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愛蓮說之一:蓮的歷史

編輯整理/清源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日訊】一、蓮的歷史

蓮屬(Nelumbo Adans.)植物,通過研究化石證實一億三千五百萬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許多水域地方都有蓮屬植物的分佈。那時候,正值巨型爬行動物恐龍急劇減少的後期。

蓮屬化石在北美北極地區和亞洲阿穆爾河流(即黑龍江)的白堊紀及歐洲和東亞(庫頁島)、日本的漸新世和中新世地層中都曾經被發現過。那時,地球上氣溫比現在溫暖,蓮屬植物約有10-12種,五大洲均有分佈。冰河期(Ice Age)到來之後,全球氣溫下降,使得不少植物滅絕,另一些植物被迫漂遷,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地理分佈狀況。遭此劫難,蓮屬植物倖存2種,分佈範圍縮小了。分佈在亞洲、大洋州北部者為中國蓮(Nelumbo nucifera),漂遷至北美洲的為美洲蓮(N.lutea)。

植物學家還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發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萬年前)的蓮化石,和現代的中國蓮相似;在中國柴達木盆地發掘的1000萬年前荷葉化石,和現代中國蓮相似。在遼寧省盤山、天津北大港、山東省墾利、廣饒及河北省滄州等地發現有兩種蓮的孢粉化石。第三紀熱帶植物地理區內的我國海南島瓊山長昌盆地地層中,也發現有蓮屬植物的化石。現我國黑龍江省扶遠、虎林、同江、尚志等縣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蓮分佈。

以上說明蓮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銀杏(Ginkgo biloba)、中國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紅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屬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倖存的孑遺植物代表。

二、蓮的栽培歷史

春秋時期的西施,是中國四大古典美女之一,她本是浙江諸暨的一個農村姑娘,自幼喜愛荷花,後中選入宮,成了吳王夫差的寵妃。夫差聽說西施愛荷,特在靈巖山(今江蘇吳縣境內)離宮修砌一座邊長11.5米的「玩花池」 種植野生紅蓮,這可能是最早人工砌池移栽野生荷花供觀賞的實例。2500個春秋過去了,現古跡猶存,夫差和西施稱得上是中國最早人工植荷觀賞的先導。

東漢靈帝在洛陽宮廷花園植荷的種藕,系「南國所獻」,證明1800年前蓮藕遠距離包裝運輸和移栽的技術成熟。荷花盆栽起於東晉以前,王羲之作《柬書堂貼》,記敘他家栽培的多盆重瓣荷花,開了20多朵花,距今1600餘年。南北朝《齊民要術》介紹蓮子播種,磨破蓮殼促使發芽的方法,不僅表明1500年前古人已用有性繁殖荷花成功,且為後世實生選育新品種創造了條件。

唐代長安(今西安市)皇家園林中修建的「芙蓉苑」是我國最早的荷花專類園實景,距今1300年。後毀。而元代官吏在河北保定建的「古蓮花池」是李唐後歷600春秋,至今保存完好的荷花專類園。北宋東京(今河南開封市)市中心修御道,兩旁掘「御溝」用果樹作行道樹,溝裡栽種荷花,首創荷花美化街景的先例,明清時期,南北各地植荷、賞荷、詠荷、畫荷之風甚熾。著名的賞荷景點有杭州的「曲院風荷」、河南許昌的「西湖蓮舫」、山西絳縣的「荷塘風堤」、福建泉州星湖的「星湖荷香」、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的「香遠溢清」、「澄波疊翠」、「冷香亭」等。蘇州人則以泛湖觀野荷為樂。

晉朝以前,荷花皆單瓣型紅色花,晉唐期間通過人工栽培選育,出現了白蓮、碧蓮和重瓣不結實的紅台蓮,雌雄蕊全瓣化的千瓣蓮,宋時出現了白花瓣上著紅、綠斑塊的大灑錦,明代出現了「花大若錢」的小株形品種,清嘉慶年間,楊仲寶《缸荷譜》(1808年)問世,這是我國第一部荷花專著,它記載了33個荷花品種,首次提出荷花品種分類標準,並總結了江浙民間盆荷栽培技術。

