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2日訊】古箏是我們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珍品,是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以流暢美觀的造型,清新悅耳的音色,獨特的神韻及豐富多采的藝術表現力,成為華夏民族十分喜愛的樂器。它流傳下來的古箏曲不僅具有傳統文化內涵,還讓人們體悟到音韻與心神合而為一的意境. “彈箏奮逸響,心聲妙入神”就是對古箏演奏藝術最好的描述.
<高山流水>是著名的古箏曲,也是中國十大古典名曲之一.其曲還有一段典故流傳自今,讓後人傳頌. 史書記載,在春秋時期俞伯牙是著名的琴家,琴藝非凡.荀子在《勸學篇》中寫到:”昔者匏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有一天,伯牙帶著琴僮順漢水而下來到長江口,突然烏雲密佈,狂風四起。霎時之間,波湧浪翻,驚濤怒吼,將伯牙所乘的船顛起伏搖。許久風住雨停,伯牙站在船頭,見月兒初升,懸掛崖頭,月影沉碧,弄影娑婆,波瀾不驚,杜鵑啼鳴,添幾分幽靜,觸幾份琴情。回艙開囊取琴,對著明月和浩蕩的江水彈撥起來。誰知一曲未完,曲斷弦崩,按當時的說法,只有遇到懂得音樂並理解彈琴人心境的人,琴弦才會崩斷。伯牙趕緊走出船艙,果見有一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的樵夫。伯牙高興地請他到船艙中聽琴. 伯牙先彈了一曲《高山》,樂曲剛完,樵夫讚歎說: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隨即又彈了一曲《流水》,音樂一停,樵夫讚美說:「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與吾心同」。由此二人結為知音,相約來年,再磋琴藝。
一年以後,伯牙重回故地,誰知子期已不幸離世。伯牙面對一丘新土,悲痛欲絕,便在墳前撫琴祭奠,重彈「高山流水曲」以寄哀思,琴聲驚天動地,琴韻鏗鏘悲切。曲終, 伯牙對天長吟:「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吟罷,伯牙取刀揮臂,割斷琴弦,雙手舉琴,向祭台上用力一摔,只見玉軫拋殘、金徽零亂,從此碎琴絕弦,終生不鼓。由此,這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傳為佳話,千古不衰。
雖說高山易覽,知音難求, 可古箏歷千年而不衰.人們對古樂古箏的青睞, 還源於它的音色具有恬淡,清虛,曠遠,靜謐之感,猶如古音古韻的天籟縈嬈在人們的心邃. 透過傳統文化的內涵, 純樸自然的音樂精髓,典雅動人的東方神韻,陶冶著人們的情操,豐富著人們的想像.
新唐人電視台2006年全球華人新年晚會推出的古箏四重奏「鳳鳴九霄」堪稱靈性演繹、精彩詮釋. 群箏默契的配合, 使旋律時而沉雄蒼古,時而清越悠遠, 剛柔並蓄. 綿延流暢,猶如群風翔鳴, 輕盈展翅, 搏擊長空; 頗有杜甫詩:」 兩個黃鶯鳴翠柳,一行白鷺上晴天」的意境.展現給人們一幅風舞鬧春的歡樂景象,讓人們感受到上九霄聞風鳴,充滿勃勃生機.
有人說, 彈古箏就像畫國畫,水墨煙雲,注重感覺, 意境. 用箏聲演繹心聲,籍箏韻明心見性. 表現深刻的精神啟示和太古的人文修養. 說到底,古箏不僅僅是一個音樂藝術,它的內涵是中國古老傳統文化的傳承.@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