有一堆值得於大家共同分享的鋸琴訊息。
歷史源遠流長
鋸琴屬於樂器中的一種,英語裡叫Musical Saw。現在已經查不到公認的起源地,人們都認為大約是在十七世紀由與伐木和造船工人相關的人所創,但是沒有詳細規範和演奏姿勢,音色奇特,穿透力強,音色揉和了中國古代器樂所具有的空寧、虛幻、縹緲的三個特點,早期以右手持小木棍敲擊鋸面發出不同的音來,經過了幾百年演繹便成就了今日的樂鋸。但是因演奏時音準難以掌握,定音全得靠感覺,顫動相差毫釐音色即失之千里,一直不容易登大雅之堂。十九世紀在歐洲義大利盛行,後來傳到美國南方,現在這個古老的樂器已經被國際音樂界認可,並且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演奏風格,在世界各地都有相關俱樂部和組織,也有配組樂器演奏交響曲子,每年還有在各個選定國家或者地區的城市舉辦之世界範圍的鋸琴大賽。
鋸琴大約在十九世紀由海外東南亞地區傳到中國去的,中國在1930年代曾經有一些廣東人和上海人在這方面有相當造詣。1988年4月在上海率先成立第一個鋸琴協會,後來北京、廣州、深圳,南京等地相繼成立鋸琴民間團體,不再鬧出鋸琴表演者上飛機前無法通過安全檢查的笑話了。1989年10月22日,王彭年和廣大鋸琴愛好者為了尋求一個鋸琴藝術理論研究空間,成立了中國音協鋸琴學會。這是現有的中國音樂家協會50個團體之一,1998年起,中國鋸琴藝術家曾經在世界樂鋸節中多次獲獎,之後也有了自己的鋸琴製作廠,還成長了一批相關的演奏人員。
在美國,1920年代這種歌鋸(Singing Saw)樂器曾經不可一世,因為當時娛樂圈最有名的樂隊Weaver Brother就有使用鋸琴表演的。由此而發展興盛的鋸琴行業,那個時代裡一年就有賣出兩萬個以上的紀錄。後來30年代留聲機流行以後,鋸琴逐漸失去魅力,而是到了60、70年代又由當年的愛好者之後代逐步傳承下來,一直帶入二十一世紀,到現在仍然屬於民間樂器(Bluegrass Musical Instruments)之列。儘管這樣,人們還是稱之為一種「完美的消除煩惱的好樂器」(「A perfect saw to cut down all your worries」)。
在電腦科技網際網路流行的今天,世界各地有年度表演比賽的時代,在美國,人們還是把這個局限於地區樂器行業的東西逐步傳揚開來。有的地區團體和組織網頁,擁有各種訊息資料,表演日程,樂隊檔次和活動消息。一些當年的專賣店,現在可以服務到世界各地有需求的顧客,他們擁有廣泛的貨源,成千的牌子和價位,幾百個供人挑選的商店,可以成批購買也有免費送貨上門。他們通常都帶有速成譜子和教材,供給五花八門曲子CD,還帶各種各樣風格,甚至還有孩童專曲等。有的店家認為,這種樂器一週幾天就可以學會,他們還專門有人免費教授,培養人才,服務社區,娛樂大眾。(未完待續)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