三、蓮的分佈

蓮在世界上的地理分佈甚廣,遍及亞洲和大洋洲。西起裡海,東至日本、朝鮮半島,北迄俄羅斯,南至澳大利亞北部。主要生長在中國、日本、印度及東南亞各國,中國是荷花的世界分佈中心。在中國除西藏、青海尚未發現自然分佈外,其它各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台地區均有荷花的芳跡。蓮屬中的另一種,叫黃蓮花或美國蓮(N.lutea),分佈在北美洲北部,北起加拿大,南至巴西,美國是黃蓮花的世界分佈中心,但黃蓮花在美國至今尚處於半野生狀態。

四、蓮花別名知多少

荷花即蓮花,自古「荷」「蓮」通用,別名多極了。有荷華《詩經》、芙蕖《爾雅》、芙蓉《離騷》、夫容《漢書-子虛賦》、澤芝《古今注》、水芝《本草經》、君子花(北宋周敦頤《愛蓮說》)、水芙蕖《三才圖會》、水華、芰荷《本草綱目》、水雲、水旦《群芳譜》、六月春《類腋輯覽》、淨友、靜客《三余贅筆》、玉環《北夢瑣言》、草芙蓉《采芳隨筆》等。(//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平日裡朋友間開開玩笑、逗樂尋開心,是常有的事情。然而,這些尋開心的玩笑也可能在那一瞬間引發意想不到的巨變,改變人的命運,是怎麼回事呢?來看兩則清朝的民間故事。
  • 射在中國起源很早。至晚商、周時代,弓箭已是男人的性別標誌,貴族家的男子必須從小接受嚴格的射箭訓練。射不僅是最重要的軍事技能,而且成為身體和品德教育的課程,所謂「講德習射」。
  • 何為入太廟而每事問乎?意以為孔子不知禮。孔子聞或人之譏,乃言其問之意,以宗廟之禮當須重慎,不可輕言,雖已知之,更當復問,慎之至也。
  • 如果說有什麼問題困擾著現在的家長,那麼手機遊戲成癮一定排在首位。許多家長想幫孩子戒網癮,卻因種種原因無法實施。那麼,在沒有手機的古代,兒童都玩些什麼呢?又有哪些玩具仍然適合我們現代的小朋友呢
  • 中華傳統文化是本次人類歷史中,獨一無二的沒有中斷的文化,迥異於世界上的其它文化,被稱為「神傳文化」。或許,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神性內涵,才創造了持續傳承五千年的奇跡。
  • 古來直到近代留下不少紀錄,驗證了敬重文字的重要性,不是空穴來風。本文續上篇:【救世古鑑】倉頡作書「天雨粟 鬼夜哭」 文字背後有神力嗎?繼續提供正反兩面的實例來互證。
  • 朱熹是理學家,認為:天,即理也,其尊無對,非奧灶之可比也。逆理,則獲罪於天矣,豈媚於奧灶所能禱而免乎?言但當順理,非特不當媚灶,亦不可媚於奧也。
  • 在成年禮的「加冠」這場生命禮儀中,德、禮相依且缺一不可,更重要是彼此的關係是以「德」為本,是「以德制禮」,以「禮」為末。因此,「德」是為成年禮的核心樞紐,養成一個具有良好品格,同時能夠承擔家庭國家責任的男子是成年禮的重要依歸。
  • 祭禮本對鬼神而設,古人必先認有鬼神,乃始有祭禮。祭禮在東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不過,信奉神明是虔誠、是感恩,而不是交換,不是說給神佛燒香磕頭就能保佑升官發財、生兒子。人禮拜時的有求之心,是褻瀆神明。
  • 毛子水認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說」,可以說是實話,亦可以說是託詞。季路問事鬼神,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這章的話,也許有同樣的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