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孩子平日沈默寡言,我相信在成長的過程裡,為人父母者絕對還是會聽見小孩說道:「我恨你。」
當父母親第一次親耳聽見孩子對著自己說恨這個字時,相信那種驚訝的感覺一定彷彿晴天霹靂,如果你的孩子很會講話,我敢保證遲早你絕對會聽見他像連珠砲似的對你說道:「我恨你,你是壞人,我要把你裝在箱子裡,丟到大海去,我永遠都不要看見你!」
當你碰見類似上述的情況時,心裡會有何感想?一旦小孩子學會講話以後,他們往往會說出非常惡毒的言語,當小孩子指著你的鼻子謾罵的時候,相信你的心裡絕對不會想著:「太好了,他終於會講話了!」此時你可能會開始擔憂,自己是不是生了一個變態狂,此外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傷心欲絕,你會不斷的反問自己,我到底是做了什麼?每天那麼辛苦的照顧孩子,為什麼最後小孩竟然如此憎恨自己?
事實上,父母親和小孩子彼此之間,往往對於對方的感受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一般而言,為人父母者對於子女的愛是無私、犧牲、奉獻、無邊無際的,縱使父母親會因為孩子而累得疲憊不堪,但是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心肝寶貝,幸福的感覺立刻會油然而生,因此即使日子再苦,為人父母者為了孩子還是會繼續的撐下去。
但是小孩子對於父母親的愛卻截然不同。嬰兒起初必須完全依賴大人,但是當孩子年紀漸長之後,小孩會逐漸瞭解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他的思想、感受、意見、需要都與父母親不盡相同,心理學家把這個情況稱之為「分離」。雖然許多人一生都無法離開父母,但是這種逐漸脫離雙親的情況,卻是從孩子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逐漸開始浮現。對於小孩子來說—無論是精神上或是身體上—能夠脫離父母,往往令他憂喜參半,一方面小孩子非常嚮往單飛,想要獨自馳騁翱翔,可是另一方面小孩又會非常恐懼,因此內心裡經常不斷掙紮。
譬如說,有時候小孩子之所以會對父母親說:「我恨你。」主要是因為如此孩子才能下定決心脫離父母。但是當父母親要拋下自己去上班、或是要把自己送去學校時,有時候孩子會因為情緒焦慮,情急之下對父母脫口而出:「我恨你。」此時孩子口中的恨,代表的意義其實是:「我根本不在乎你,你想離開我嗎?我也想離開你!」
事實上,當孩子逐漸離我們遠去時,為人父母者往往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畢竟當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父母親曾經是小孩生命的全部。從懷胎十月開始,你親手餵孩子喝每一口奶,你不斷的呵護他、疼愛他,當時孩子也是那麼的愛你,但是如今這個美夢早已遠逝,現在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位神情憤怒、不斷謾罵的小仇人。
有些父母往往會因為孩子態度上的轉變而憂心忡忡,他們會開始不斷回想自己到底是那裡做錯了,為什麼親生的孩子突然變得彷彿跟自己有血海深仇似的?當小孩子直率表示,他想要一個新的媽媽、一個更好的媽媽,當你內心掙扎、自我懷疑之際,此時為人父母者不妨先詢問小孩:「新媽媽是什麼樣子?」或許你就不會感覺那麼心痛。
或許從父母親的角度來看,一個更好的母親應該是更有耐心、永遠保持微笑、而且博學多聞多才多藝,但是小孩子往往認為所謂的好媽媽應該是任由他把爸爸的刮鬍膏噴在地毯上、隨便他吃多少的糖果餅乾,相信當你聽見孩子的願望後,就會完全明瞭小孩為什麼想要換個新媽媽的原因了。 當小孩在擁有自制能力之前,就急於想要脫離父母時,為人父母者最好的對策,就是千萬不要表現得大驚小怪。
譬如說,當小孩子對父母親口不擇言時,如果你的反應是:「嗯,不可以,小孩子怎麼可以不愛媽媽呢!」或是「嗯,小孩子怎麼可以說這麼難聽的話呢!」你的答覆將會使得孩子對於長大成人感覺非常內疚。碰上類似的情況,為人父母者不妨對孩子改口說道:「講話也會傷人的,在我們家不准講惡毒的話。」 當你教導孩子「好好」講話之後,相信也可以藉此平復他波動的情緒。
為人父母者可以幫助孩子表達內心裡的情緒(「你聽起來好像很生氣」),並且一語道出小孩的期望(「你希望凡事自己可以作主」、「你希望自己一個人去餐廳吃飯」)相信在父母親說出類似上述的話語後,小孩子也會感謝大人善體人意—但是你千萬不要誤以為,小孩子會從此變得彬彬有禮,再也不會用言詞攻擊父母—─我只是說當天小孩子會非常感動。不過在父母親長期的薰陶之下,總有一天小孩會開始有條不紊的表達自己的意見:「我想自己做。」而不會再像過去一樣,對著你大吼大叫:「我要把你丟到馬桶,用水沖走。」
此外,為人父母者不要忘記,你一定要平靜的、體諒的向孩子保證,雖然他對你惡言相向,但是父母依舊會疼愛他、保護他,畢竟孩子絕對不是故意要傷害你的,相信此時小孩一定也非常後悔,非常恐懼自己亂說話後的下場,當孩子發現自己又重新回到父母溫暖的懷抱裡時,他一定會如釋重負。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培養高EQ小孩》@(//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