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愛蓮說之五:關於蓮的問答

清源
font print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7日訊】一、水滴在荷葉上為什麼能形成滾動的水珠?

這要從荷葉的構造說起。葉片由表皮、肉葉和葉脈三部分構成。葉面的上表皮為一層細胞,外壁有角質和蠟粉,每個細胞都有脂質乳狀狀突起,故觸之粗糙,有毛茸感。從電鏡觀察,乳突好像一座座毗連的陡峭雪峰。故雨水落在荷葉上,立即凝成大大小小的水珠,隨風在葉面上滾動,並不浸濕荷葉。從物理學角度看,這是一種不潤濕現象。

二、蓮葉為什麼有自潔的功能?

荷葉的表面附著著無數個微米級的蠟質乳突結構。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這些乳突時,可以看到在每個微米級乳突的表面又附著著許許多多與其結構相似的納米級顆粒,植物學家將其稱為荷葉的微米-納米雙重結構。正是具有這些微小的雙重結構,使荷葉表面與水珠兒或塵埃的接觸面積非常有限,因此便產生了水珠在葉面上滾動並能帶走灰塵的現象。而且水不留在荷葉表面。

三、為什麼「藕斷絲連」?

當我們折斷藕時,可以觀察到無數條長長的白色藕絲在斷藕之間連繫著。為什麼會有這種藕斷絲連的現象呢?

這就要觀察一下藕的結構了。原來植物要生長,運輸水和養料的組織,叫導管和管胞。這些組織在植物體內四通八達,在葉、莖、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動物體內一樣暢通無阻。

植物的導管內壁在一定的部位會特別增厚,成各種紋理,有的呈環狀,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網形。而藕的導管壁增厚部卻連續成螺旋狀的,特稱螺旋形導管。在折斷藕時,導管內壁增厚的螺旋部脫離,成為螺旋狀的細絲,直徑僅為3-5微米。這些細絲很像被拉長後的彈簧,在彈性限度內不會被拉斷,一般可拉長至 10厘米左右。

藕絲不僅存在於藕內,在荷梗、蓮蓬中都有,不過更纖細罷了。如果你採來一根荷梗,盡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來就像一長串連接著的小綠「燈籠」,連接這些小綠「燈籠」的,便是這種細絲。這種細絲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會發現其實是由3~8根更細的絲組成,宛如一條棉紗是由無數棉纖維組成一樣。

細密纏綿的藕絲,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唐朝孟郊的《去婦》詩中就有「妾心藕中絲,雖斷猶連牽」之句。後來,人們就用「藕斷絲連」的成語來比喻關係雖斷,情絲猶連。

四、為什麼淤泥里長出的荷花潔淨無染

荷花的葉片在出水、出泥前,對折捲成雙筒、端尖,而且緊貼葉柄成一直線;花蕾出水、出泥前被萼片包裹、端尖,體形幾乎與花柄同粗。這樣,它們可以減小出泥出水時的阻力。葉與花的表皮部都有保護組織,外層有角質與蠟質,能起到防水作用,表皮上又有氣孔與外界空氣交流。花瓣表皮的每個細胞,都有一個乳頭狀突起,而且在花蕾階段,萼片與花瓣層層緊抱。如此結構,自然水不能透進,泥巴也貼附不上。「出淤泥而不染」這句名言,不也是對荷花形態結構的寫實嗎?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據《殺劫》和《西藏記憶》的作者唯色說,『殺劫』是『藏語』革命的發音;而「文化」藏語的發音與漢語的『人類』發音相近,選擇『殺劫』兩字表明廿世紀50 年代以來的革命給西藏帶來的劫難,四十年前,又一場稱為『文化大革命』的革命席捲西藏,所以用漢語表達藏語中的『文化大革命』一詞,就成了對西藏民族而言的『人類殺劫』」。
  • 中國種植蓮的歷史可追索到2千年以前。戰國時期的著名詩人、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在《離騷》中就曾寫道:「帛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由於蓮的悠久的歷史,歷朝歷代文人雅士、各地各方對蓮花俗名雅稱不勝枚舉。這裡採擷幾枝供大家雅賞。
  • 【大紀元10月3日訊】目前大陸引人注目的重大社會問題中,除去被中共血腥迫害的法輪功問題、六四屠殺問題,還有新疆和西藏的民族問題等等。在大陸多年的走訪之中,筆者發現大陸少數民族成員中普遍地存在著把因為受到民族壓迫而產生的憤怒甚至是仇恨都針對了漢人,從49年之後是漢人在壓迫其他民族嗎?是漢文化在侵略少數民族文化嗎?當然不是!
  •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 喻為美女。早在3000多年前的《詩經》中,便有將蓮花比作美女的記載。《國風-陳風-澤陂》中說:「彼澤之波,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寢寐無為,涕淚滂沱。」描寫一男子將蓮花比作久已傾慕的美女,許久未能見到,悲傷得不得了。如今醒著睡著,眼淚和鼻涕下雨般淌下來。
  • 蓋儉嗇無文,雖未合於禮之中,而猶不失為淳古之風,是即本之所在也。居喪者與其習熟於儀節,而無慘怛之誠,寧可過於哀痛,而少品節之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