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因伴隨著在過年時張掛,故稱「年畫」。
掛年畫作為傳統黃曆新年的一項習俗,在民間極為普及,每到歲末,家家戶戶掛起各種豐富多彩的年畫,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也包含祈福避邪的意願。
民間年畫歷史悠久,起源於「門神」,從東漢或更早時期就有張貼門神年畫的風俗習慣。南朝梁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稱之門神」。據《山海經》記載,一次唐太宗獲病,夢中常有鬼哭之聲,以致難以入眠。大將秦瓊和尉遲恭便全身披掛地站立宮門兩側,護衛太宗,果然,當夜太宗安然入睡。太宗即命畫工將他們倆人的威武形象繪之在宮門上,稱為「門神」。
此外,年畫的流傳也同節氣有關,古人十分重視節氣,對應一年中不同節氣的社會活動應運而生,年畫便是臘月至正月之間的節令產物。年畫還表示了人們對神的信仰及對祖先的敬意,在黃曆新年的第一天,人們會祭拜神佛和上蒼,以得到靈魂的安寧和人生的啟示,感謝神佛的保佑。
到了宋代,演變為木板年畫,民間爭相彷效,形成了其獨特風格,漸漸地便是現在的年畫了。宋版《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圖》便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明清時期,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和四川綿竹是中國著名的四大民間木刻年畫產地。此外還有朱仙鎮木版年畫、河北武強年畫、天津東豐台木版年畫等。
年畫的題材除上述與歲時節令緊密相關外的驅邪消災、迎新納福等外,還有部份有關民間傳奇故事的年畫以及反映世俗風情的,教人勤勞善良,修養品德的年畫。多為木刻水印,線條單純,色彩鮮明,畫面熱鬧。蘇州桃花塢年畫構圖豐富,色調艷麗,裝飾性強,如《橋名陞官圖》、《鍾馗》、《十二花神圖》等;楊柳青年畫構圖豐滿,線條工整,自成一格,如《歲朝吉慶九九圖》;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格重用原色,線條粗獷而對比有力,作品有《八仙過海》;四川綿竹年畫以雕版藝術精湛著稱。@*